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处都是练摊暴富的消息,作为万年杠精,笔者反向推理一下,看暴富案例能否复制。
暴富典型案例主要来自这个“摆摊2年,餐饮亏掉的80万都赚回来了,还开上了奔驰”的王老板。
这个官媒登载的案例提到:
2018年,最开始:
1个摊位租金100元/天
营业额1500-2000元/天/摊
后来扩大规模:
4个摊位,一个月总营业额30万,扣掉成本每月赚好几万,2年赚回在餐饮亏掉的80万。
2年内净赚80万,分摊到每个月就是3.33万。这样的月收入,还不用缴税,北上广中层管理者也羡慕。
从图上我们看出,王兰波摆摊卖的瓷器比较日常,模糊还能看到“15元”的字样,郑州物价水平一般,瓷器按件均20元-30元的售价来算,一个摊位一晚上要达到2000元的营业额,需要卖上60-100件。
这在一般夜市地摊完全不敢想!
但文中提到,郑州健康路是一个“夜市景点,不少游客愿意去转转。”
我如果要复制王兰波的套路,先拿一个普通的free的摊位练练手,一晚上怎么也能卖20-30件吧,也能有600元的营业额!
但我能净赚多少呢?
按王兰波2年净赚80万,每月产生3.33万净利润/30万营业额的毛利率11%来算,我一晚上能净赚——66元。
爷艹了!
是不是哪里算错了?
为什么人家赚钱那么容易!
对了,新闻里说2年把亏的80万赚回来了,不代表只赚了80万,他是不是还有隐藏资产?他的毛利率一定更高!
瓷器的毛利率有多高呢?
笔者上阿里巴巴找到一家2件批发的店(一次进100件我估计你也没钱),图中的盘子地摊上卖个20不算低吧,进价13.8元,一晚上我卖20个,能赚120元,毛利率30%!(不算摊位租金,拉货行头还有人力成本的话。)
即便王老板有自己的实体瓷器店,进货渠道,但叠加租金、人力成本,毛利率恐怕也很难高过20%。
好吧,既然毛利率在这了,那我就薄利多销!我也咬咬牙,学王老板去景点拿摊,花100元/天,多卖个几十件!
嗯,事实是,好地段已经涨了几轮价了。
这下风口一来,要么接着涨,你去当韭菜;要么领导痛心指责下属败坏政策初心,价格平抑,但那时摆摊的更多了,摇号吧!
从大众创业到大众摆摊,从政策撑腰放话到媒体跟进,多地城管都改行号召摆摊了。
抖音上也有很多分享摆摊技巧的号。打开知乎,关键词都是小白询问的口吻,一副摩拳擦掌下海捞金的样子 。
事实上,笔者大学暑假时就练过摊。
在淘宝上批发买的首饰,8块钱的成本,放在夜市上20块一件的卖。看起来毛利率不低是吧?
而且,我摆的那个摊是重庆四大商圈之一的夜市景点,重点是:不需要给摊位费。就在一个百货公司的后街,白天是农贸市场,晚上是夜市地摊。政府鼓励自主创业,把这块地方免费划出来给大家用,连清洁费都不收。
但即便如此,你猜笔者赚了多少?
2周的夜摊,每晚从8点到10点半,赚了不到200元。
为什么?
因为人流量极大的夜市入口早就被先发者占领,虽说都是免费使用、先到先到,但摊贩在长期摆摊的过程中,早已抱团。听我妈说,见过有小贩为了争摊位打架的。我一个娇小女孩子哪敢和大妈撕逼,灰溜溜的在夜市的末尾卖东西。生意好时卖两条手链,不好时一条也卖不了。
摆摊就是个地段生意。
普通白领如果只打算利用夜晚的时间出摊,那必然竞争不过全职摆摊人,那些在全民摆摊风口之前就长年摆摊,熟知每一个路口人流量的、比你能吃苦的、也比你更懂丛林法则的生意人。
而摆摊的赚钱效应,公认食品>小商品,因为食品是刚需,小商品大家网上都能买。但食品因为有买菜、准备、储存、善后的麻烦,也不会是大多数白领的主流选择。“中间商赚差价”成了最具落地性的方案。嗯,跟全民直播“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风口对冲了。
当然还有个异数就是手工艺产品,几块钱、十几块钱的原材料塑造后,溢价能高达500%,但它也是高门槛,大部分身无绝技的素人不建议沾这个。
就没人靠兼职摆摊赚钱的吗?
抖音上那些教人赚钱的是怎么回事?
仔细看看抖音上那些练摊人,要么账号名字就带批发、贸易,要么就是漂亮小姑凉。前者有自己的渠道,有成本优势,上抖音做做宣传;后者有颜值,有精力制作精美的vlog,她们做这个大多不是真的有多想靠摆摊赚钱。
说这些不是想泼冷水,摆摊不过是四点:
1、地段
2、成本
3、卖什么
4、达到收支平衡需要的客单价、数量、回款周期
但摆摊也是一个讲究丛林法则的事情。
如果看到人家摆摊致富的案例就跃跃欲试,那跟看致富经就下海养猪有撒区别?
那这波政策红利,我们普通人吃不到吗?
红利其实一直都是给该行业内那些默默无闻、暗暗使劲的人,准备的一份礼物。
例如,之前搞商品贸易的公司,虽然现金流吃紧,但积累了渠道、资源的那波人;
例如实体开店,租金很高,现在可以延伸外摆摊位,多招待几波客人的小老板;
或者是做餐车的那帮汽车业。
有的民营小微、个体工商举步维艰,这时放宽市场环境,给他们一条活路;
普通打工白领,消费降级,报复性存钱,这时多提供一些低价商品,促进消费。
这才是全民摆摊的真正苦心。
这道菜本不是为你炒的,是需要政绩的人、表忠心的媒体、浑水摸鱼的资本一拥而上,想将所有人裹挟进去。
如果赶风口就能吃到社会红利,那直播+摆摊这两个最强风口结合能诞生什么呢?
我在抖音,穿旗袍,卖冰粉。
(图文无关,画面展示)
实话说,我还真觉得可行。起码流量还可以。
风口上的红利,在股市里已见荤腥。
上一次政策炒作,还是头盔,短短一月从几十元一个到200元难求,后来无人问津,商家滞销。
摆摊最终要有人买货,如果确实提升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拉动了商品的生产,地摊概念股才是一个值得长期看好的投资品。如果现在的人对网上下单、送货上门的消费方式都疲软了,干嘛要费劲去淘良莠不齐还不是生活必须品的摊货?冒着新冠疫情的风险吗?
政策能让股票飞多久?城管会转多久的行?我们会否像泰国那样发展成全民摆摊、补贴家用的社会习惯,还是一阵热闹,该上班的上班,该摆摊的摆摊,该送外卖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