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江山沟里念响穷村“致富经”——记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曙光
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曙光
张曙光(左二)汇报扶贫情况
张曙光考察药材培植环境
□本报记者 方讲求
张曙光,平江人,中共党员,从业药师,民营企业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从事中药材的种植、收购、销售、加工炮制以及中医药科技研发。
多年从事中药材培育、种植、生产加工以及产品研发和中医药市场经营管理的张曙光,发现地处湘鄂赣交界的平江县很多宝贵的中药材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资源保护和规范的择地种植以及科学的发展管理,致使资源濒临枯竭,甚至个别品种灭绝。
出于对中医中药行业的敬仰和致力于对中药研究的责任,他于2016年和岳阳市天岳幕阜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天岳幕阜山景区内的5个村合作共建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目前已建设有七叶一枝花、白术、芍药等一系列中高档中草药种植产业园区3个。通过种植和销售中药材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贫困人员脱贫摘帽,也为天岳幕阜山中医药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提供了丰富药用植物资源,为今后的中药材教学科研、文化交流、中医药康养保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身于中医药行业20余年的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曙光,心怀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和厚意,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和平江县委县政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政策的号召,带领公司团队返乡,凭借自强不息的品质和共产党员的公仆之心,带领当地村民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一路高歌前进,是平江企业界的典范。
倾心构筑中医药文化
搭建精准扶贫产业链
在平江县南江镇阜峰村,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顶着烈日,满身汗水,正在观察贫困家庭种植中药药苗生长情况的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曙光。“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种植贫困户’的方式,以不同基地、不同方式和不同品种来带动2镇1乡、6个贫困村的发展。”张曙光介绍说。
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17年2月,主要经营中药材栽培、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医药文化传播、教学、体验观光、休闲养老,中医药养生保健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展中医药文化和中药材识别、中医药技能教育等项目。
为响应平江县委县政府“引老乡、建家乡”号召,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衔接起来,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助力中药材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减贫摘帽”。该公司积极参与平江县委的“双带双心”党建活动,主动与贫困党员户对结,并制定帮扶和自主脱贫计划、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在产业范围区力争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实现所有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打造一批药材基地,形成产业精准扶贫新格局。
该公司立足于原生态中草药种植、加工和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和生产,逐步建设以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中医药技能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综合示范园。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考察工作,组织湖南省10多名中药材专家教授对天药堂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研讨论证,在平江县南江镇阜山村、上塔市镇龙头村成立了平江县天药堂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板江乡流江村成立了和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3个因地制宜的中药材扶贫示范基地;在阜山基地规划建设“二站三馆”,即中药材种植信息监测站、技术服务站、教学实验培训馆、产业化开发生产馆、中医馆;联合打造湖南天药堂中药材示范基地,目前已种植中药材20多个品种、计划种植100多种和培植70多种中药材;发展千亩野生药材的挖掘采收教学基地,供学员现场学习和鉴别,掌握各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建设有学员学习的加工炮制车间;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和天岳幕阜旅游公司合作建设好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精心打造药材基地
形成产业精准扶贫新格局
据了解,湖南天药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采取“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种植贫困户”的方式,以不同基地、不同方式和不同品种带动2镇1乡、6个贫困村,综合开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借助基地规模化和专业种植技术,选择适合土壤气候、药用价值高的中药材品种,针对6个贫困村,367户贫困户,1269人的精准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重点识别,因人因地施策。
一些高海拔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都很好,适合中药材的种植,采取一户一品、一户一账的管理模式,并由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长期跟踪,确保所有参与种植贫困户生产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该公司统一提供铺底种苗、农资、科技示范和培训,长年提供技
术支持,签订收购协议。据介绍,湖南天药堂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成投产以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每年固定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还帮助大量闲置劳动力投入中药材栽种、辅育、采摘、加工,每年至少解决当地男女闲置劳动力2000人以上,从而大大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目前,在2镇1乡,6个贫困村土地和山林租赁达6000余亩,总规划达10000亩,种植白芨50多亩、黄精70多亩、吴芋20多亩、白术60多亩、丹参50亩、白芍近30亩、重楼20亩……板江乡流江村基地开垦种植玉竹、黄精、吴芋、重楼等200多亩;林下种植将近300亩;上塔市镇龙头村基地开荒土地,种植中药材近700亩;正在开发建设300多亩中药材苗圃培育基地,2017年来在三个基地的开发、道路、水渠、种苗等方面已投资300多万元,其中,支付贫困人口土地租赁费用48万多元,支付贫困人口劳动力工资120多万元,与20多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后投入种苗、肥料的铺底资金50多万元,该公司种苗购进170多万元,总投入近800万元。全县首家多功能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该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品牌培育、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条竞争转变,不断打造和重构产业价值链,加强自身产业品牌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让优质中药材惠及广大民众,加大特色扶贫方式,让贫困农户获得真正的实惠,并解决了贫困户的长效脱贫机制。为平江中药材特色种植推广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