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骄阳似火。雅安市雨城区合江镇的东篱茶社内,竹林庇护下的石桌上,有了丝丝凉意。

合江镇张山村“第一书记”席雯益泡好一杯张山村自产的手工茶,和记者谈起了他为村民们制定的脱贫增收的“特色致富经”。

网络销售“电商”铺好发展路

席雯益说,和当地绝大多数行政村一样,张山村也将茶产业作为了村子的主打产业,“但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做一些能让我们的茶叶变得更受消费者喜爱,更容易打入市场销售,也更容易让百姓得到实惠的产品。所以,我把重心放在了电商销售平台上。”

农村致富信息网_怎样致富致富_致富经张

席雯益(右一)向顾客推荐张山茶

今年4月,27岁的席雯益服从组织安排,从雨城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岗位来到张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职位。还未上任时,他便实地调查了村里的一些情况,并初步构思了一些产业发展计划。在他的计划中,电商销售是重点之一,而正式上任时的一个小细节,让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当时村活动室内有几台电脑,但村民告诉我全是坏的。我检查后才发现,原来这些电脑都没有正确组装,当然打开不了。”席雯益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些电脑全部组装好,确保能正常使用。“这件事情也间接说明,村民们在电子商务这块的基础很薄弱。”

张山村有村民近500人,但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在家中的,都是一些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如何说服这些人学习并适应电商交易,是席雯益的当务之急。

“发展电商销售,其实很多村民都有所耳闻,但实际操作大家都不会,包括我自己在内。”席雯益告诉记者,来到村里之后,他也开始学习如何开设电子商铺并学习线上销售,并教授给村民。

村民周小波是村里最先学习线上销售的人之一,除了茶叶外,他还想把自家种的猕猴桃放在网上销售。在席雯益的帮助下,周小波很快建起了自家的网店,并成功售出了1万多元的猕猴桃。周小波告诉记者:“过去我认为在网上卖东西离我很遥远,席书记教会之后才发现,网络售卖很方便、实用,我要好好学习一下,带动其他村民也搞起来。”

席雯益介绍,目前张山村手工茶叶的网店已经开始经营,虽然交易额不高,但它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现在不少村民都开始找我学习如何办网店,我也决定要把我们的手工茶网店经营好,让电子商务模式普及到村民身边。”

质量为王“优品”打开新市场

“我们在网上销售的手工毛峰茶,价格是180元一斤。和普通的机制茶叶相比,要贵上不少。但我们的特色,也正是在这里。”习雯益坦言,经常会有顾客提出“为什么茶叶卖的这么贵”、“能不能便宜一些”等问题,席雯益总是会耐心向顾客介绍:“我们纯手工制作的茶叶与机制茶叶相比,茶形要更加自然一些,味道也比机制茶要鲜美......”

怎样致富致富_农村致富信息网_致富经张

席雯益正在维护网店

其实,席雯益在来张山村之前,对茶叶一点都不了解。在席雯益的老家——黑龙江省漠河市,没有产茶的传统。来到张山村,不但是这位城里娃第一次深入接触农村,也是他第一次了解茶叶的生产与制作过程。

现在,经过4个月的学习,席雯益不但能准确区分村里自产茶和其它品种的区别,对于采茶、炒茶等环节,他也逐渐上手。在这一过程中,席雯益也不断将自己对于产品的理念与村民进行交流。“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以次充好,敷衍顾客的做法绝对不能出现在我们的产品中。”为此,席雯益和村组干部一道,严守质量关,不但邀请专业手工制茶师前来授课,带领村民学习制茶技术,还建立产品检验环节,确保每一包茶叶,都成为优品。

如此做法,换来的是张山村手工茶的优良品质。成都游客李明在来合江镇旅游时,购买了一斤张山村的手工茶。现在,李明已经成为张山村手工茶的“忠实粉丝”:“这个茶味道好,汤色清亮,喝到嘴里香味很正,我特别喜欢。之前买的喝完后,我通过网上销售,又购买了一些。”

顾客的喜爱,也让村民们体会到了品质的重要性。现在,张山村的茶农们都很看重茶叶品质,并自觉维护起“张山村手工茶”的良好口碑。村民刘洪仲说:“并不是我们村所有的茶叶都是手工而制,但我们在制茶时都会更多去注意品质问题。因为通过认可张山村茶叶的顾客,我们切实体会了一分货一分钱的道理,这些口碑绝不是滥竽充数能挣回来的。”

从网上销售到严守品质,张山村的茶产业有了一次全新的提升,但这远远未达到席雯益的目标。席雯益说,目前张山村的茶叶电商之路还只能算起步,未来他希望电商模式能真正为村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记者手记

90后、东北大汉、城市长大、新婚丈夫......席雯益同每个普通人一样,拥有诸多身份,而现在的“第一书记”这个身份,是最让他骄傲的。

席雯益幼时来川念书,在绵阳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从此之后,“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成为他生活的乐趣,也是他追求的人生意义。“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他放弃了城市薪资丰厚的工作,来到雅安,实现他的人生追求。

在席雯益身上,能感受到一种年轻的、富有朝气的力量,这股力量起初并不强大,但它和它所在的每一个乡村一样,正在茁壮成长。

记者 杨路铭 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