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夏,走进蒋堂镇盛欣合作社的种养基地,稻浪轻滚,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这一片都是稻田鱼塘,有100多亩。”同行的盛欣粮蔬专业合作社主人盛桂有介绍道,目前正值鱼苗的播种期,经过之前的试验,未来的效益相当可观。
盛桂有原是蒋堂镇的一位普通农民,45岁的他之前在外务过工,当过老师也做过汽车教练。在谈到为什么会有回乡务农这一想法时,盛桂有感慨地说,他最希望的还是落叶归根,回家乡致富。2007年,盛桂有成立了蒋堂盛欣粮蔬专业合作社。
盛桂有告诉记者,他一开始是从央视《致富经》节目中听到农民稻田养鱼致富的故事。“咱也试试稻田养鱼。”这个念头促使他在网上搜集了更多关于稻田养鱼的资料,之后,婺城区水务渔业部门还专门组织包括他在内的一批种粮大户到德清、平湖、绍兴等种养基地取经。看到了、听懂了、学会了,回来他就开始实施起来。2012年,盛桂有新开垦了稻田附近的烂田,建立稻田养鱼种植基地。
“你别看眼前这片地挺平整的,当初开垦真是费了不少事。”说话间盛桂有带记者看了墙上的一张张照片,照片重现了当年开垦的画面。看了照片记者才知道,他们将鱼池挖出的土垫在稻田里增加了承重性,鱼池既可养鱼又可做稻田的隔离,一举多得。盛桂有说,当时区水务局对这项试验也非常重视,每月都会来这里的养殖基地巡查,为他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和鼓励,使他们精通鱼养殖、鱼病防治、饲料投放等技术。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今年盛欣合作社达到了预期的收益,一亩田的产值可以达到7000元,早稻每亩达到600多公斤,鱼类产值每亩100多公斤。早稻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多了150公斤,效益相当可观。
随后,盛桂有带记者参观了玉米地。“农民一亩田就种点菜吃吃,土地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什么效益,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到位,我们可以全面撒网,多元化种植!”他一边指着玉米地,一边笑呵呵地说。原来,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他还同时套种蔬菜和稻田种植,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根据季节的转变,他将同一片土地重复种植利用,上半年进行玉米套种,下半年种青杆菜。玉米地中间种植的台75-3号毛豆出口国外,每年每亩1500公斤,玉米850公斤一亩,整个产值达到每亩近2500公斤。
提到未来规划,盛桂有表示,将会扩大稻田养鱼规模,将原来的100多亩扩大到200亩。效仿杭嘉湖的养殖模式,在鱼塘中另外投入泥鳅、虾来提高收益。“杭嘉湖最高收益可以达到亩产值1万元,我们社也要朝这个目标迈进。”盛桂有信心满满地说。盛桂有并没有满足固有的种植方式,而是积极思考,在立体种植上继续做文章。他提出了“生态屋”这个想法,就是在稻田四周的棚架上种植丝瓜,在地里养殖鸭子,这样就能建立循环食物链,使整个生态养鱼系统立体起来,收益也会更加好了。
在未来,盛桂有还希望自己的致富之路能带动周围的村民积极加入,通过政府的组织学习,能够学到更多的科学种养知识,增加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