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个人叫刘海川,他曾是北京一家钢琴城的钢琴教师。然而,20xx年以后,刘海川却把心爱的钢琴搬到了吉林省梅河口市二八石村的这个养牛场里。
刘海川:“到现在还有人说傻子又来了。”
赵金艳:“觉得他挺奇怪的,就是扎个小辫,就是跟我们这边的人就是不一样。”
每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刘海川都要把钢琴搬到养殖场,别人弹琴给人听,刘海川弹琴却是给牛听。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刘海川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从小酷爱音乐,1998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型的钢琴城里做起了钢琴教师。
田庶:“他在北京的收入并不少。而且为人师表吗,肯定是受人尊重。”
作为钢琴师,刘海川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很是让人羡慕,然而,他却有了另外的一个梦想。
刘海川:“我从小就梦想着有自己一份产业,很简单,无论这个产业大还是小,那都是我自己的产业。”
2005年的一天,一个电视专题片引起了刘海川的极大兴致,也就是这个节目,给刘海川打开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扇门。
刘海川:“那么之所以有今天这一步呢,是源于哪儿呢,是源于咱们中央七套的这个《致富经》,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05年5月6日播出的节目。在那儿看电视。”
付鹃:“就是牛粪里抠出一千万。”
节目讲了一个养牛的人,利用不起眼的牛粪种植双孢菇,使传统的养牛项目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循环经济,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效益,这让刘海川大开眼界。
刘海川:“因为在我的概念里,牛粪就是废物,它不能产生价值,那为什么人家那一头牛,一年这个牛粪可以产生2300到2500元钱的利润。”
这一算,刘海川觉得很是震惊,同时他也感到,一份他梦寐以求的事业正向他走来,从那以后,刘海川在工作之余又多了一个爱好。
付娟:“我们家一开始的书全都是关于艺术呀,音乐方面的这样的书,到后来就变得全都是这个农业方面的,什么养牛的呀,养蚯蚓的呀,养双孢菇的呀,光盘,然后书,特别特别多。”
养牛赚千万致富故事 养牛大户创业故事篇二
在一八六团,有这样一位80后职工,他不满足只靠种地维持自己的生活,凭着一股韧劲,把自己的养牛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已经逐步做起了规模化养殖,成了连队有名的双创牛人,他就是一八六团五连年仅29岁的职工刘蒙蒙。
20xx年以前的刘蒙蒙,家里的收入只靠种植职工身份地,每年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的费用,看着别人都通过搞多元增收来发家致富,好强的刘蒙蒙再也不甘如此,决心发展畜牧业来增收致富:“我前面一直在种地,前面种地挣得钱少一些,后边想干点别的嘛,因为我们这边冬天时间长,大家都比较闲,更何况,当时养牛的已经有好几家了,他们都能挣钱,所以我就考察了养牛这一块。”
有了想法,刘蒙蒙就开始实地考察,从品种的选择,到管理经验等,他都一一记在本上,放在心里。想法成熟了,2013年,刘蒙蒙决定买一批生产母牛开始发展养牛,可是买牛的缺启动资金又成了难题,后来通过向连队反映,然后连队领导的协调下,贷了款,顺利的把这批牛买了回来。
在养牛的过程中,刘蒙蒙深深地认识到,养牛还要依靠科学技术,必须实行科学饲养,实行标准化养殖。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他积极参加县团里举办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并购买了大量科技养牛书籍,悉心钻研,虚心求教。
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他发现单一的通过饲养生产母牛见效太慢,周期又长,于是刘蒙蒙又想到了两条腿走路:“刚开始我买了20头生产母牛,后来又买了一批育肥牛,像育肥牛就是见效快,生产母牛就是通过自繁自育,可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由于他的精心饲养,在2014年的时候开始看见效益了,刘蒙蒙就更坚定了信心,要把这项事业做强做大,到现在育肥牛有60多头,生产母牛也有60多头,虽然说这几年挣的钱全部又贴到养牛上了,可是刘蒙蒙事业已经一点一点走向正规,但刘蒙蒙并不满足,闯劲十足的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以后准备把这些品种不好的牛全部全部换成好的品种牛,然后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此外,他还购买了牧草打捆机、大马力机车、播种机等,走上了多元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