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房网讯 “你看,这是我们新建的冻库,这是我们的烘房,结合使用的话,综合效益就出来了:合作社生产的香菇,如果市场价格好的话,我们就卖新鲜香菇,如果市场价格差的话,我们就烘干冷藏起来,等价格好了卖干香菇。这样,农户就不会受损失了,精准扶贫就向前推进了。”元月20日,房县土城镇龙坪村党支部书记、土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建忠向记者打起了引领农户脱贫的“小算盘”。
像龙坪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忠一样,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青峰镇卧牛观村、峪坪河村,野人谷镇杜川村等20多个村级党组织的书记通过产业致富后,兴办专业合作社,吸收村民加入合作社实现共同致富。
“山羊书记”的致富经
隆冬时节,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仍然生机勃勃。憨厚的笑容、黝黑的脸庞、轻快的脚步,49岁的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逢人便乐呵呵地打招呼。走过一段山路,很快来到一处挂着 “门古寺镇佛山家庭农场”牌子的院子。“今儿太阳大,山羊要多晒晒太阳!”方必春习惯了热心提醒。“这还能忘记?你都说过好多次了!”书记“查岗”,农场主人习良斌赶快迎了上来。习良斌去年4月份才建了农场,当年就收入近6万元。如今,他养的羊有200多只,规模还在扩大。像习良斌这样的养羊大户,项家河村共有31户,养羊热在不断兴起。方必春说:“我就认准一条道,带着乡亲发‘羊’财!”
项家河村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距县城40公里。“出门放眼全是山,进趟县城跑一天。”恶劣的环境像一块千斤巨石,重重地压着方必春的心。
大山阻隔了山里通往山外的路,更困住了山里人致富的梦想。直到本世纪初,全村15%的农民还靠救济过日子。长期以来,项家河人穷惯了,等、靠、要的思想慢慢磨光了人们的意志。
项家河村有山场总面积4.5万亩,村民素有养羊习惯,倔强的方必春带着几户“胆大”的村民开始养起山羊。一方面他四处奔走“取经”,学习先进技术、引进优质种羊、强化饲料调配;另一方面不断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合作客户。那段时间,他几乎忙得脚不着家。妻子李平说:“一天到晚,他不是在自家的羊圈里,就是在别人家的羊圈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方必春就卖了一大车羊,很多村民自发来到他的羊圈前,问他羊是怎么养的。方必春家的羊圈一时间成了村里人气*旺的地方。去年,村里成立春润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必春说:“合作社将成为养羊户的‘家’。”不到一年时间,村里94户养羊户,上规模的已有31户。按照方必春的设想,村里将划分四个养殖片区,实行集中连片科学养殖。每个片区发展一个家庭农场或者一个养殖大户,示范带动片区规模化养殖山羊。合作社负责统一的技术培训推广、种羊引进、饲草加工及市场销售,村组干部、模范党员、返乡能人成了全村发展的领头人。
四组村民刘虎,常年在外打工,钱没挣到,家没顾上,房子成了危房,40多岁依然是个光棍。“你回来把房子盖了,钱我先垫,你就在村里养羊挣钱,如果挣不来钱,房钱不用还!”方必春说,“*穷的都带起来了,谁还富不起来。”这不,当年刘虎通过养羊盖上新房,建了羊舍,年底就娶上媳妇。去年,项家河村存栏山羊4600多只,人均年收入达到5700元。“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群众能赚钱,核心在产业。”方必春常说,当村党支部书记就要当“产业书记”,有了产业,村民才能鼓起腰包。
“乌鸡书记”的养殖梦
提起张启龙,青峰镇卧牛观村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他结合本村实际,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共奔致富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领导愿意信、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
距青峰集镇30公里的卧牛观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场辽阔,植被繁茂。长期以来,全村1500多人只能守着退耕还林后剩下的1200亩坡地生活。53岁的张启龙通过特色产业引领群众共同致富。在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张启龙全票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早些年,张启龙用打工攒下的3万元钱开始自办养猪场,不久发展成为饲养母猪达80头的养猪大户,先后荣获县委、县政府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并获得全市畜牧业发展金质奖章。
2013年,张启龙开始养殖乌鸡,当年种群达到1000多只,2014年突破2000只。他养的乌鸡外观明显异于其它品种,通体羽毛洁白、皮肤乌黑,无其它品种的卷羽和冠毛,成品公鸡、母鸡个头很大;烹饪后,鸡汤汤色清碧微黄,皮乌骨黑肉红,汤味鲜香悠长,肉块细腻绵醇,口感、营养价值与传统乌鸡无异。
在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张启龙成立家庭农场,主养本地乌鸡,兼养秦川黄牛和三元杂交山羊,滚动发展养殖业。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实行“234”三期孵育养鸡法,所有乌鸡苗通过20天左右机器孵化、30天鸡苗精饲喂养、40天雏鸡育肥可达1.5公斤左右,再进行散养或放养,以提升乌鸡的品质和口感;实行秦川黄牛“五改”饲养法,长草改短草、无槽改有槽、湿圈改干圈,冷水改热水、无盐改喂微量元素盐饼;逐步落实山羊放养与精饲圈养相结合,确保山羊健康生长;聘请专业兽医防治、诊断畜禽疫病。正因如此,张启龙成了畜禽养殖的行家里手。
如今,张启龙注册成立“房县启龙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480万元,本地乌鸡从2010年的40只开始提纯繁育,截至去年底种群已达15000多只;现存栏秦川黄牛96头、波尔三元杂交山羊580只,畜禽价值达260余万元。他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养殖乌鸡10万只、黄牛200头、山羊1000只的目标。届时,合作社规模和产值将翻一番。
张启龙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共走致富路。他带领村“两委”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谋划,按照“地种烟叶、山养牛羊、空场育耳菇、屋旁喂乌鸡”的发展思路,全村特色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去年,村民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产量达到3000担,销售收入近50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集中发展代料耳菇40万袋,年产值达400万元;养殖山羊3000多只,300只以上山羊养殖大户5户、100头以上生猪喂养大户2户、2000只以上家禽养殖大户2户。张启龙还将6000多只本地乌鸡种苗投放给150户群众,不收费用,养大还本,进一步壮大本地乌鸡种群,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香菇书记”的创业史
从十堰向南,穿过柳树垭隧道,就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钢架大棚,大棚里面,工人们正熟练地栽培食用菌,呈现一片繁忙景象。这就是房县土城镇龙坪村代料食用菌基地,它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阵地。
龙坪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共508户1768人,交通便利,山林资源丰富。
2008年8月,由黄建忠发起,土城镇供销社牵头,联合7名成员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了土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入社农户186户。2013年,黄建忠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已在当地当了11年的菌种厂厂长,有丰富的食用菌生产经验。2014年,该村引进十堰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股份制经营,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龙坪村86户农民入股,100多户向园区供应食用菌,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园区吸纳农民1万多人次就近打工,农民实现打工收入10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被评为**示范社,获得扶持资金80万元。
黄建忠依托专业合作社,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以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提高食用菌栽培效益,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为了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食用菌生产园区采取农户分散经营,然后产品由公司回收进行统一经销,公司与外地商户签订了销售合同,*低保护价在4元钱以上。园区按照“统一装袋、统一灭菌、统一接种、统一养菌”模式,培养商品菌棒给农户,园区统一提供设施,农户负责管理采摘,合作社负责产品收购、储存、销售,并承担全部风险。同时,企业向银行注入担保基金,按10倍比例放大贷款给农户作为生产资金。目前,该村直接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户22户,发展食用菌60万袋,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现在,仅食用菌产业一项,每年就可带动50户贫困户脱贫,黄建忠说,他要带领村民通过发展食用菌提前实现精准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