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安排好镇里的工作后,榆林镇党委书记狄明就直奔后乃莫板村走访脱贫户。虽是早晨,空气里却已开始弥漫着灼人的热气,又是一个大热天!狄明对此全然不顾,因为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全镇3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深知扶贫工作一刻也等不得、慢不得,更拖不得。
走进村民雷玉龙家,小院不大,牡丹、芭蕉、芍药争奇斗艳,“狄书记,您来了!这是我今年新建的花棚和试种的新品种!”后乃莫板村村民雷玉龙看见走到院子里的狄明时,热情地迎了上去。“狄书记,非常感谢您!我家的危房改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我也要和大伙一块奔小康!”雷玉龙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雷玉龙的实际情况,榆林镇对其进行了精准帮扶,在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等措施帮扶的同时,还帮助雷玉龙学习了花卉种植技术。雷玉龙也通过春秋卖花、夏天洗车、冬天卖对联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
“去年干得不错,今年咱们再加把劲。”遍访完脱贫户,狄明又一次来到位于榆林镇三应窑村的呼和浩特市彗鑫丰种养殖基地查看基地的生猪养殖项目。“三应窑村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进行生猪养殖,建立起了‘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还通过产业收益分配,让村里的贫困户彻底脱了贫。”狄明开心地说。
“没错,我们每人每年都能从合作社领到1000元的分红,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我们贫困户的今天。”一旁的村民石宽后笑着插着话。今年64岁的石宽后由于身体原因失去了劳动能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不仅成功脱了贫,还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作为榆林镇党委书记,狄明心中有一本“脱贫账本”。“榆林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797人,为此,我们形成了‘巩固脱贫成果、补齐漏洞短板、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突出产业扶贫、以户精准施策、鼓励社会参与;细化动态管理,严防返贫致贫,健全长效机制,落实政策到位,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主体责任’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谈起镇里扶贫工作情况,狄明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作为镇党委脱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在脱贫攻坚中,狄明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整合市、区下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集结全镇干部职工,举全镇之力排兵布阵,实打实、硬碰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贫困户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乡镇是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在扶‘志’和扶‘智’上多下功夫。”对此,狄明深有感触,“榆林镇乡村振兴的5个重点建设项目和4个整体推进项目已开始实施,且多数为集体主导的建设项目,在产业扶贫上有相对优势,可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众多的稳定就业岗位。同时,榆林镇还将进一步推广三应窑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成功经验。并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继续对贫困户实施‘一户一册量身做’的帮扶措施,在‘精准’二字上做好文章,在‘扶智与扶志’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普遍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激发他们自身发展动能,创造条件推动他们就业创业,多渠道分流贫困户稳定就业。对于确定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政策进行兜底保障。”
“贫困群众的幸福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回顾这几年的扶贫路,有艰难,有挫折,但都扛了过来,更多的是收获。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产业,让未来的生活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狄明满怀憧憬地描绘着心中的希冀。(赛罕区融媒体中心 冯磊 郝克强)
一大早,安排好镇里的工作后,榆林镇党委书记狄明就直奔后乃莫板村走访脱贫户。虽是早晨,空气里却已开始弥漫着灼人的热气,又是一个大热天!狄明对此全然不顾,因为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全镇3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深知扶贫工作一刻也等不得、慢不得,更拖不得。
走进村民雷玉龙家,小院不大,牡丹、芭蕉、芍药争奇斗艳,“狄书记,您来了!这是我今年新建的花棚和试种的新品种!”后乃莫板村村民雷玉龙看见走到院子里的狄明时,热情地迎了上去。“狄书记,非常感谢您!我家的危房改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我也要和大伙一块奔小康!”雷玉龙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雷玉龙的实际情况,榆林镇对其进行了精准帮扶,在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等措施帮扶的同时,还帮助雷玉龙学习了花卉种植技术。雷玉龙也通过春秋卖花、夏天洗车、冬天卖对联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
“去年干得不错,今年咱们再加把劲。”遍访完脱贫户,狄明又一次来到位于榆林镇三应窑村的呼和浩特市彗鑫丰种养殖基地查看基地的生猪养殖项目。“三应窑村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进行生猪养殖,建立起了‘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还通过产业收益分配,让村里的贫困户彻底脱了贫。”狄明开心地说。
“没错,我们每人每年都能从合作社领到1000元的分红,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我们贫困户的今天。”一旁的村民石宽后笑着插着话。今年64岁的石宽后由于身体原因失去了劳动能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不仅成功脱了贫,还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作为榆林镇党委书记,狄明心中有一本“脱贫账本”。“榆林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797人,为此,我们形成了‘巩固脱贫成果、补齐漏洞短板、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突出产业扶贫、以户精准施策、鼓励社会参与;细化动态管理,严防返贫致贫,健全长效机制,落实政策到位,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主体责任’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谈起镇里扶贫工作情况,狄明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作为镇党委脱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在脱贫攻坚中,狄明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整合市、区下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集结全镇干部职工,举全镇之力排兵布阵,实打实、硬碰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贫困户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乡镇是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在扶‘志’和扶‘智’上多下功夫。”对此,狄明深有感触,“榆林镇乡村振兴的5个重点建设项目和4个整体推进项目已开始实施,且多数为集体主导的建设项目,在产业扶贫上有相对优势,可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众多的稳定就业岗位。同时,榆林镇还将进一步推广三应窑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成功经验。并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继续对贫困户实施‘一户一册量身做’的帮扶措施,在‘精准’二字上做好文章,在‘扶智与扶志’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普遍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激发他们自身发展动能,创造条件推动他们就业创业,多渠道分流贫困户稳定就业。对于确定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政策进行兜底保障。”
“贫困群众的幸福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回顾这几年的扶贫路,有艰难,有挫折,但都扛了过来,更多的是收获。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产业,让未来的生活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狄明满怀憧憬地描绘着心中的希冀。(赛罕区融媒体中心 冯磊 郝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