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之都,近几年来,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一道菜异军突起,这道美食就是泥鳅。围绕着泥鳅,已经形成了一个上亿元的产业。可是,在这个产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危机——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泥鳅供应量不足,甚至会断货。
泥鳅批发商代杨:养殖户没有出来,没有大规模出来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就经常出现市场缺货的情况。
泥鳅经销商唐彬:不能一次性给人家卖完,反正平常人家都有的吃,有的卖,人家少吃一点一次,供不应求的。
尤其是在冬天,货源十分紧张,经销商经常拿着钱也买不到货。而一个年轻人就是利用这个危机赚到了钱。
记者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正领着工人拉网逮泥鳅的人叫刘勇,今年26岁,是这家养殖场的主人,他就是在五年时间内成为重庆市泥鳅产业领头人的那个年轻人。
记者:这点泥鳅大概得有多少斤?
刘勇:一千多斤一网,一网捕捞的。
记者:像这样的泥鳅,收购价是多少?
刘勇:现在20元一斤。
记者:那这一网泥鳅就是两万多元?
刘勇:嗯,差不多吧。
刘勇从2006年养殖泥鳅以来,泥鳅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可来买泥鳅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记者采访时,恰巧遇到这个从重庆市来的经销商到刘勇养殖场买泥鳅。
记者:您今天准备买多少?
泥鳅经销商唐彬:我准备可能四五天吧,就是一千多斤,一天能够卖二三百斤。
记者:您把货供到什么地方?
泥鳅经销商唐彬:我们就在荣昌,本地就卖了,这种品质很好的。
[致富经]从自家屋顶开始的财富
刘勇正是在重庆市场的泥鳅供应危机中发现了商机,现在他的合作社年出产泥鳅1500吨,带动上万农户致富。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刘勇的财富计划是从自家五平方米的屋顶上开始的。那么,五年的时间,他又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这个小山村就是刘勇的老家,这里地处偏僻,村民年均收入不足万元。这些照片是刘勇20岁时照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跟着搞运输的父亲在外闯荡,月收入一万多元,一个月比在老家一年赚得都多。可到了2006年,刘勇突然要回家创业,他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刘勇父亲刘祥光:都不支持他,他妈妈也反对。
刘勇妻子郑能琴:有一点矛盾,因为当时创业要很多钱,那时候我们没有多少钱。
刘荣:也有人劝他就说,你还是在城里边,没必要回去,是不是。
就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刘勇又干出了一件事,因为这件事,父亲半年都没和他说话。
刘勇父亲刘祥光:不理你,意思就是说,你自己去管,反正我也不管你了,当时就有了这种想法。
刘勇妻子郑能琴:他爸也不理他,妈妈,妈妈还可以,反正就是还要叫刘勇在这方面就停了,继续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