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钱分平

摄像:王浩

这里是四川省内江市,2013年11月3日,记者来到这里,调查一种能卖到400、500元一斤的花泥鳅!

致富栏目组_致富经栏目_致富栏目六码

记者: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泥鳅是多少钱一斤呀?

商贩:20多元.

记者:20多元一斤,有没有几百元一斤的泥鳅呀?

商贩:几百元?哪里来的。

记者:没有呀?

商贩:没有。

市民:几百。啥子几百,黄金能有几百?

商贩:哪里来的。

记者:就是内江的。

商贩:不知道,那是老总市场老总,采访他。

张总:可以说整个内江市上50元一斤的泥鳅都没有。

而在一家酒店里,记者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这里的经理告诉记者,这种花泥鳅,有,他们店里就卖过!

酒店经理雷英:580。

记者:580?

经理雷英:对

记者:580一斤泥鳅呀?

经理雷英:对呀。

这位经理还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出在多的钱也吃不到这种花泥鳅!

酒店经理雷英:我就是说这一句话。就是说有人要想吃,上万都没有了。

记者:就现在?

酒店经理雷英:对。

致富栏目组_致富经栏目_致富栏目六码

当地有没有这种高价花泥鳅呢?记者又走访了另一家水产市场,这位卖泥鳅的商贩告诉记者,这个季节,要想见到花泥鳅,只能去找一个叫王亮的人!

商贩:王亮,王总他们在养殖。

记者:还有其他人能养吗?

商贩:没有,只有他一家在养。

他就是王亮,见记者来采访,他马上给记者捕捞了一网花泥鳅,他告诉记者花泥鳅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捕捞要特别小心。

记者:必须把泥清掉?

王亮:对,把泥清掉,水才清凉,然后花泥鳅才不会被水浑呛死。而且捕捞花泥鳅的时候,要把这个大的鱼拿开,否则它在里面乱穿,会把花泥鳅挤死!他很小,没什么力气。你看,这下面全部是花泥鳅。

记者:哦这是花泥鳅。

王亮:对,多好的花泥鳅呀你看。

这种泥鳅全身长满了这样的花纹,也称作花泥鳅,目前市场上都是野生的,像王亮这样,能够人工繁育花泥鳅的,整个内江市几乎没有!

记者:就这一斤300、400元。

王亮:现在600了。

记者:现在六百元一斤?

王亮:六百元一斤都不一定买得到。

花泥鳅生长在长江中上游,只有5月到8月才能捕捞到,因为稀有所以价格很高,目前,王亮虽然能够人工繁育,但仍处于实验阶段,王亮告诉记者,其实在他的养殖场里,大量养殖的是一种更加特别的泥鳅,这种泥鳅,同样养殖4个月,个头是普通泥鳅的三四倍,而这种大泥鳅,王亮说给多少钱,也不卖。

记者:哇带着钱来了。

赵立:对,带着钱来我是交定金的,跟他们说500元一斤,或者800元一斤,他不卖呀,就是不卖。

陈粮全:就是不卖吗,我们来了两次了说买,他说给500元一斤,我不卖给你。

记者:500元一斤他都不卖给你?

养殖户:对。

王亮告诉记者,他要用这种大泥鳅做一件大事,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明年他的泥鳅销售前景将不可限量!

致富栏目组_致富栏目六码_致富经栏目

王亮:这个泥鳅苗也不卖,种也不卖,准备明年大干一场的。

这种被王亮当成宝贝一样的泥鳅到底是一种什么泥鳅,而王亮要用这种泥鳅做一件什么大事呢?

记者:现在怎么这么荒凉?

王亮:我们搬了新公司去了嘛。

这里是位于王亮老家的一个废弃的泥鳅养殖场,这也是王亮6年来第一次回到这里,看着到处长满的野草,和布满灰尘的家具,王亮落泪了。

王亮:难受……

2007年9月的一天,这里发生了,一件让王亮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事,他被迫离开这里,而这一走就是6年。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过了6年,王亮还是无法释怀呢?

2001年,王亮老家水口寺村很多人都靠着养泥鳅致富,他也不例外,刚开始大家都是去野外抓泥鳅回来自己养,但没过多久王亮就发现这样养殖存在一个问题!

王亮:发现野生苗确实不能养,也养不成功,因为它伤亡大,死亡率大。

野生泥鳅难养,王亮萌发了一下想法,他想自己繁育泥鳅苗来养,而就是这个想法,差点把王亮逼上了绝路!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时间,王亮一心扑在泥鳅的育苗上,他甚至把家都搬进了养殖场,积蓄花光,王亮就四处借钱,5年下来光借款就高达30多万。

致富栏目六码_致富栏目组_致富经栏目

王军:朋友借,向银行贷款,甚至有些是高利贷。

5年不挣钱,还赔了30多万,在很多人看来,王亮就是个死脑筋!

王军:你要是借钱,你怎么还呀这个东西又没有挣到钱。

贾茂良:王亮这个人那简直是亏惨了,真的是死脑筋还搞。

外人不理解,王亮自己心里明白,他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

王亮:你不可能停,以前没有挺下来,现在更不能停放弃打工,我要挣那么钱还账,怎么还呀。

30多万的外债逼着王亮不得不坚持下去,但希望在哪里呢?

2006年10月的一天,王亮的养殖场来了一个叫艾通的年轻人!

王亮:背上一个小挎包,穿上一个运动鞋一看就是个小孩子似的。

而此时,还在为育苗忙得焦头烂额王亮还不知道,他的命运由于艾通的出现,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当时,艾通,刚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听说了王亮5年都繁育不出泥鳅苗的事,对于王亮的遭遇很同情。

艾通:第一次见他,从我内心出发来感觉,他就是一个土农民,他的养殖场地很差,很简陋,要什么没什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