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清晨,天色亮得更早了。90后“牛倌”郑旺和往常一样,习惯起床后先到牛棚里看看,喂喂草,亦或打扫牛棚里的卫生,这已成为他一年多来的习惯。
“哞哞哞哞……”4月8日上午,还未走进位于大武口区长兴街道兴民村的宁夏旺牛牧业有限公司的养牛场,便传出阵阵浑厚的牛叫声。“来,先去牛棚看看我的牛。”郑旺带着记者进入养牛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钢筋大棚,仔细一看,照明灯、水管等设施一应俱全,一群群成牛膘肥体壮,小牛毛色锃亮,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
“一头牛一天大概能吃3公斤秸秆,当然,光吃秸秆也不行,另外还为它们精心配制了有豆子、玉米、麦麸等加工在一起的配料。”郑旺一边忙碌着喂牛,一边和记者攀谈。 今年26岁的郑旺,仅用一年多时间,养殖了数百头西门塔尔牛,年产值上百万元,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养牛达人”。
郑旺作为一名90后,曾跟很多年轻人一样,非常向往城市的生活,更渴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郑旺干过土建、搞过工程,踏实肯干的他在事业上小有成就。 这两年,郑旺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逐年增长,潜力很大。再加上自己有个先天条件:父亲曾养牛多年,对市场也熟络。“父亲有经验,何不回家自己养牛?”他动了回乡养牛的心思。
心动不如行动。2020年10月,郑旺在兴民村承包了32亩荒地,投资350万元搭牛棚、建牛舍,购买了15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注册成立了宁夏旺牛牧业有限公司,正式当起了牛倌儿。 为了养好牛,郑旺上网查资料,买书籍看,还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努力学习养牛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郑旺从“门外汉”变成了“牛专家”。 “去年4月5日基础母牛进场,年底卖了80头牛,一头牛可卖15000元左右,除去成本,纯利润约5000元,我还养了100只羊,去年整体收入近200万元,今年行情不错,估计比去年收入更高。”说起“养牛经”,郑旺滔滔不绝。
“养牛好是好,但粪污处理怎么办?”对于记者的提问,郑旺胸有成竹:“我们有常年合作的有机肥加工厂,粪污无偿提供,他们自己来车运,根本剩不下。” 与很多同龄人相比,郑旺炎显得比较“土气”。“以前也挺时尚的,现在没法讲究了,衣服也不敢穿好的,牛场有事随时得上,身上老是有牛粪味儿。”郑旺笑笑说,累是累点,但挺充实,对前景更是充满信心。
牛存栏数多了,腰包鼓了,经验丰富了,如今,在养牛的道路上,郑旺有了更细致的人生规划。“我打算今年探索规模化养殖门道,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借助贷款,新建棚舍、青贮窖等,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我不但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郑旺对未来充满憧憬。
本台记者:谢黎忠 石嘴山台: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