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是我国石榴最早栽植地和全国石榴主产区之一,被誉为“石榴之乡”。近年来,临潼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契机,对标“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区域特色,深挖发展潜力,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石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华丽转身。临潼石榴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入列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一、临潼区发展壮大石榴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临潼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2万,其中农业人口60.2万,全区耕地面积65.8万亩,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59.5万亩。临潼区发展石榴产业,基础扎实,正当其时,适逢其势。

(一)拥有悠久深远的历史传统。临潼石榴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而引进栽植,始于汉、盛于唐,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文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植史。全区现存石榴古树712株,含石榴古树群19个。骊山北麓浅山区斜口、秦陵、代王等6个街道20个自然村一直有种植石榴的传统,以石榴为主题的书画、剪纸等民俗已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展壮大石榴产业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石榴种植对气候、海拔、土壤等条件要求非常严苛。临潼石榴主产区处于海拔400-800米的骊山丘陵及山前洪积扇地带,区域土质松软、含沙量大、透水性好,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石榴优生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造就了石榴色泽艳丽、果大皮薄、口味饱满、酸甜适口、籽肥渣少等特点,临潼石榴的维生素C、石榴多酚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在全国首屈一指。

(三)面临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从宏观看,国家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等,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和石榴果业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从区域看,省上出台了《陕西省果业发展条例》,正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从消费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水果需求量会大幅增加,石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机遇无限。

二、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石榴产业转型升级

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遇,以三产融合为主线,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做大规模、做强质量、做优服务,全区石榴产业发展特点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产值规模大。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八大行动”和石榴“东进南扩”战略,强化项目引领、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成功选育临选一号、铁炉红等石榴新品种100种,建设高标准优质石榴产业园15个,石榴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年产优质果8万余吨、直接产值6.4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临潼已成为我国八大石榴传统栽培区和优生区中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最高的产区。

(二)规划体系全。坚持高点站位抓规划,积极构建“一核两带四板块”空间布局,完善“一产强、二产融、三产优”产业发展思路,对标全省“深化‘3+X’特色现代农业工程”要求,制定临潼区《石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石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实施方案》和《石榴种植系统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划方案6项,形成了科学完备的规划体系,为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三)产业融合深。围绕石榴主题,积极扶持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加快石榴酒、果汁、果醋、茶叶等产品研发升级,形成丹若尔、秦俑、红石榴等3个深加工品牌和百福瑞、林彤等15个省市级知名鲜果品牌。整合资源、包抓项目,支持沿骊山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石榴经济林果,完善石榴产业规划区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形成19个示范村和6个石榴观光园,推动石榴产业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转变,2019年临潼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

(四)带动能力强。建立以中国网库临潼石榴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单品销售平台,与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电商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合作关系,临潼石榴网销比例达到50%以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石榴产业联合会,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群众积极参与生产种植、市场营销、仓储物流和深加工,区内从事石榴生产销售企业、专业合作社60余家,石榴种植户达到8200户,从业群众1.5万人,石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果”和“致富果”。

(五)保障机制优。聘请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石榴首席省市专家加盟,与全区技术人员、农村乡土人才组成120人的石榴技术服务队伍,为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合作,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开展富硒和早上市石榴研发工作,持续提升石榴溢价空间。强化金融扶持,支持秦农银行、农业银行为种植户发放“石榴贷”5000余万元,组织太平洋、人寿等保险机构开展石榴种植生产全过程承保,产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品牌影响广。强化临潼石榴地标产品功能,加快“两品一标”认证申报,认证临优、林彤、骊优等15个产品商标,有力提升了临潼石榴的市场品牌形象。坚持在石榴成熟季举办石榴节暨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开展石榴评优品鉴、文化展示、盆景园艺、政策宣讲、电商销售等系列活动,扩大临潼石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文化传播机构,挖掘创作以石榴为主题的诗词书画,编辑石榴主题文学专刊,建设石榴盆景园,2020年成功发布“盛世御果·丝路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使临潼石榴品牌更加响亮。

三、聚力打造全国石榴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围绕打造全国石榴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目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坚持“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园区带动、品质突破、品牌提升”思路,不断推动“十四五”时期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规划引领行动,推动战略再提升。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编制完善有关规划及方案,为全区石榴产业转型升级绘制发展蓝图。扩大种植规模。支持铁炉、马额、代王等9个石榴优生区街道围绕石榴种植和深加工,培育“一街一业”“一村一品”品牌,用3年时间新增种植面积1.5万亩,提升改造2万亩,实现建成园提质增效、新建园稳步发展的目标。坚持示范引领。支持斜口芷阳、骊山东安、秦陵杨家等10个石榴园转型升级、突破发展,扶持新华、秦煌、龙河等8家经营主体,建成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一体,农技、农机、农艺相融合的现代农业基地,示范带动全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产业融合行动,推动效益再提升。促进“石榴+工业”融合,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招商引资等方式,鼓励扶持加工企业和经营主体,继续围绕石榴果、叶、枝、干、根等要素,升级研发石榴酒、果汁、果醋、茶叶等产品,培育一批涵盖种植、运输、储存、深加工的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石榴+旅游”融合,落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依托石榴花开季、成熟季生态环境,重点打造骊山大道、牡丹路、芷阳路等5条石榴观赏线路和柏家山、胡王村、龙河沟等10个体验式石榴观光园,启动建设杨家、秦岭、秦俑等3个沉浸式石榴主题公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积极打造“秦风唐韵御温泉、生态宜居美田园”临潼文旅品牌。促进“石榴+市场”融合,鼓励石榴产业联合体发挥优势,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科研机构+合作社”“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形成技术渗透型、绿色引导型、电商带动型、生产标准型等融合示范园,提升石榴产业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保障深化行动,推动品质再提升。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建设石榴园区项目资金扶持补助办法》,针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探索完善土地、信贷、税收、保险等政策保障措施,支持石榴产业做大做强。强化技术保障,主动对接各级科研单位和大中院校,争取技术支持,深化互利合作,不断提升全区石榴产业科技转化率和贡献率。强化服务保障,统筹临潼之窗、惠农电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信息服务资源,为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公共营销、农业物联和价格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强化金融保障,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升级“石榴贷”,支持保险机构开发以石榴产业为主的综合保险业务。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多元化投入,推动石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果品优、果农富、果乡美的都市化现代果业新局面。

(四)实施营销推广行动,推动品牌再提升。坚持“走出去”,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石榴产业评优会、展销会等推介活动,利用西洽会、农高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示平台,积极做好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临潼石榴知名度。坚持“引进来”,加强与亚美尼亚等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石榴种植和深加工产业化,让石榴成为对外沟通合作的“丝路使者”。精心策划开展“石榴花开”“石榴熟了”等主题推介活动,邀请国内主流媒体到我区深度采访、专栏报道,广泛传播石榴产业转型升级的“临潼声音”。坚持“树品牌”,加强临潼石榴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力度,发挥石榴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支持临研、临选、贵妃等8家经营主体创新品牌形象,示范带动全区石榴品牌形成群体效应。坚持“护遗产”,制定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细则,实施石榴古树保护、盆景栽植及种植系统保护等农遗项目,编撰图书《古树榴香》,深入开展系列农遗宣传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临潼石榴农遗项目影响力,以石榴产业发展促进全区产业脱贫、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者系西安市临潼区委副书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