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贫穷一直是贴在贵州身上沉重的标签。历史记载,在明朝时,贵州是“天下第一贫瘠之地”。在清“康乾盛世”时,贵州“岁赋所入不敌内地一大县”。在民国时期,贵州百姓极度贫困自称“干人”。新中国成立之前,贵州百姓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革开放后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2020年,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2021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86.4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808元。

今天,曾经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和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真正实现了一跃千年的历史奇迹。

贵州探索脱贫致富道路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中央的部署,贵州结合自身实际,经过扶贫起步探索、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多渠道扶贫拓展、全方位扶贫攻坚等阶段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精神和贵州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1978年至1985年,贵州开始进入农村扶贫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贵州积极借鉴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农村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解决贵州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1980年贵州省逐渐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1年底,全省98.2%的生产队推行“大包干”生产管理制度。通过农村体制改革,7年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840万减少到1500万人。

1986年至1993年,贵州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这一阶段贵州扶贫从传统的向贫困群众发放救济物资的方式,转变成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向贫困群众进行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贵州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开发式扶贫方式,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一阶段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人下降到1000万人。

1994年至2000年,贵州进入“八七”扶贫攻坚阶段。这一阶段贵州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契机,积极开发“温饱工程”、粮食高产示范工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等扶贫项目和扶贫工程。这一阶段贵州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1000万下降到313.46万人,贵州省内48个贫困县整体越过了“温饱线”。

2001年至2010年,贵州进入多渠道扶贫拓展阶段。这一阶段贵州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转向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群众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等问题,采取开放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等多种扶贫形式。这一时期,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860万人减到4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6%下降到12.1%。

2011年至2020年,贵州进入全方位扶贫深化阶段和脱贫攻坚决战阶段。这一阶段贵州深入实施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阶段贵州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脱贫致富步伐加快。2020年,贵州实现了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92万贫困人口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城镇,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至此,贵州消除了区域性的绝对贫困,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贵州探索脱贫致富的“样板”

贵州在脱贫中寻求致富之路,把脱贫与致富有效衔接。贵州从省市县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脱贫致富模式。贵州多层次脱贫致富的模式成为贵州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法宝,也为全国共同富裕提供了“贵州样板”。

从“三线”到“三变”,六盘水市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战略的推动下,昔日的荒凉之地六盘水开始变成工业新城,诞生了煤矿、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煤机厂等现代化厂矿企业;建设了煤炭、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工业和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等公用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六盘水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后,六盘水又变成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农村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培育壮大了猕猴桃等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全域特色旅游等产业,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三变”改革帮助六盘水60.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帮助六盘水人民迈向共同富裕道路。

从“石漠化”到“特色化”,晴隆县从重点扶贫对象走向全国致富典范。黔西南晴隆县曾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是贵州省同步小康重点扶贫的4个贫困县之一。经过探索,晴隆县实现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的典范,“晴隆模式”在南方8个省区得到普遍推广。从2000年开始,晴隆县抢抓国家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机遇,改良草地,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石漠化蔓延。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在全县推行“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晴隆县按照“山上茶果树、山下菌畜粮、湖库生态渔”产业定位,在不同乡镇村大力发展茶叶、花椒、薏仁米、高粱、林下菌药种植和家庭牧场、生态鱼养殖,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晴隆县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463元增加到10200元。晴隆县从“石漠化”向产业特色化转变,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从“二类贫困”到“小康示范”,塘约村从二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2014年之前,安顺市乐平镇塘约村还是贵州省二类贫困村,全村农业人口3000人中贫困人口达到645人,村集体经济不到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村中留不住人,土地撂荒面积达30%。2014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塘约村以党建为抓手,探索“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路径,主打旅游产业,引进旅游公司共同推进农旅融合;投资沁泉饮用水公司,开发利用村中优势资源;开办农家乐、蔬菜加工厂、制衣厂,带动村民就业,吸引外出村民回乡创业。在党群同心协力之下,仅在两年后的2016年,塘约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0030元,村民生活大幅提升;村集体收入达202.45万元,给村持续发展和村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供了稳定保障;塘约村内居民小楼排列成行错落有致,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塘约村实现了从省二级贫困村蝶变成全面小康村和共同富裕村。

贵州探索共同富裕的经验

为摆脱贫困状况,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贵州经过40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脱贫致富经验。

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斩断穷根。由于山隔水阻和交通闭塞,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曾经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为扫清脱贫致富的交通障碍,贵州秉持“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大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2014年底贵广高铁开通,2015年底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2017年底实现建制村通客运目标,2019年贵州又实现硬化路“组组通”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贵州交通不便的问题。贵州通过大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打通了省内外交通大动脉,疏通了省内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激活了贵州的发展潜力,为贵州走向共同富裕扫清了重要障碍。

整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挪出穷窝。贵州贫困人口主要生活在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差的地区,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挪出穷窝,2015年贵州在全国打响了以搬迁为手段、脱贫为目的的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为了确保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对搬迁群众进行全员培训,扶持就业。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为全省92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寻找致富新路。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在各村掀起以村干部带头改种高效作物的热潮,形成了遵义茶叶、六盘水刺梨、赫章核桃、修文猕猴桃、望谟板栗、麻江蓝莓和罗甸火龙果等地方特色产业。贵州还进行产业发展方式革命,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在产销机制上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运于一体的产业链。同时,贵州还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工作。自2018年提出以产业革命振兴农村经济以来,贵州山地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为实现贵州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寻找到了新路。

推进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之路。贵州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的省份,要为长江和珠江流域提供生态屏障。贵州打造国家生态试验区,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贵州又是一个工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省份,走传统的工业发展道路没有优势。贵州通过打造“云上贵州”,走出一条新型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贵州还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走出一条大旅游之路。经过多年探索,贵州牢牢把握“发展底线”和“生态红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相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通过高质量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18BKS057)成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