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延安市吴起县刘河湾村,满眼尽是葱郁的林海,驻足远眺,草木青翠,绿意盎然。

“我们村过去是很穷的一个村,周围都是成片的墓区,现在山绿了,生态好了,空气清新了,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在刘河湾红色民俗文化村,老支书刘满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峁,感慨万千。

央视致富经_旅游cctv7致富经_致富央视

刘河湾民俗文化村 当地供图

刘河湾村地处吴起县二道川川口,是红军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是“切尾巴”战斗之地,村上有“切尾巴”战斗指挥所、红军兵工厂、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等遗址,且临近县城、接壤国家4A级景区中央红军胜利纪念园,红色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上个世纪90年代,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刘河湾村作为吴起县的试点村,率先行动起来,将位于胜利山景区的500余亩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发展苹果产业,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刘河湾这座80多年前陕北苏区的“工业中心”迎来了它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的又一次历史蜕变。以“七八十年代老县城记忆”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村,展现在大家眼前,这既是伟大的“长征精神”的集中展现,更是红色基因传承和发展的生动实践。

深挖红色资源 打造刘河湾发展的“红色引擎”

致富央视_央视致富经_旅游cctv7致富经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宗艳琴向顾客讲解着自家商品的刺绣工艺 邹星 摄

“这都是纯手工刺绣的,样式多,看有没有喜欢的?”在刘河湾村“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的百货公司里,宗艳琴柜台前的生意十分红火。鞋垫、对枕,小挂件,民俗工艺品……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宗艳琴不停地向顾客推荐着自家的刺绣制品。

57岁的宗艳琴是吴起县长官庙镇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也是当地有名的刺绣剪纸巧手。2011年,宗艳琴成立了吴起陕北巧媳妇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 妇女群众”的发展模式,按照“提供原料、传授技术、订单加工、回收销售”的运行流程,间接带动了周边村镇280名妇女致富增收,实现了妇女群众居家就能就业的喜人效果。

最近听说”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的百货公司招商,宗艳琴赶忙租下了三个柜台。“三个柜台一个月只要600元租金,相比在其他地方销售,收入提高了一倍哩。”宗艳琴笑着说。

央视致富经_致富央视_旅游cctv7致富经

刘河湾“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的百货公司 邹星 摄

据了解,这个集吃住游娱于一身的“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是以上世纪70年代的老吴起为背景,复原“近代吴起”的地标性建筑人民会场、影剧院、百货公司等,让“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成为“4A”景区服务保障的大后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从而带动村内二三产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刘河湾村深入挖掘本村“赤安县苏维埃政府遗址”“红军兵工厂旧址”等红色资源,通过对遗址旧址的修复保护、红色文化长廊建设、红色故事挖掘讲述、红色基因传承现实典范选树,让红色资源成为刘河湾村发展强劲的“红色引擎”。

“我们以“红色古镇1978”复原景区为中心,集中打造观光、食宿、采摘的民宿体验区;以传统饮食为主,精心打造了“红色古镇”吴起传统餐饮区,让本村的农副产品销路得到进一步拓宽,为第一产业解除后顾之忧。”吴起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光显说。

目前,刘河湾村参与在红色旅游产业链上的群众到达187人,其中带动本村就业创业53人。通过乡村旅游的餐饮住宿业拉动,带动本村6个村民小组发展杂粮种植213亩,参与在种养产业群众达33家78人。

壮大集体经济 让“小苹果“成为村民“致富果”

央视致富经_致富央视_旅游cctv7致富经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在刘河湾村袖珍苹果园,孙军看着开始挂果的苹果树难掩笑意 邹星 摄

“今年霜冻已经过去了,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在吴起街道刘河湾村袖珍苹果示范园,57岁的村民孙军看着面前已经挂果的袖珍苹果树,眼角透着笑意。

“现在我养了三头猪,还在村里当保洁员,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也能挣个三四万元。”孙军笑呵呵的说。2018年,他把6亩地以2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村集体建果园,自己能挣三份钱。

“今年进入挂果期,预计亩产可达400斤至500斤,每斤能卖10元左右,市场前景广阔。”刘河湾村党支部书记马海源告诉记者,2018年,刘河湾村集体经研究决定,由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集体流转80亩土地种植袖珍苹果,用于建设果游一体采摘园。

“我们现在将果园承包给了个人进行管护,等到收益时,承包人可获取五成收益,剩下五成归村集体所有,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25000斤,总收入20万元,村集体收入将达到10万元。”

致富央视_央视致富经_旅游cctv7致富经

刘河湾村的袖珍苹果 邹星 摄

今年以来,吴起街道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重点村扶持、示范村培育三大行动计划,多措并举增强“造血”功能,让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我们持续推动南沟、刘河湾2个示范村培育,启动薛岔、张坪、杨城子3个重点村,走马台、杨青、雷坡、郭畔4个空壳村清零行动,目前已确定15个集体经济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650余万元,并与346户建档立卡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刘光显介绍。

为突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刘河湾村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在抓好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同时,突出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

目前,该村形成了以“山地苹果”产业为主导的富民产业,全村建成山地苹果130亩,规模化种植小杂粮320亩,开办小微企业12户,经营个体工商户8户。同时,注重发展多元经济,发展生态经济,以湿地公园为中心、以胜利山景区为依托,突出重点部位绿化,刘河湾村已逐渐成为生态宜居村和县城居民夏季避暑的“打卡地”。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刘河湾村第一书记齐群表示,刘河湾红色美丽村庄建成后,将与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紧紧相连,形成一体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每年按接待游客3-5万人次计算,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30万元,为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多途径共享红色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