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秋高气爽。位于自贡市富顺县东湖镇长田村的富顺县土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特种鱼苗基地里,几名省内外慕名前来的水产养殖大户和经销商,在办公室与合作社理事长袁永富商谈合作事宜;外面的工人们,正忙忙碌碌捕捞鱼苗、充氧、装车、发货。这样的热闹可喜场面,在这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这个基地最初只有90多亩。后来我们逐年扩大面积,现在达到了400多亩。目前基地繁育的品种有鲈鱼、银雪、青波、丁桂、俄罗斯鲤鱼等30多种特种鱼苗。”袁永富带领客户们来到成片的精养鱼池边,向他们介绍道。
说到繁育特种鱼苗,年近50的袁永富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1988年,他承包生产队的7亩山坪塘养殖四大家鱼。但山坪塘水体不肥,有效养殖期仅半年,加上缺少技术,只能养出价格较低的半成品鱼,导致年年亏损。
1996年,袁永富改变旧方法,靠培肥水体养鱼,当年就赚了近2万元。此后10多年,他因此逐年增加了收入。然而,到了2009年,肥水养鱼成为普遍现象,快速增长的产量使市场饱和,低劣的品质加上有害残留受到消费者抵制。
在水产养殖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的袁永富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食用高档优质鱼是必然发展趋势,而这种鱼苗繁育将会成为一大空白,于是他果断决定全面转向繁育特种鱼苗。
从来没有养过特种鱼苗,没技术没经验。他先到贵阳、昆明、武汉、长沙等大城市考察市场和产业动态,又去省内外一些水产科研繁育机构学习鱼苗繁育、管理技术,再向当地技术部门请教,购买相关书籍刻苦学习科学繁育技术。
2010年,袁永富加大资金投入,改造老旧鱼池,从外地引进武昌鱼、叉尾鱼、桂花鱼、胡子鲶等10多种特种鱼进行培育,同时引进优良鱼种进行繁殖。通过水产专家推荐和自己不断向外拓展销售渠道,他的特种鱼苗销售逐渐火爆起来。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潜心钻研,袁永富的特种鱼苗繁育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每亩年产鱼苗三批20万尾,平均亩产值6万元,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特种鱼苗畅销西南、华中、华东、华南。目前,特种鱼苗养殖规模和销量均居川南之首,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同时,他还饲养、回购、批发鸭嘴鲟、湘云鲫等成品鱼10多种,年销售量50万公斤。
2013年,袁永富牵头成立富顺县土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带领周边村民和贫困户发展特种鱼苗繁育产业。东湖镇长田村姚守元加入合作社后,在袁永富帮助下,从一块田养成鱼发展到养殖特种鱼苗40亩,年收入由几千元上升到20多万元。
“吸收一部分贫困户作为我们的社员,我们给他们提供鱼苗和技术,然后收购成鱼,帮扶他们脱贫致富,一年增收4000到5000元。” 袁永富说,特色水产品逐渐受消费者青睐,价格比常规成鱼的价格高,市场前景好,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家乡投资建基地,发展水产创业致富。东湖镇石板村村民汤兴华原来没有技术找不到钱,现在跟合作社合作,一年收入一万多元。他说:“鱼喂出来,都是合作社义务帮我们卖出去的,我就不愁销路啰。”
专合社主要目的是发展特种水产,带动社员特别是贫困户共同致富。特种水产利润空间要大一点,销售渠道主要是走外省。去年,专合社借助淘宝网,研发出耐长途运输的新型充氧包装袋,特色水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专合社经营电商的业务人员一边指导工人包装外销鱼,一边介绍:“网上的外销鱼,我们经过增氧处理以后存活时间能达到48小时以上,便于运输发往全国各地。像这条中华胭脂鱼发往北京,第二天就可以达到目的地。
由于自己创业和帮扶贫困群众效果显著,2016年袁永富当选为富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他创办的专合社、家庭农场和水产公司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专合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单位。
近几年,袁永富充分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他结合脱贫攻坚并通过土桥水产养殖专合社,在本县狮市镇马鞍村和永年镇菜田村、贵州省仁怀市凤岗镇菜花村等多个贫困村建立扶贫水产基地,给100多户贫困户流转土地,仅流转费每年就超过20万元,直接为他们增加收入。此外,动员指导贫困户繁育特种鱼苗,向他们免费培训技术、送鱼苗,并联系销售渠道,帮扶广大贫困户增收脱贫。
目前,合作社在本省、云南、贵州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吸收社员达到200多户,建成特种鱼苗繁育基地3000余亩,年产鱼苗1.2亿多尾,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
袁永富表示,他将流转土地增加投入,建设一个集种鱼、孵化、鱼苗、成鱼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养鱼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他计划在未来两年,将专合社建成为西南品种最全、技术最优、规模最大的特色水产苗种繁育基地,进一步整合水产品流通、深加工资源,带动更多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尽早致富奔小康。
(许鹏 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