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位于山顶的高竹村御豚苑生态猪育肥基地只有一个人,去年,在她的带领下,周边几个村300多个农户,约820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生猪卖了700多万,乌骨鸡卖了30万,蔬菜挣了30万,扣除饲料、水电、房租等成本,大概650万,去年收入100万多一点。”

4月10日,记者在袁利雄的养猪场采访,问起她去年的收入时,她高兴地扳着指头算账,脸上洋溢着笑容。

去年,在她的带领下,周边几个村300多个农户,约820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

生态猪育肥基地

赤水市高竹村御豚苑生态猪育肥基地

从赤水市葫市镇出发,盘山而上,40多分钟后,记者来到位于山顶的高竹村御豚苑生态猪育肥基地。探访这个只有一个人的养猪场,如何轻松养3000头猪?

印象中的养猪场通常是粪便满地、臭味刺鼻,远远地便能听见猪仔嚎叫。但在这个养猪场,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也听不到猪的叫声。

袁利雄,个子不高,30岁左右,戴着眼镜,皮肤白皙。别看她一副柔弱的样子,却是这个养猪场的“女汉子”。

“不能进,不能进!”记者走到猪舍门口,被她拦了下来。

“必须洗澡、消毒,还要隔离一周才能进去。”她笑着说,里面有1500头猪呢,开不得半点玩笑。

“喂猪清粪”这样的粗活儿,全部交给机器完成。去年,她投资700万元,建成赤水市首个全自动化、封闭式养猪场。预计今年可出栏3000头猪,营收15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

只需设置好参数,将调配好的饲料放在储料塔中,饲料自动按量配送,自动喂水,自动清粪。干粪装袋成为肥料,粪液自动进入沼气池发酵。猪舍下方装有地暖,四周装有水帘喷雾、温湿度感应系统等。

所有工作,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猪生活的环境好了,更不容易生病,长得也就更快了。”袁利雄说,科学养殖更精准、更高效、更环保。

生态养殖场

其实,养猪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前两年,用传统方法养猪,一年最多养600头,还要请4个工人,除开成本,每头猪要亏300元。”袁利雄回忆说,养猪又脏又丑,还累得要死,朋友们都劝我改行。

“但是我的兴趣就是养猪。”为了把猪养好,袁利雄多次向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请教,四处走访参观,下决心要走科技养猪这条路。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各地猪肉都受到冲击,这也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自非洲猪瘟爆发以来,赤水市严格落细落实各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和生猪保供措施,确保该市生猪市场稳产保供,袁利雄也是紧抓机遇,趁势而上,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她还与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一座年出栏3万头的种猪基地,预计10月投产。

采访过程中,袁利雄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她养殖场中的生猪一头的价格6000元左右,除去猪苗、饲料、人工、电费等必要成本,一批生猪出栏能有近100万的受益,通常生猪的生长周期为半年,一年可以出栏两次,较传统养殖,科学化养殖更精准、更高效、更环保。

果蔬基地

果蔬基地

养猪之余,她还从村民手中流转300余亩土地,种起了生态果蔬,养了2万羽乌骨鸡,把有机肥免费送给周边农民。

袁利雄的养猪“致富经”,只是赤水引导农户发展生猪产业的一个缩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猪产业模式,正在赤水全面铺开。今年6月,赤水市还有一座1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投产。届时,赤水将告别生猪供应长期不能自给自足的尴尬局面。

长期以来,赤水生猪养殖一直以农户小圈式为主,难成规模。赤水市区每年大概需要供应13万头生猪,但是实际供应量仅有4—5万头,很大一部分需要从周边县市调入。为此,赤水市采取综合性措施保障猪肉供给,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养猪致富经生态养猪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