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心得: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能力,也永远不要高估你的毅力。 总分:428.5分 准考证号:070***048 经验:不管开始多早,我觉得对于CPA这样一个文科特质比较突出的考试来说,在突击阶段全面复习都是必要的。不管复习多久,最后一个月你翻开书可能都会有“我前几个月都看了啥”的感慨。 成绩截图: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我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参加了去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次报考六门并全部通过,均分在70分以上。这里分享一下我从报考、准备到正式考试期间的一些体会,希望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对大家以后的备考提供帮助。一、关于报考六科首先说,报考六门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选择,报考门数过多可能导致对每门科目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而且在最后突击阶段可能会因为要兼顾太多而乱了阵脚。
决定报考六门,我也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一是因为我大四获得保研资格,时间上比较充裕;二也是因为自己本科是会计专业,当时专业课程还是投入不少精力去学习的,因此专业知识掌握相对扎实一些。但尽管如此,最后突击的一个月,还是心理压力很大,很多次想要放弃了。所以,我认为“时间”“基础”和一定的“毅力”是报考六科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有信心的朋友尤其是学生还是可以挑战一下。
那么对于大部分朋友,报考2-3门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报考1门备考过程会比较枯燥,而且很难形成压力,而压力产生动力,报考1门反而不容易坚持下来。报考4门以上对大部分人难度较大,复习后期很容易因为畏难情绪放弃。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而具体选择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要对自己报考CPA的目的,备考时间,专业知识基础以及考试经验进行简单衡量。如果是全职备考专业基础较好,或是报考CPA动力很足从而有信心和毅力坚持下来,这样的考生,可以在2-3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1到2科;而对于工作较为繁忙,或者报考的理由相对来说没那么充足的考生,可以考虑在2-3门的基础上适当减少。
第二阶段,就是要将各科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列一个优先级。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计是CPA的基础,也是攻克CPA考试的重中之重,因此强烈建议大家第一次报考时都要先将会计这个科目拿下,哪怕您只考下了这一门,也算是完成了CPA备考之路的一半以上的征程。另外相对比较重要的科目我认为是财管、审计和税法,具体的重要程度可能因人而异,比如审计工作者可能认为审计对工作更有帮助,财管对管理分析等帮助比较大,税法对财税工作者来说更贴合工作经验;剩下的经济法和战略相对简单,可以用来进行调剂和搭配。
第三阶段,就是在考虑了前两个阶段之后最终确定科目搭配,具体搭配可能因人而异,这里推荐几个认为合适的搭配:
(1)会计、财管和税法
会计是基础,财管理科性质较重,税法文科性质较重,财管和税法搭配可以起到调剂的作用。而且这样第二年就是“审计+经济法+战略”,我个人认为对有会计基础的同学来说,审计可能使最难的一个科目,而经济法和战略相对简单,可以为审计留出更充足的准备时间。
(2)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对于会计基础不是太好的同学,这种搭配可以允许把更多精力放在会计的复习上。而税法和会计关系密切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经济法比较简单,可以放在最后一个月根据前面两科的复习情况考虑是否突击。
(3)会计、财管和经济法(战略)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攻克下会计和财管这两门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科目,对于很多理科背景的同学财管可能比较简单,可以尝试把两门比较简单的科目一起攻克,为第二年的审计和税法节省时间。
以上的搭配都是针对第一年报考的同学,具体搭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整,不过建议包括会计,然后不建议会计和审计一起挑战,难度较大。然后再考虑下文理科搭配,难易程度搭配等因素。
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科目,和审计、财管、税法联系较为紧密,在学习会计之前最好不要尝试先行学习这三门课,以免降低学习效率。如果您是第一年参加CPA考试,建议首先报考会计,或者把会计和其他科目搭配起来,这样将更有成效。审计,财管与战略也有一定联系,学好审计和财管对学习战略会有较大促进作用。经济法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科目联系不大,适合单独学习。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二、复习方法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是一位2008年通过5门的牛人写的,他的方法是:逐个攻克。拿出一个月或者多些时间,专门看一门,将这一门学透,然后进入到下一科。为防止大量遗忘,在以后的每周中再做一套至两套试卷。5科都攻克后,再集中做模拟题,查漏补缺。我觉得这种方法也非常好。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是反复循环。6科中,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仍在一边(因为这两门并不需要太多理解,主要是记忆,内容也不多),最后一个半月攻克其他4门,在前4个半月,我基本上是每科安排两周(审计会超出两周,毕竟最难),到考试前,大概复习了3遍。每次复习侧重不同(我后面会说),总体看得很快,遗忘率也很高,但是由于看了3遍,经过反复记忆,知识点掌握得也很牢。这两种方法,我认为都非常有效,因人而异。说白了,考6门,就是与记忆作斗争。
三、总体规划下面我来介绍自己备考的总体规划。
1)总体时间
正式开始是在大四下学期四月中旬,考试时间是10月17日和18日。去除中间毕业旅行,毕业论文以及给自己放的小假期,大概占了两个多月时间。总计有效复习时间4个月左右。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开始,因为中间肯定会有各种事情耽误,还会遇到瓶颈期学习效率会大大下降,因此有效时间能够达到计划时间的60%左右已经比较不错了。因此一门科目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有效时间,计划时间要达到2-3个月,如果没有基础的话,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1-2个月,比如对于没有基础复习会计科目,我觉得3-4个月应该还是需要的。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学习的持续性,哪怕每天只能坚持两个小时,也比学一整天然后一周时间放羊效果要好得多。持续性的学习也会增加信心,在最后冲刺阶段更容易坚持到最后。
2)复习材料
我是以轻松过关一为主的,上面的知识点和例题我会一点点吃透,然后重复2-3遍,后面的习题我是有选择的做。我相信搞懂一道题目或者一个知识点,比很多次简单重复要有用的多。网课和教材我是结合使用的,一般如果可以搞懂我会选择自己看书或讲义,这样效率会高一些,如果自己无法理解我会选择听网课,有时可能只是缺少一点点拨。这样比自己闷头钻研要有效率的多。
3)复习重点
我觉得开始时根据自己的基础合理评估复习难度,从而把握重点,合理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我把六门科目划分为四个重要级别:
财管和审计:最高级。因为本科这两门基础一般,加之我不太喜欢做题对于财管这种偏理科(虽然我也是理科生)有点犯怵,审计是很多人所说的难点,所以这两科作为复习重点。每一轮复习都是在保证这两门的复习质量的情况下,根据变化进行时间上的调整。这两门科目是完整地进行了三轮复习。
这个最高级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基础来选择最需要攻克的1-2门。我个人觉得对会计的掌握程度要好于财管和审计所以将这两门最为最高级,如果对于没有基础的,会计肯定是重中之重。
会计:重要级。虽然我自认为有一定会计基础,但由于会计在CPA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敢轻视(感觉万一挂了会计,过再多门也说不过去),因此在重视程度上是仅次于财管和审计的,具体安排上是进行了三轮复习,但时间略短于最高级。
税法:一般级。因为之前参加过一个税务比赛,我的税法有一定的基础,但税法内容比较繁琐,有计算有记忆,因此不敢仅靠突击。总共进行了两轮复习。
经济法和战略:最低级。这两门让我一度想要放弃,因为一开始不太重视,认为仅靠突击就可以搞定,所以一直拖到最后。事实证明最后两周面临其他科目都忘得差不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这两门科目还是零基础,拾起来真的需要勇气。这两门科目加起来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
我觉得找到重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报考3门以上科目的同学,平均用力的效率一般比较低,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4)时间规划
我的复习主要分为三轮。
第一轮以教材为主,轻松过关为辅,主要是了解各个科目的主要内容,进入备考状态。
这个阶段我不会在难点上耽搁太久的时间,而是着眼全局,了解每个科目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进行第二轮重难点攻克可以有的放矢,也能合理地规划用来攻克重难点的时间,必要时做出取舍。
第二轮是攻克重点,以轻松过关知识点和例题为主,争取掌握每门科目80%的内容。对于一些难点,我会根据第一轮对这个科目重难点分布的了解,权衡搞懂这个知识点的性价比,会不会耽误整个复习进度。必要时舍弃。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门门争优,而是每门及格,所以面面俱到可能会影响效率。但是有些对这个科目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比如会计的合并报表,花费较长时间搞懂也是值得的。这就要求在第一轮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精力。
第三轮是最后突击,以网课课件、冲刺讲义和轻松过关四为主。这时候主要是唤醒记忆和进入备考状态,要争取所有知识点在考前两个月都能重新过1-2遍。即使之前觉得复习得很扎实,也要在考前1-2个月快速浏览一遍,巩固下自己的记忆。
为了让各个科目进度基本一致,但又考虑到我本人比较 “单核”不太习惯多门同时复习,所以采用每两周复习一门的方法。但是一定要保证进度,不要在一门上耗时太久(当然也不能走马观花)。
我的原则是,理解性的科目先复习,记忆性科目后复习,重点科目先复习,难点科目先复习。时间安排上,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财管和审计可以在两周的基础上适当拖延,但每轮不能超过三周,总共进行三轮。会计保证每轮两周,进行两到三轮。税法全部加起来控制在两周左右,进行一到两轮。经济法和战略仅一轮时间,总体时间控制在10天左右。
因为我在初始规划的时间每个科目时间都安排较少,所以后面实际情况中偶尔耽搁也不会乱了阵脚,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的目标(通过六门,不是一两门,也不需要六门高分),重点(根据自身情况的科目安排),进度。这样一步步心里有数才更有可能坚持到考场。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四、具体安排下面说一下我的具体安排。
第一轮:四月份到七月份。
会计:两周左右。2014年(这时候新的辅导书还没到)轻松过关一知识点和例题过一遍。
审计:三周左右。2015年教材过一遍,轻松过关一知识点过一遍。
财管:两周左右。2015年教材过一遍,轻松过关一知识点过一遍。
这一轮时间上不短,但由于中间穿插了毕业旅行、毕业设计等各种杂事,有效时间不多。我给自己的要求是,要通过这一轮大概了解每个科目的重难点,并逐渐进入状态。
第二轮:七月份到九月份。
审计:经过第一轮,我发现财管比想象中简单,但审计通过看教材完全摸不到头脑,所以第二轮首先从审计开始,告诉自己审计慢慢来,但一定要搞懂,最后大概用了三周左右时间。这一轮主要是以轻松过关为主,辅以东奥刘姥姥的习题班课件(基础班实在太长,听了几节就放弃了,而且我觉得自己摸不到头脑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考,所以从习题班开始会比较高效)。题目除了轻松过关的例题和习题班习题我基本没怎么做,还是个人习惯问题,一般我认为听懂了,脑子里梳理下逻辑,就不再做题了。
财管:对于我这种不喜欢做题的人,碰上这种传说不刷题会死得很惨的科目,简直是感觉不会再爱了。只好硬着头皮做题。我做题很容易失去耐心,所以我还是以精练为主,放弃了题海战术。轻松过关一前面的知识点和对应例题是要一个个攻破的,其余的习题我只是打印了闫华红老师习题班,边听边做过了一遍。
这个科目建议对做题不是很反感的同学还是以做题为主,可以很快找到重点,少走很多弯路。
会计:两周。东奥张志凤老师的课件和轻松过关一知识点和例题。几个重点章节是听张老师课件,如合并报表、长投等,其他非重点章节利用轻松过关一快速过一遍。看轻一不懂的选择性听课件,听课件觉得心理不踏实的再看一遍轻松过关(如合并报表)。还是要强调重点突出,比如两周里我合并报表相关的大概就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题目只是做了轻松过关一的例题,和重点章节后面的选择题,以及合并报表后面的大题。
税法:两周。税法因为之前有基础,而且复习到税法的时候我有一点慌乱。因为要跟导师做项目,后期时间不固定,所以给自己了大概10天时间,只过了税法轻松过关一的知识点。
第二轮主要是稳扎稳打地攻克每一门(除了经济法和税法),起码保证突击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相关知识唤醒。这段时间的学习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八点到晚上十点,前期中午会回宿舍午休,后期直接在教室午休,周末会出去放松。这段时间杂事较少,但因为感觉考试还比较远,所以效率也一般,学习节奏是不耽误整体进度,但相对轻松的。
第三轮:九月份到十月份。
会计:这段时间根据轻松过关四的思维导图回忆知识点,记不起来的回头看轻松过关一,并补充习题练习。挑了重点章节的习题练练手。因为对会计相对自信,因此时间用相对较少。
审计:审计这段时间是以老师的习题班和范永亮老师的冲刺班讲义为主,反复记忆,把重点章节的题目多“看”了一些。
财管:把闫华红老师习题班的题目做了一遍,按照冲刺班讲义过了一遍知识点。
税法:按照老师的讲义过了一遍知识点。
经济法:将郭守杰老师的习题班完整地听了一遍,快速过了一遍轻松过关一的知识点。
战略:因为时间实在紧张,只打印了老师的冲刺讲义,然后反复背。
除此之外,每门科目大概做了2-3套轻松过关四,会计、财管和税法分别上机做了1-2套模拟题。
这段时间的学习强度逐渐加大,到开学后基本除了上课时间都泡在自习室,每天大概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半,中间在自习室趴一会儿。但周末还是会抽出时间来适当休息。最后冲刺阶段大家效率都会提高,但主要是心态上的调整。我有好几次因为复习六门压力过大想要放弃,但想到如果放弃可能以后想起来都会后悔,告诉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坚持每个科目到完成考试我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最后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到考场,就离胜利不远了。
陈晓迎:“牛人”经验点醒我,顺利通过注会6科(备考仅用4个月)
四、写在后面有人说,如果我尽早开始复习,是不是就会减轻突击阶段的压力。我觉得尽早开始对大部分人,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原因一是只有时间足够充裕,才能静下心来把知识掌握扎实,这也是后期突击的基础;原因二是对很多患有拖延症的童鞋来说,“决定”开始和“真正”开始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差”,即使决定后立即投入复习,前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静心”,使自己转换到备考状态。
但是,不管开始多早,我觉得对于CPA这样一个文科特质比较突出的考试来说,在突击阶段全面复习都是必要的。不管复习多久,最后一个月你翻开书可能都会有“我前几个月都看了啥”的感慨。对于前期付出很多努力且意志较为坚定的同学,可能会硬着头皮“从头来过”,而对于开始较晚或者意志力不太坚定的同学,可能就会选择“来年再战”了。
记得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能力,也永远不要高估你的毅力。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是适用的。
在备考期间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很大动力。
考过注会之后,兴奋了一阵子,但是慢慢意识到CPA毕竟只是个证书而已。之前所谓的终点也不过是另一个起点,以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要学习。现在看来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更加相信坚持的力量,可以更加自信地接受未来的挑战吧。
希望未来奋战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路上都能坚持到终点,都能取得不辜负自己努力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