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山东省惠民县何坊街道沙耿村,依托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先进的淡水养殖技术,通过县农业部门协作引进了水蛭养殖致富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了村集体增收、产业发展、农村致富的乡村振兴路。

时下正是水蛭繁育的关键时期,近日,笔者来到沙耿村水蛭养殖基地的时候,工人们正准备给水蛭喂食,他们一把一把的田螺投进养殖池,水沟上工人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处于产卵期的水蛭,为培育优质水蛭苗做充分的准备。

水蛭养殖难度大,因其对水质要求较高,投入高,技术难度较大,周边市场占有率小,因此,省内并没有大型繁育养殖基地。但是在南方市场的畅销,丰厚的利润,让村集体看到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机会。

目前,该村水蛭繁殖基地共占地230亩,投放水蛭种苗一万条,孵化的幼苗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能直接售卖,年产水蛭可达2万斤左右。水蛭养殖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合作社还通过喂养水蛭、技术传授等环节,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加快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水蛭养殖采用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基地利用了村集体高密度淡水养殖场,错季养殖,利用养殖场闲置时间,辐射带动农户养殖。为了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减少农户的风险,合作社将来务工的农民作为培养对象,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户可以在这里学习实践,掌握养殖要领。

下一步,根据沙耿村的实际,持续推动水蛭繁育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机,大力实施淡水鱼养殖、水蛭繁育综合型发展项目,优化完整产业链,加大淡水鱼养殖、特色水蛭繁育、休闲垂钓等产业融合力度,不断的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使群众的腰包真正的涨起来、鼓起来,带领农民走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