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校,各省属普通中专: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经研究,决定面向我省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项目,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

1.遴选23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中,面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遴选100门,面向普通本科教育遴选100门,面向研究生教育遴选30门。

2.遴选12个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其中,面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遴选5个,面向普通本科教育遴选5个,面向研究生教育遴选2个。

3.培训2000名课程思政教师。其中,面向职业教育培训1000名教师,面向普通本科教育培训800名教师,面向研究生教育培训200名教师。

二、申报条件

(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入选示范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需单独申报。

6.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普通本科课程要坚持以本为本,结合“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研究生课程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突出科研育人;继续教育课程要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注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面向终身学习,培养学习者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中心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特色鲜明。

2.中心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具有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3.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4.中心支持指导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5.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6.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7.中心在政策、经费和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

参训人员为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及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各高校、中职学校教务部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二级院系负责同志等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

三、报送要求

1.申报数量。此次申报为限额申报,其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仅限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申报,且每所学校限申报1个;各地、各校示范课程申报名额(继续教育项目仅限已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申报,每校限申报1门)及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教师名额见附件2,同时应尽可能覆盖不同专业、不同形式课程和教师。

2.遴选办法。各高校和省属中职学校教务处牵头负责本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由研究生院负责)申报工作,各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市属中职学校项目申报工作。各单位申报示范项目需由校、地主管部门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报送,参训教师由各地、各校根据建设需要推荐。

3.材料要求。申报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各单位需通过系统报送电子版材料(含word版和加盖公章扫描件),并上传15分钟说课视频以及1个课时的课堂实录,同时寄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汇总表》(附件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附件4)纸质版材料。申报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的,各单位需通过系统报送电子版材料(含word版和加盖公章扫描件),同时寄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汇总表》(附件5)、《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附件6)纸质版材料。各地各校通过系统报送《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参训人员报名表》(附件7)。

4.报送方式。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项目报送至省教育厅职成处顾根根,电子版材料通过“江西省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网址:)报送,纸质版材料邮寄至江西教育发展大厦(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南大道2888号)职成处2107办公室(邮寄请使用EMS)。学校账号和密码后续发放,为方便对接联系,请各单位联系人加入qq群:749625002。

普通本科教育项目报送至省教育厅高教处戴达峰,电子版本通过“江西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项目申报平台”()报送,用户名为学校代码,登录密码为kcszsb2022,各高校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纸质版材料邮寄至江西教育发展大厦(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南大道2888号)高教处2115办公室(邮寄请使用EMS)。

研究生教育项目报送至省教育厅研科处罗红卫,电子版本通过“江西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jxge.fanya.chaoxing.com)报送。纸质版材料邮寄至江西教育发展大厦(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南大道2888号)研科处1916办公室(邮寄请使用EMS)。

5.报送时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系统将于10月15日统一开放,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逾期未通过系统申报的视为放弃。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将通过线上进行,由省教育厅职成处、高教处、研科处分别组织开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支持保障,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学校、院系、教师的绩效考评内容,确保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发挥示范作用。各地、各校要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深入挖掘典型做法,持续深入推进抓示范、树标杆工作,彰显江西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

3.广泛宣传共享。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情况、示范课程资源将通过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西教育网、超星网络教学等平台展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联系人:厅职成处 顾根根,电话:0791-86765157;厅高教处 戴达峰,电话0791-86756229;厅研科处 罗红卫,电话0791-86765287。

附件:1.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选树工作联系人信息表.docx

2.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名额分配表.docx

3.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汇总表.docx

4.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docx

5.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汇总表.docx

6.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docx

7.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参训人员报名表.docx

江西省教育厅

2022年9月30日

(此文件主动公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