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燕巧 向朝伦)4月,青川茶正香。4月27日,天下着小雨,记者前往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从国道212线转出,汽车绕着环山路过了一弯又一弯,烟雾缭绕中,目之所及遍是茶园。2018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青川是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县,累计获捐“白叶一号”茶苗540万株,建成1517亩受捐茶苗基地,涉及3个贫困村。今年,青川的“白叶一号”茶叶首次大规模采摘上市。一叶白茶,带动一方绿色产业加快崛起。村民在茶园锄草增收:“扶贫苗”成“致富茶”“盛书记,生物肥料收到,今天就试着用下。”接到技术人员电话后,青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明马上致电浙江安吉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表达感谢之情。生物肥料是为改善青坪村“白叶一号”基地的土壤。青坪村位于白龙湖畔的高山地带,因为地处偏远,没有支柱产业。改变,源自浙江安吉的白茶。2018年10月,黄杜村捐赠的“白叶一号”茶苗,首先在青坪村栽种。现在,青坪村已种植1226亩白茶,3100余亩绿茶。“今年白茶卖了3万多元,如果算上平时到基地的管护收入,一年有五六万块钱。”因为下雨,青坪村村民强锡香正在家里分选茶叶。
2018年,强锡香被青坪村村集体聘请为白茶基地管护负责人。她每天从早到晚泡在茶园里,查看茶苗长势、除草施肥、挖沟排水,参加白茶管护知识培训等。在白茶管护上,今年青川县探索“返租倒包”模式。“返租倒包”模式就是将茶园分包到户,让群众参与到白茶的管护、采摘、加工、销售中,实现群众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抓住“返租倒包”机遇,强锡香承包了200亩白茶,卖了200余斤鲜叶和几十斤干茶。“我承包了8亩白茶,今年已采摘80斤鲜叶,除去给村集体经济交的800元,自己纯收入8800元。”关庄镇固井村村民李得兵介绍,“茶苗不断长大,发的芽头也越来越多,明年预计能采100多斤鲜叶。”关庄镇现已发展2339亩白茶,秉承种活、种好、种出效益原则,该镇将茶园分成20亩、30亩、100亩、200亩不等若干单元,按照成熟一块、发包一块原则,将茶园分包到户。目前,已与26户农户、1家合作社、1家农业公司签订管护协议。管护:现场指导与数字管护结合“前两天刚除完草,明天安排人修枝。”在乔庄镇瓦砾村,赵堂荣管护的茶园里,2018年种下的“白叶一号”已有60多厘米高。2018年,“白叶一号”茶苗在瓦砾村落地生根后,赵堂荣便被聘请为瓦砾村“白叶一号”茶园管护队队长。
“以前种茶靠天吃饭,管护白茶后,到浙江培训茶苗种植技术,经常参加县里举办的技术培训,知道了茶树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病虫害防治,高温时节要抗旱保苗。”千里迢迢从浙江来的白茶,怎样在青川落地生根?“我们成立了由浙江、青川6名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马浩强介绍,每到管护、采摘重要节点,专家组青川成员、浙江成员通过电话、微信沟通,联合管护。每年,浙江专家还会专门到青川指导。去年,青川县、杭州市西湖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50万元,在青坪村“白叶一号”茶叶产业基地选取150亩白茶,开展数字化种植管护试点,打造“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在青坪村村委会,记者见到“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驾驶舱连接了基地22个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清晰看到每个地块茶苗的长势。数字驾驶舱通过综合气象站、土壤墒情设备、鹰眼监控设备等采集茶叶生长环境数据,可生成围绕青川“白叶一号”的定制化设计,实现精准管护,让茶苗长得更好。“数字管护帮我们解决了专家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的难题。”挂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浙江杭州援川干部何立剑介绍,通过数字驾驶舱,浙江专家足不出户便可实时看到青川白茶生长状况,并可在线指导青川茶农。
扩种:绿水青山茶叶满山“这批白茶长得很好。”走进木鱼镇红旗社区,一株株白茶沐浴在细雨中,青翠欲滴,马浩强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白茶苗下,铺着一排排茅草。“茅草可保温保湿,不会干,也不会太热太冷,有利于白茶生长。”马浩强介绍,这是3月刚栽种的“白叶一号”。今年,青川县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再建“白叶一号”标准化种植基地1700亩。项目建成后,青川县“白叶一号”种植面积将达7000亩以上。“今年刚上市的白茶供不应求,把青川绿茶产业也带动起来了。”马浩强说,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7.4万亩,成为青川“一号产业”,“我们还将整理林下茶园,预计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将达30万亩。”“把现有的白茶管护好、加工好、推广好,新栽种的白茶做好选址、改土及灌溉配套工作。”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表示,青川将持续推进茶园建设、茶叶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品牌、科技、人才等全要素支撑,发挥“白叶一号”引领作用,提升全县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青川白茶不只带动绿茶做大做优,还带动绿色山珍、木本油料、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成势,青川黑木耳、青川竹荪、青川天麻、七佛贡茶、白龙湖银鱼、青竹江娃娃鱼、唐家河野生蜂蜜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夯实富民强县实力。
(王林 蓝天)川渝韵味,“香约”广安。11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将在广安市举办。本届世界川菜大会被商务部列入“中华美食荟”活动内容,秉持全面唱响“让世界爱上川菜”主旋律,以“川渝韵味·香约广安”为主题,展示浓厚的川菜文化底蕴,搭建全球餐饮产业交流互鉴平台,推动区域特色餐饮集群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川菜产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寻味广安,品味世界。本着办出特色、办出效果、办出影响的原则,广安精心策划多项活动,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让广安味道香飘世界,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川渝携手 共烹共享美食盛宴“世界川菜大会从2018年开始举办,是川菜发展的风向标,今年选择广安为举办地。”在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透露。大会为何垂青广安?主要源于广安的“硬实力”——广安是“天府粮仓”重要生产基地,龙安柚产区创建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蜜梨、脐橙产区被认定为四川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珍惜大自然恩赐,一代又一代广安儿女,用勤劳和智慧演绎美食文化,积淀形成了一批享誉一方、独树一帜的特色美食,已成为食者依恋、闻者向往的独特印记。今年9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邀请全国名厨大师,指导广安烧椒盐皮蛋、翻沙老胡豆、牌坊卤鹅、前锋手撕鸡等35道特色菜品提质升级,作为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上展示的主要菜品。
除了浓郁的巴蜀美食基因,广安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域空间上,广安是四川省内距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战略地位上,广安历史性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前沿、改革前沿、发展前沿,已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把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广安正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今年4月,《广安市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到,办好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开展“渝见广货 双城趣购”活动,打造重庆都市圈多元化消费品供应基地。川渝联动,融合发展。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把与重庆协作联动作为重要方向,大会邀请到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作为指导单位,重庆方面将组织20余家知名餐饮企业,以及数十家川渝“老字号”商家汇聚广安,进一步促进川渝餐饮产业互融发展。“除了巴蜀韵味,‘世界性’是本届世界川菜大会的突出特质。”广安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本届世界川菜大会参会总人数在1000人左右,其中包括海内外川菜领域大厨、专家学者等,参会宾朋在广安共品川香美味,共话川菜发展,探寻川菜文化,领略川菜魅力,共同推动实现“让世界爱上川菜、让川菜拥抱世界”的发展愿景。
活力绽放 品美食逛广安人气商气旺本届世界川菜大会内容十分丰富、活动精彩纷呈,共有活动20余项。除欢迎晚宴和开幕式、闭幕式外,还包括一场夜间文艺表演、两场厨艺比赛、两个现场展览展销会、三场现场实地考察、五场专项会议,并将发布《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广安将借此次大会召开的契机,推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广安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定制”了川菜高质量发展种子工程,组织知名餐饮企业对口帮扶广安10家餐饮企业。大会期间,广安将举办大型投资促进活动,集中签约一批项目。招商引资“大盘子”有收获,老百姓也能“饱口福”。本届世界川菜大会以“世界的川菜、广安的盛会、群众的节日”为办会宗旨,全流程设置互动环节,广大市民不仅可亲临现场见证全球川菜大师“对决”,还可走进川菜产业主题展馆,畅游于川渝品牌火锅消费节、川渝名优食品购物节现场,乐享乐购“饕餮美食盛宴”,感受舌尖上的川渝韵味。今年以来,广安商务经济蓬勃发展,市场活力十足,为这场盛会提供了有力支撑。麦当劳、喜茶、库迪咖啡……今年以来,一家家品质首店落地广安,体现出广安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发展前沿,消费动力强劲。
“五一”惠民汽车展、2023全国金秋购物节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广安分会场等多项活动的开展,让“广惠大众,安逸消费”真正惠及当地群众。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广安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广安吾悦广场推出系列购物优惠活动,单日商品成交额创历史新高。着力发展夜间经济的吾悦新印巷,“双十一”当天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吾悦广场、新印巷、加德天街等商业场景消费持续火爆,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大块头”有留客经,小场景有待客道。在广安区库迪咖啡店,消费者络绎不绝。今年以来,一些主打年轻态的咖啡店、围炉煮茶店、奶茶店等在广安主城区兴起,年轻消费者展现出旺盛购买力,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在乡村,广安区溪贤山舍民宿和浔栖江南度假区、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邻水县铜锣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加快发展……夕阳西下,品一杯咖啡,也可邀三五好友围炉煮茶,在诗与远方的慢节奏中,感受广安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一组数据可证明广安商贸服务业活力指数。今年前三季度,广安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4.6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7亿元;打好外贸攻坚战,多途径、多渠道做大外贸增量,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4.1亿元、同比增长40.7%。
奋力冲刺 打好全年收官之战世界川菜大会的召开,有助于广安推进川渝合作、提升城市影响力,全力以赴促进商务经济发展、冲刺四季度。进入四季度,广安“拼经济”动作频频。11月8日,广安诚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增投资120亿元新材料项目一期开工。从年初签约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该公司自2007年11月落户广安以来,经过16年发展,已成为广安首家产值超50亿元、税收超5亿元的民营企业。此前一天,总投资11.25亿元的西溪河沿岸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项目正式开工,协同推进景观、建筑、桥梁、水生态等项目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烟火气、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签约项目开工快,在建项目进度顺。11月10日,位于广安区浓洄街道文庙橡皮沟片区的一品天下·广安里建设现场,焊接声、切割声、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首“施工交响曲”。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7%,计划2024年8月底建成投用。据了解,一品天下·广安里项目是广安促进商贸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与希尔顿、大蓉和、川西坝子、豪客来等品牌达成合作意向。该项目挖掘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山水景观,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消费、特色餐饮、娱乐休闲、品牌购物、高端酒店、特色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抓项目促投资,四季度广安全力出击,签约重大项目。不久前,广安在深圳举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117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医药健康、食品轻纺、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会上发出诚挚邀请,邀请广大客商和企业家到广安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广安将积极营造尊商、爱商、护商、亲商的浓厚氛围,让大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奋力冲刺,打好全年收官战。广安将着力攻坚克难,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商务方面,将深入开展“广货走四方”行动,办好“渝见广货”等活动,组织更多特色优质产品“走出去”。下一步,将巩固世界川菜大会成果,让广安产品香飘世界,进一步凝聚“共同富裕·共建广安”强大力量。
(记者 王田)同一块地里,玉米与大豆成了“黄金搭档”。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的第二年,各地田间大豆和玉米的实际产量引起更多关注。11月1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到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展示片进行大豆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大豆亩产达207.34公斤,刷新了遂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亩产的新纪录。玉米套大豆,十年九不漏。品种好、模式好、技术好,遂宁市安居区大力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不仅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更是带动了当地大面积单产提升,助力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在测产现场察看大豆长势。大豆产量一年比一年好11月10日上午,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的测产现场异常热闹。专家组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片内,随机选取3亩以上地块进行测产。经现场称重、测水分、计算单产等,测得夏大豆平均亩产207.34公斤,较去年同比增长15.1%,大豆总产量实现稳步提升。“该示范片采用夏大豆春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品种是‘正红507’,大豆品种是‘贡秋豆5号’,今年大豆亩产比去年示范片的测产产量高很多。
”遂宁市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当地种粮大户奉欢介绍。据了解,今年8月,全国农技中心对该示范片基地进行了玉米测产,实测亩产玉米651.10公斤,远超该村玉米种植平均亩产500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确保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又增收200多公斤大豆,不仅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更是符合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年种了三行大豆、两行玉米,玉米在8月份就收获完成了。这是我们第三年按这个模式种,第一年我们在攻克全程机械化,第二年是扩大种植面积,第三年主要是探索智能化农机应用。虽然每年都有困难,但是一年比一年好。”奉欢告诉记者,农场从2021年开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一共种了800亩,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欣喜地说:“今年的大豆和玉米长势非常好,测产的结果符合预期,尤其是大豆的产量非常不错,关键是农民的收入也会大幅度增加。”据介绍,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全国推广种植2000多万亩,四川接近500万亩,面积相当大。总体来说,不管从产量看,还是从技术看,复合种植都比较成熟了。“该地块的大豆是6月下旬播种的,由于9月份雨水较多,风也比较大,有一定的倒伏情况,考虑到机收损失可能较大,因此今天采用了人工收割的方式测产。
”本次测产专家组组长、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黄志平表示,结合玉米与大豆产量,该地区的复合种植大豆亩产200多公斤,净作大豆亩产167.04公斤,实现了稳粮增豆的目标任务,他建议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技术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政策配套、技术服务出实招四川是大豆主产省份之一,也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发源地。遂宁市安居区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创新探索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地双收”新模式,邀请杨文钰教授团队在安居区石洞镇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西南唯一试点示范基地,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多增产、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建成全省唯一的大豆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增效技术新路径,2022年创造了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今年产量再创新高,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好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好政策的实施。遂宁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桓告诉记者,今年安居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率先推出大豆保险,农户缴纳保费7.5元/亩,保额达500元/亩,今年承保大豆面积达1.69万亩。“我们充分用好用活大豆上保险、扩种给补贴、收购签订单等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等措施,有效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
”今年全区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5万亩。同时,依托遂宁大豆现代农业园区,采取“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区、万亩示范片建设,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8000亩,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镇级示范片1.5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发展大豆13.3万亩。“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是对节点的把控,比如病虫害的防控、玉米控高和大豆控旺,这些都需要在关键节点把控好。我们持续关注病虫害预警,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也全程给我们指导服务。”奉欢介绍。安居区加强科研院校合作,与四川农业大学组建“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农技人员”三位一体的专家服务团和种植技术指导服务队,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机耕、统一田管等服务,指导农户品种选育、营养调控、机播匀苗、病虫防控等,帮助农户快速掌握关键种植技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介绍,今年四川省在单产提升方面,主要通过抓点上的产量,以点带面。形成以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集成体系,选取全省不同生态区域的6个县建立千亩示范方。
通过把好种子质量关、机具播种关、田间管理关,保证种子品种搭配和种子质量,结合精量播种机、辅助驾驶系统和播后喷灌等措施,确保苗全苗匀苗壮;结合化学降高控旺和营养元素调控,塑造合理株型,促进玉米灌浆结实和大豆结荚鼓粒,并辅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来实现稳产丰产。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告诉记者,今年全省上下对大豆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省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更加规范。全省突出示范区建设、突出搞好培训、突出督导指导,着力提升推广效率,让复合种植产量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