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的石斛种植户李仁昌最近几乎住在棚子里,常常一大早就出门,晚上九点以后才到家。除了照看自己种的20多亩紫皮石斛,作为龙陵县石斛协会副会长,他还会去其他农户地里帮忙看病虫害,多的时候得跑十来家。“是很累,但日子充实有奔头。”他笑着说。
龙陵县素有“滇西雨屏”之称。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降雨为石斛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2022年,龙陵石斛种植面积达39000亩,鲜条产量达9000吨,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一开始,当地石斛产业发展并不顺利。
“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推广的时候,没什么人愿意种。”李仁昌回忆说,由于当时大部分农户对石斛的生长条件不甚了解,种苗播种、移栽等各方面技术粗放落后,石斛产量很低,“差不多只有现在的一半。”
为更好推动石斛产业发展,当地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改进种植技术。一段时间下来,石斛产量渐有起色,农户们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并不断摸索更科学的种植方法。
建起大棚,控温调湿;定期除草,防病虫害……多年来,农户们逐步摸清了石斛的生长特性和种植规律。
鲜条产量提高,产业链也在延伸。如今,枫斗加工也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有的农户白天管护自己种的地,晚上就到枫斗加工厂帮忙。”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所长周莹说,“五斤鲜条能加工出一斤枫斗。村民们不用外出,在家门口的加工厂里就能工作,每天至少能多赚五六十块钱。”
加工后的枫斗,还能用于石斛切片等精深产品的生产。“通过提质增效,石斛的营养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开发,原浆、养胃茶等多个系列的产品销量都很好。”石斛加工企业“品斛堂”副董事长李祖宏说。
直播带货也逐渐在龙陵发展起来。龙陵县青年蒋德凡之前在外闯荡,曾有电商带货的工作经验。一直心系家乡的他,几年前返乡创业,在直播平台卖石斛花。“我们基本上是以较高的收购价跟本地农户拿货,通过直播带货,让他们手中的石斛更有价值。”蒋德凡说。
目前,蒋德凡和他的团队已经研发了20多个新的石斛花品种,明年就可以下地,为农户们提供更多的种植选择。“新品种会免费给老百姓种,种出来后以较高的定价回收。”蒋德凡说,“把石斛花的销路打开,家乡百姓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如今,石斛产业已成为龙陵的一张重要名片。2022年,龙陵石斛全产业链产值达58.5亿元,全县共有6.5万余人从事石斛产业相关工作,其中覆盖脱贫户2万余人。(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