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戴着贫困的帽子,不怕别人笑话?”3月16日中午,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六说村六马屯中,笔者问及脱贫摘帽的事时,村民韦国昌笑着说。

韦国昌现在养殖12头肉猪和4头母猪,每头肉猪大约已有200斤。“这批猪下个月就可以出栏了。”韦国昌说。

“按现在市场价格,这批猪预计可收入1.5万元。”村支书韦明玉说。

养猪是韦国昌一家脱贫的主要抓手。韦国昌有个打算,要把养猪规模发展到100头以上。目前,韦国昌已在自家房子右侧的山坡上挖出一块平地,作为扩建猪场用地。

韦国昌是一个残疾人。2012年,韦国昌对自家危旧老宅进行改造。不幸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他不慎从二楼摔下来,造成骨盘及3根肋骨断裂。这件事给韦国昌带来沉重的打击。建房需要花钱,住院治疗3个月,又花费上万元。康复出院后,每逢下雨天气,植入了钢板的身体,常疼痛得无法走路。医疗部门认定,他的身体已达到二级肢体残疾。

在身体残疾、经济拮据的状况下,韦国昌并没有消沉泄气,两个儿子和长女外出打工后,他坚持与妻子利用农闲时间继续建房。他说:“只要解决了住房问题,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3年的艰苦努力,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终于建成了。县政府落实惠民政策,又给韦国昌一家提供了1.7万元的危改补助。

考虑到韦国昌身体残疾,建房又欠下不少债务,2016年上半年,大化民政部门给韦国昌一家提供低保救助。

“靠吃国家低保过日子,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韦国昌说,“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以及村“两委”和包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引导,读过高中并接受过养猪技术培训的韦国昌踌躅满志地制订养猪计划。他东挪西借,筹建了一个猪舍,并买来两头母猪和18只小猪,着手崽猪繁育和肉猪育肥。

韦国昌说,子女都有高中文化,他们在外打工会有好收入,加上自己与老伴在家创业,脱贫梦想一定可以很快实现。但是不久,在外打工的二儿子韦家富不小心被电动手磨刀割断了左手4个手指,虽然被高超的现代医疗技术接上了,但做工很不方便。韦国昌动员儿子不再外出打工。

这样,韦国昌和妻子、二儿子一起在家养猪。韦家富中专毕业,有文化,又诚实勤劳,积极上进,养猪上手很快。父亲掌握的技术,他很快就学会。他还经常利用手机上网学习,强化猪场管理、防疫等技术。

韦国昌与儿子有共同的理念,就是利用玉米、大米和青饲料养殖,而且坚持熟喂。

韦国昌说,这样养殖,猪肉品质好,不愁销路。由于需要大量的玉米、大米,韦国昌开始租种亲戚闲置的土地,扩大生产种植,大力发展养猪业。韦国昌还养殖两头水牛和一匹马,助力农耕。同时,养殖几十只土鸡。

2016年下半年,韦国昌一家养殖的18头肉猪相继出栏,两头母猪也顺利产下10多头小猪崽。韦国昌因而主动申请撤掉了低保享受资格。他说:“比我困难的家庭还不少,低保应该让他们享受。”2016年底,韦国昌一家通过了脱贫“双认定”,摘掉了贫困帽。

2017年,韦国昌先后出栏3批肉猪共10多头。同年底,儿子韦家富买了一辆轿车。韦家富说,除了养猪,平时还到村里或邻村的林场做工,增加家庭收入。

如今,韦国昌在广东打工的长子长女均收入稳定,家里的养猪业在发展壮大,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