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沿着蜿蜒山路,记者来到平坝区齐伯镇齐伯村兴齐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饲料室、消毒室、养殖区等布局合理,猪舍整齐排列,饲养员忙着清洁卫生,猪舍的小猪膘肥体胖。
“把养猪场建在山里,猪就能很好地避免外界的干扰和病毒感染,这样猪就长得快,也不容易生病。”村支书陈长贵告诉告诉记者,合作社自去年8月份成立以来,已经出栏两批共1000余头猪,利润达到23万元。
“今年五月初出栏了一批,赚了近十三万元,所以五月底又进了547头幼猪,看着幼猪长势良好,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还计划多进一些小猪,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负责人王安忠从事生猪养殖多年,据他介绍,合作社主要从事生猪代养,这样能减少成本,降低风险。
“我们提供场地和人力,德康公司提供小猪、饲料和技术指导,等到生猪出栏,再由公司统一来拉去销售,这样就不用担心猪的养殖成本和销售问题。”王安忠介绍,生猪的饲养周期为165天,每头猪的代养费为256元,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八人,年收入达20多万元,养猪产业已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据了解,齐伯村有1254户,4770人,受交通地理等环境影响,常年以来,都是以传统的种植产业为主,村里产业不强,有贫困户156户,是典型的空壳村,合作社的盈利,不仅为该村的贫困户带来了利益链接,还很好地解决了该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目前合作社有固定劳动力两人,每月开出的工资是6000元,此外,每出栏一批生猪,按照合作社制定的利益链接机制,村里的每户贫困户能分到300多元钱。”陈长贵告诉记者,合作社主要采取70%(贫困户)+10%(合作社开销)+20(壮大发展)的分红模式,主要还是以链接贫困户为主。
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很好地带动了村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壮大,据了解,齐伯村目前发展经果林种植230亩,主要种植冰脆李、蜂糖李等精品水果,在流转村民土地的同时,也为该村老人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岗位。
“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也没见几个钱,现在好了,作为贫困户,我每年能在养猪场分到两次红,村里种果树,我把土地放出去,每年能收到流转费用,每天帮忙打理果树,还能有100块钱,只要想做,每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稳定收入”提到该村的变化,村里60多岁的贫困老人刘德菲很满意。
“目前,在生猪产业的带动下,我们村已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发展养牛产业,目前村里已经修建了3个大型养牛场,到时候和养猪产业一样,实行订单养殖,有了保底价,养殖风险就小,就不会吃亏。”提起今后的发展,陈长贵表示,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合作社的规模,吸纳本村及周边地区的村民,抱团发展代养殖产业,带领村民实现乡村的经济振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冯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