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锋和他的鹦鹉(图)
在南和县史召乡李牌村,32岁的李建锋倍儿有名气。昨日,记者见到了让李建锋成名的鹦鹉,那上千只叽叽喳喳的鹦鹉似乎在叙说着,这位曾经“不务正业”的青年如何成了鹦鹉养殖专业户。
外省市的订单我都不敢接
当天,记者走进李建锋的鹦鹉棚,150平方米的棚内,分布着一排排的鸟笼,每排鸟笼分为一个个的小隔断,每个小隔断都配有木质鸟巢,叽叽喳喳的鹦鹉钻进钻出,很是热闹。记者看到最大的鹦鹉有20余厘米长,最小的还在木巢里嗷嗷待哺。
“这是最常见的虎皮鹦鹉,这是牡丹,这是棕头,这是横斑……这是最贵的闪光鹦鹉……”面对五颜六色的鹦鹉,李建锋如数家珍。问起生意怎么样,李建锋笑着说:“现实的情况是供不应求。我的鹦鹉基本销往本地花鸟批发市场,外省市的订单我都不敢接。”李建锋说,他准备扩大规模,增加自己的接单能力。
“不务正业”的他与鸟结缘
如何走上了养殖鹦鹉这条路,不得不提李建锋打小就喜欢这些花鸟鱼虫,并且还因此被乡亲认为不务正业。“我认识他,以前就喜欢养鸽子、养鱼,当时就觉得他有点不务正业,不像个年轻人。”邻村的老李说。
正是这“不务正业”的爱好,让李建锋与鹦鹉结缘。2011年,李建锋在花鸟市场上花了150元买回一对鹦鹉。养了仅一个多月,这对鹦鹉就孵出了两对鹦鹉。李建锋将其拿到鸟市上一卖,就挣了200多块钱,这让李建锋从中看到了商机,从此潜心研究起如何更好地养殖鹦鹉。2012年,他便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养殖起鹦鹉。
多方扶持他这只“领头雁”
2013年,他搭建起养殖棚,购进闪光鹦鹉等稀少品种,做起了养殖批发鹦鹉生意。当年,因养殖棚位置不佳,鹦鹉受到惊吓,损失了一批,但李建锋一算账,净利润仍有六万多元。
看到李建锋的鹦鹉不愁销路,挣的钱比种地多得多,村里一些年轻人专门跑来请教,也想学学这门手艺。“谁想学,我都教。”李建锋说,他认为鹦鹉养殖前景不错,也希望喜欢鸟的、有耐心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
另外,看到被列为县级贫困村的李牌村有了挣钱的生意,乡政府、村委会也积极对其进行扶持。2013年初,在李建锋建养殖棚遇到资金问题时,村里帮其办理了3万元贷款,接着,村支书李光山又专门陪李建锋到养殖鹦鹉较成熟的山东潍坊、河南商丘等地考察学习。今年,村里又专门划出30亩地,为发展该村的养殖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