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乡新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赵秋丽
腊月二十五一大早,家住山东寿光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的菜农桑国增,来到自家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里,采摘了800斤左右的圆茄,卖了约3000元钱。让47岁的桑国增欣喜的是,种了20多年蔬菜的他,终于在这几年发家致富了。
“以前在小型棚里种菜,棚内温度低,效益差,干活还累,现在改成了大型棚,棚顶上装有防虫网,害虫变少了,大棚‘棉被’的拉放也都是机械化操作,既轻松,又赚钱。”桑国增一边观察圆茄长势一边告诉记者,他在棚里种的3900棵圆茄现在已经可以采摘了,平均每3天采摘一次,高产期一天就能摘4000斤左右,摘完立刻会有蔬菜经销商前来收购,不愁销路。
桑国增每年都会种两茬蔬菜,一般都是在7月底种番茄,等到11月中旬再种圆茄,一年下来纯收入能达到15万元。“我们夫妇两人一般上午八九点来棚里,下午三四点回家。半个多月前,我们还在棚里种了甜瓜、茼蒿,留着自家吃,日子有滋有味。”桑国增说。
据桑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桑明亮介绍,2015年村里进行土地调整,土地流转率达到了98%,之后村里按照每家农户的需求,改建成了160个蔬菜大棚,最大的长度能达190米,宽度为28米。
“现在村里想种大棚的农户都有棚可种,不想种棚的农户每年每亩地能领到1500元,可专心从事二、三产业。”桑明亮说,大棚改建后,不仅增大了蔬菜种植面积,还投入了放风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电动运输车等一些高科技设备,提高了产量和生产效率,让菜农们的年均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桑明亮说,当地菜农们采摘的蔬菜,有的会直接卖到当地市场,有的会被收购到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经过安全检验、包装等工序后被运送到全国各地。
在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型卡车从这里驶出,一片繁忙。61岁的刘峰是物流园里的一名蔬菜经销商,他已经从事蔬菜产业20多年了,从2009年物流园建成运作开始,他便来到这里进行蔬菜批发。这些天,刘峰每天会在凌晨4点左右来到物流园,把从上海运来的花菜卖给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前来订货的货主,一天能卖5万多斤,一年纯收入能达10多万元。“今年行情比去年更好,我打算腊月二十八发完最后一车菜就回老家山东临沂兰陵县过年,大年初二再回来。”刘峰笑着说。
“冬季我们主要是‘南菜北运’,春节前后物流园里每天的蔬菜交易量能达到1万吨左右。”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助理国明茜说,物流园从建立开始就实行电子结算、实名制交易,并依托电子结算建立了农产品追溯平台,与安全检测等一起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
“今年我们还会在每箱蔬菜上贴上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能知道这箱蔬菜的产地是哪里、经销商是谁、检验是否合格等。”国明茜说,物流园还推动当地蔬菜种植结构更加优化,促进交通运输、包装、餐饮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5万多人就业,让“菜篮子”变成了“钱袋子”。
寿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来,寿光以科技、生态和安全农业发展为重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以及自动卷帘机、补光灯、放风机等设施,成为新型蔬菜大棚的“标配”,还开发了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公共平台和生鲜溯源平台两个大数据平台,让蔬菜有了“身份证”。截至目前,寿光已有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蔬菜年产量达450多万吨,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光明日报寿光2月12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13日 01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