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之前一直在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务工,几年下来,积攒了一定的养牛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养牛技术,就决定自己养牛。”站在自家的牛棚旁,德江县钱家乡观音滩村村民杨秀齐信心满满地说,他要通过养牛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观音滩村村民杨秀齐说,自从养牛之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8月28日,贵州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新闻采访团刚一走进铜仁德江县钱家乡观音滩村,一片片长势极好的草丛便映入大家的眼帘。
“这叫皇竹草,专门种来喂牛的,这种草不挑地儿,随便种在哪都能疯长,三四个月就可收割回来喂牛。”德江县兴康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云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皇竹草耐旱易活,越割长得越厉害,“我们合作社养殖的牛都是以皇竹草为主要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
2016年,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要求,钱家乡党委政府围绕德江县“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的发展布局,积极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德江县兴康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以肉牛养殖销售为主,总投资428万元,现有中心示范场1个,社员36户,现存栏肉牛215头,其中能繁母牛41头,年出栏优质肉牛400头,产值达360万元,产品主要销售湖南、广东等地。
杨秀齐家的牛棚里,养着50多头牛
“合作社主要通过采取带动群众发展、就业和入股分红等方式覆盖贫困农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杨云介绍,合作社中心示范场现有员工5人,其中长期聘用工人3人,每人每月工资3500元,每户年带动收入42000元,“合作社同时提供给农户养殖技术、购牛渠道、销售渠道、饲料、药品等,带动有养殖能力和条件的社员5户贫困农户发展肉牛养殖16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30头)。”
原本靠种植农作物为生的杨秀齐一家,每年最多也就1万多块的收入,在兴康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便到合作社务工,每月能拿到2500元的工资。务工期间,杨秀齐主要负责割草、喂牛、打扫牛圈,同时也顺带学习养牛技术。
几年后,有了经验和技术的杨秀齐,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开始自己养牛,“杨秀齐是合作社带动养牛的5户贫困中,养得最好的一户。”杨云说。
合作社中心示范场的工作人员将牧草打碎,准备喂牛
如今,杨秀齐家的牛棚里养殖的肉牛已达50头,按年销售30头,每头纯利润5000元来计算,杨秀齐的家庭年纯收入约为15万元,他一家共5口人,人均纯收入已达3万元左右,“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卖出10多头牛,到手的毛收入也有10多万元,今年还打算再卖出20头牛左右。”杨秀齐告诉记者,自从创业养牛之后,家里的日子开始越来越好过了。 “年纯收入10多万元,可以说也算是不愁吃不愁穿了,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杨秀齐的妻子陈华也表示,比起以前来,现在的日子变化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