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是保山市政府所在地,辖21个乡镇(街道),拥有国土面积4849.65平方公里,初步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外有283个行政村(社区),约1700个自然村。按照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统一安排部署,隆阳区将“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先选取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差异的村庄开展试点编制,探索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和经验,为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示范。
一、摸清隆阳村庄底数
村庄分布特征。隆阳区境内有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和怒山、高黎贡山两大山系,地理特征呈现大江深切峡谷、平坝嵌于山地间的地势,具有“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地理格局,山区、半山区占总辖区面积的92.6%,坝区村庄分布少,山区村庄分布多,大型、特大型村庄占比较多。
村庄规划进程。在以自然村为单元的“村庄建设规划时代”,隆阳区完成了全区1295个自然村“两图一书”(现状图+用地规划图+说明书)村庄规划覆盖,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作用,但“两图一书”的内容相对简单,未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进行,存在规划底图数据不清、矢量坐标不准、各类规划矛盾冲突、预留发展用地与基本农田重叠等问题,难以适应村庄发展的需求。机构改革后,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村庄存在问题。隆阳区村庄存在“数量大、山区多、坝区乱、无风貌、不集约、基础差、产业弱”等问题。数量上,隆阳区需编制村庄规划的数量占全市5县(市、区)的40%;分布上,山区村庄占比61%,山区村庄数量多;布局上,坝区“只见房屋,不见农田”的问题突出,村庄无序蔓延严重;风貌上,“无明显特色”已然成为最大特色;用地上,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增加,用地集约程度持续下降,户均宅基地过大;基础上,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度低;产业上,特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二、开展试点规划经验探索
2021年开始,隆阳区优先开展省、市、区级村庄规划试点编制,通过选取坝区城镇周边、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不同特点的11个试点村庄,探索差异化规划编制方法。
(一)以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条件好、有新兴网红业态支撑旅游发展的文旅融合型坝区村庄”。
大官庙社区位于保山中心城区坝区,背靠东山森林公园,面朝农业观光园,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网红经济的带动下新生态农家乐有所起步,但是坝区村庄外围均是基本农田,用地无法拓展,建设用地需求难以满足。示范探索:一是精准划定村庄边界,引导集聚发展,严控村庄继续向外围蔓延,充分盘活村庄内部批而未建、低效闲置用地和废弃建筑,满足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用地的需求;二是聚焦坝区村庄承接城市服务需求,结合新兴网红餐饮产业开展产业策划,统筹城乡互补规划产业发展。
(二)以潞江镇新寨村为代表的,“规划手段创新的,致力于优势产业复兴的中国咖啡第一村”。
新寨村位于怒江大峡谷中段的潞江坝干热河谷,在高黎贡山的孕育下造就了独特的咖啡生产环境,曾经是获得世界、全国重要奖项的咖啡种植地,但村庄发展过程中咖啡产业逐渐衰败,种植、加工水平低端化,村庄旅游基础但设施支持不足,接待能力有限。示范探索: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复兴谋规划。制定一个目标:中国精品咖啡第一村;一个策略:回归世界级咖啡原产地核心产区;一个计划:一十百千万工程,1个精品咖啡博览园,10个精品咖啡庄园,100个幸福咖啡院子,1000吨优质精品咖啡豆,10000亩保山小粒咖啡示范基地。二是规划手段创新。运用“规划家乡我参与”手机APP小程序,打通村民、回乡干部、规划编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交流通道,帮助村民参与规划、执行规划;村民读本采用三维航飞图进行标示,村民读得懂、好使用。
(三)以潞江镇江东村为代表的,“农业产业有企业支撑,但生态红线占比高的搬迁撤并型村庄”。
江东村位于怒江东岸,属半山半坝村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村庄国土面积的63%,在专业公司带动作用下,火龙果种植已具备一定规模化和标准化,年均产值达5000万。示范探索:一是围绕火龙果种植及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保障旅游和基础设施用地;二是通过规划引导,鼓励生态红线范围的零散居民点搬迁至集中建设区,统一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敏感区域。
(四)以西邑乡鲁图村为代表的“一个被文化改变的村子,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保护型村庄”。
鲁图村属于山区村,具有独特的山地丘陵地质景观,鲁图村作为永昌府进入广邑州的交通要塞得以开辟,至今仍残留着部分茶马古道遗迹、百年以上古建筑30多栋(四合院为主的徽派建筑),祠堂、家堂、学堂“三堂文化”传承至今。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史老宅破旧不堪,古道几乎磨灭,自然景观藏在深闺不为人知。示范探索:一是延续村庄历史,通过规划引导抢救性保护修缮古宅、古道、古井等历史遗迹,重塑村庄历史文脉;二是推进“乡旅+”,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核心,打造优质农业空间,结合天坑等自然景观发展田园观光休闲农业;围绕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群功能业态转化,打造特色乡旅村庄。
除此之外,我们还总结了以敢顶村为代表的“多元民族文化融合,资源丰富的移民安置型村庄”、以杨三寨村为代表的“具有普遍性的产业有一定特色,但村庄人居环境质量一般的特大型村庄”、以安邦村为代表的“香柏场国家草原公园前哨,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保护型村庄”等试点经验探索。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加强村庄建设管控的有效手段,是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方法,汇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围绕试点经验完善提升,运用好试点规划经验典型引路法,为全区切实编制接地气、能落地,实用、管用、好用的村庄规划作出示范,走出一条村庄规划的保山隆阳路子。(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