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沈文昌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面对着同学要么深造做研究,要么转行当白领,他却不走寻常路,选择投身一线当“龟农”,在黑泥塘里摸爬滚打创业养草龟。

两年过去了,他凭着学农出身的“专业范”和新一代的市场眼光与思维,创造了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的业绩,更是上央视讲坛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与奋斗之路。

沈文昌从小在龟鳖养殖场长大,一直对养龟很感兴趣。2014年底,还没毕业的沈文昌组建了一支创业团队,一开始希望在乌龟加工市场做出一番事业。这时,一条关于规范龟甲胶原材料的新闻让他嗅出原料市场的潜在商机,“当时新闻提到,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药典,阐述中华草龟的龟壳是生产龟甲胶的最佳原材料,我就意识到了中华草龟的市场价值。”为此,他转型到原料市场,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

沈文昌说,“以前草龟属于龟类消费市场中的‘低档品’,养殖成本比售价还高,但当草龟被作为最佳的龟甲胶制作原材料,草龟的身价必定大涨。”

2015年6月,沈文昌毕业后向父亲借了10万元,还说服了两个同学一起出资,总共凑了18万元,在广州某市场租了档口,并大量购入草龟。同时,他结合互联网,开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招揽客源,以此链接到全国各地的养殖户。

“当时,我们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每个人要写一篇养龟的知识文章,并推送给50多个与养龟有关的微信群介绍养龟之道。”他介绍,通过给群友热心解答,他成了各微信群里的“红人”,这也为之后的草龟销售积累客户。当年9月,他的见解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馈,各大药厂纷纷收购草龟。之前的客户都找他要货,沈文昌马上将草龟转手卖出,3个月的营业额就达400多万元。

沈文昌还把目光投向新商机:培育龟苗。他说,培育龟苗市场前景好,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利用专业知识悉心培育,未来3到5年种苗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自2015年创业至今,沈文昌的团队已发展到20人的规模,2017年以来,以每周销售额100多万元的速度,他带领团队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取得6000多万元的总销售额。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