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忙起来”,不负春天“好时光”。近日,我们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苟角镇古坟梁村看到,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对村里的早稻秧田进行清沟沥水。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别墅般的居民房,是一片片兴旺的产业。村干部说:“居民房是村民通过政府补贴、自行修建、自行入住的,这里设施完备,水、电、网、路样样齐全。产业都是业主来搞的,我们村民还有入股,还能分红”。这正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真实写照。
纵横交错的农田
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产业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2019年底,广安市委市政府命名武胜县等一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岳池县顾县镇等一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广安区白马乡白马村、岳池县苟角镇古坟梁村等55个村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岳池县苟角镇以中国川菜地道食材生产基地建设、203和北部山区旅游环线公路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创品牌与谋发展两手抓,不断推动苟角书法、川菜等地域性的品牌创建,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
帮扶实+产业兴,乡村振兴“底气足”
“以前就是要等,过河坐船要拿钱,这个交通一点不方便。2015年,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红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1月建成通车,苟角到岳池县城的车程由22公里缩短为14公里,极大的方便了我们苟角人民的出行。”岳池县苟角镇古坟梁村民张德全说道,近几年来,由于交通方便,我们自己种的菜也容易卖出去,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近年来,该村在四川大学等单位的大力帮扶下,通过镇村干部不懈努力、善作善为,一直努力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让村子靓起来,让村民的生活好起来。
早在2016年,四川大学为该镇安家坝村免费赠送了100公斤优质稻谷种,该村有位贫困户叫吴兰英,是村里的种田“熟手”,他和其他贫困户一样,领到了这个新品种“蜀优217”优质稻种,由于是新品种,他心里没底。结果到收成的时候,他发现一亩比以往增产200多斤谷子,按每斤一块三角八来算,一亩地就要多收入近300元钱。如今,他全家都全种上这个新品种。同时,四川大学还制定计划,打造川大的“菜篮子工程”,把这里的优质水稻,无公害绿色蔬菜全部进行回收。并通过请川大帮忙联系技术培训和指导下,把全村的地都租来种菜,打造名副其实的川大‘菜篮子’。
此外,为充分发挥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该地区增收产业体系,苟角镇还立足实际,念好产业扶贫“三字经”——引龙头、强主体、育特色,着力推进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截至目前,第一期建成1.2万亩,到2022年,建设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川菜食材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
人才兴+科技融,乡村振兴“动力强”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兴人才和科技带动,是抓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3月9日上午,一场井然有序的定点招聘会在岳池县苟角镇场镇成功举办,招聘会现场秩序井然,求职者们有序列队,保持安全距离,逐一进行现场求职。
“春节前回家过年,因为疫情原因在家待业了两个多月了,十分着急,没想到政府不仅将工作岗位直接送到家门口来,还提供专车接送上岗服务,我感到太开心了。”刚刚与彩迅工业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的钟定平兴奋地说道。
31岁的冯鸟东来自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同时也是苟角镇党委副书记、石板坡村第一书记。“他从川大来的,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研究商量后,一致认为在村里发展大棚蔬菜可行。”第一书记冯鸟东说,发展大棚蔬菜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由合作社统一制定种植计划,联系种植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大棚建设与管理等知识,让他们更好的科学种植。同时,与川大食堂对接,采用“订单式”生产方式,由村集体统一收购蔬菜,直接供给川大食堂。这样不仅能让村民增收致富,还能为村里留下一批种植能手。
据该镇党委书记舒联华介绍,我们既要通过大型招聘会把青年人才送出去锻炼,增加收入的同时增长见识。同时,按照“选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要求,把村班子放在首位,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界限,通过下派、回请、跨村任职、公开竞选等方式,鼓励在外务工的创业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离退休公职人员回村任职,形成农村干部“青年军”,这样乡村振兴动力才强劲。
推项目+融产业,乡村振兴“帆正扬”
“要把产业振兴建立在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硬需求’上。”2020年1月26日,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卿带队,到苟角镇调研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首期1.2万亩建设情况,为该项目定下了发展方向。
条条阡陌密如网,排排大棚好壮观。此起彼伏山野之间,百花盛开、万物吐青...阳春三月,苟角镇万亩川菜地道食材基地生机盎然。登上观景台,青瓦白墙错落有致,浅塘方田星罗棋布,春日盛景尽收眼底。近日,在该基地现场,只见数台大型机械正在加紧施工。据了解,该项目现在已经完成土地调型6500余亩,正在加快栽植广安蜜梨。
建设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立足构建山水林田湖共生共融的生态综合体,注重长短结合,着眼长远和奠基长远抓发展,统筹规划基地建设。在整体风貌上不搞大开发、不搞大拆建,还原农村阡陌纵横、良田美池的景象。要整合、用好用活资金,加紧加快对项目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瓶颈。要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该县县长谭云在现场调研中说道。
山水相依的苟角镇
“围绕‘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总体目标,我们正在统筹推进包含田网、路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打造既利于农业生产,又利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产业融合。”苟角镇党委书记舒联华说,在产业发展方面,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稻则稻、宜菜则菜的原则,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该镇建设成为全省典范、全国知名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川菜知名食材品牌。(唐敏 易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