近年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洋葱、马铃薯、棚室香瓜等蔬菜产业面积稳步提升、蓬勃发展的同时,马、牛、羊、梅花鹿等畜禽养殖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形成了农牧业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达呼店镇长发村王秀红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以来,种植大田都是她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近年来地价增加,气候变化大,收入的不确定性让她产生了重新寻找致富门路的想法,经过多方对比,她最终选择了大鹅养殖这一新的致富门路,而且一干就是7年。
走进王秀红家的养殖场,随处可见一片雪白,一只只大鹅或嬉戏、或休息、或散步,1000只大鹅长势喜人。王秀红一边在为大鹅添加饲料一边向记者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她的养鹅经。
王秀红说:“(大鹅)养六七年了,(主要是)卖鹅雏卖种蛋,效益挺好的,要是好的话(每只大鹅纯收入)一百左右,有的时候五六十,二三十。”
王秀红告诉记者,养殖大鹅缺少的是技术和经验,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她多方学习,从鹅雏培育到疫苗接种到饲料配比到拓宽销路,她逐步摸索出了自己的养殖销售经验。
王秀红说:“冬天要做三遍防疫,打两遍疫苗。现在就没啥活,过年之前做一遍防疫打流感还有副粘病毒疫苗。”
王秀红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只大鹅从鹅雏饲养到产蛋,每只饲养成本在100元左右,产蛋后每只大鹅可以销售100元左右,基本收支平衡。卖种蛋和卖鹅雏的收入为纯收入,按照年景,1000只大鹅每只大鹅可孵化40只鹅雏,每年预计收益可以达到5万至20万,养殖大鹅以后,收入比以前增多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
“鹅经济”的火爆使王秀红自家庭院面积显得“捉襟见肘”,村“两委”第一时间为其寻找新的养殖地为鹅产业提速扩容。下一步,王秀红的愿望就是借助村“两委”的平台,将“鹅经济”的红利分享给村里更多的百姓,带领更多的脱贫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