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具备经验、资源、资本三大要素的科技企业加速器才能为创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精心服务,提升孵化质量,培育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中国创新“加速器”。

疫情期间优质工作经验_疫情优质经验期间工作方案_疫情期间工作经验分享

作为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从1987年发展至今已有1.2万家孵化器(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及加速器等),服务百万家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近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铺开,孵化器作为主要载体,对“双创”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

孵化器行业现状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给广大中小企业和众多孵化器带来巨大的影响。著名金融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团队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近期调查显示,如果不及时复工,2/3企业的资金维持不超过2个月。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韵网(全球智能孵化网络)对744家企业调查显示,近一半企业运营资金维持不到3个月,孵化器行业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所有孵化企业不得不在逆境中反思:怎样的产业升级之路才能度过“寒冬”?

现在的孵化器大部分是“重资产”经营,即将租赁的一片场地再出租给一批创业企业,其日常收入除一小部分来自培训、咨询及中介等业务外,大部分还是靠物业差价和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营,基本属于“二房东”模式。这种情况就导致孵化器场地越大,压力越大,风险越大,尤其遇上本次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

孵化器核心竞争力分析

2018年12月,科技部颁布《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国家对孵化器行业的引导趋势是更加注重孵化质量和水平。因此,一部分孵化器试图通过转型填补此次亏损,但是大部分还未行动。

对孵化器而言,提高孵化质量、提升孵化绩效需要的不是规模惊人的孵化大楼,也不是金碧辉煌的办公环境,而是有一批精通科技企业孵化业务且善于集聚资源的经营者,尤其作为孵化器创始人更应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一个孵化器成功与否,不在于“形”,而在于是否拥有科技企业孵化的“专家”。我认为,孵化专家一般具备三大核心要素:经验、资源和资本,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验

科技企业孵化的目的是“化”,过程和手段是“孵”。靠什么去孵?靠温度,靠能量。通过“赋能”,孵化对象更容易“破壳而出”。“经验”在孵化早期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能量,它能极大地帮助创业者减少试错成本,少走弯路,短期内迈入正轨。孵化专家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有很多已在科创企业深耕多年,在技术革新、企业管理、市场推广、媒体运营等方面有着扎实的实践基础和知识积累。因此,创业者可从中学习到很多经验和创业实践。

倘若我们将初创企业视为“新生儿”,那么孵化专家就是“育儿嫂”。在北京,普通保姆月工资为4000~5000元,而育儿嫂月工资为1.5万元左右,这种差异正是“经验”价值的体现。因为育儿嫂不仅能对婴儿的生活起居等给予精心照料,而且懂得医护常识和科学喂养,帮助婴儿健康成长。企业早期都非常脆弱,会因各种原因不幸“夭折”。因此,孵化专家的“经验”正是一剂良方。有这样的“育儿嫂”全心呵护,创业者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诞生之初就“赢在起跑线上”。

●资源

要做好科技企业孵化,“资源”是关键。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可为成果孵化提供最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企业从种子期开始,要经历萌芽、成长、壮大的过程,一路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因此,企业对优质资源十分渴望。

创业者不管研发多好的产品,设计多有价值的服务,如何开拓市场、生存下来才是王道。但创业之初,面临产品粗糙、知名度低及成本过高等不利因素,如何找到种子用户进行有效推广,对创业者来说是个难题。孵化专家市场意识敏锐,会对症下药:一方面了解“孵化”规律,明白企业每个阶段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多年积累的广泛资源,促成企业与资源精准对接,降低交易成本,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

在科技企业孵化过程中,创业者艰苦跋涉,孵化专家搭建了通往产、学、研、媒、金等各类资源聚集的创业生态系统,铺就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为创业者保驾护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而大大地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资本

在科技企业孵化过程中,“资本”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先关系到“好苗子”能否存活,后关系到企业“蛋糕”能否做大。对创业者来说,融资一直是个难题。作为孵化专家,既要有高效服务,还要具备过硬的投融资能力、一定的资金实力及广泛的融资渠道。这样一方面可在企业创业之初投入少许资金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企业快速扩张对接大量资本。

孵化器商业模式探讨

拥有以上三大核心要素的孵化器是广大创业者迫切需要的,其健康发展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孵化器应当“小而美”或“专而精”,不是“大而全”,因为在“能量”一定的情况下,孵化器越大,企业得到的能量越小。其次,每个专家不是万能的,孵化器可以采取合伙人模式,集众家之长,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同时自身也会分散风险。最后,无形资产和现金需要同时入股,因为“经验”和“资源”两种无形资产是孵化专家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十分宝贵,但又是创业者的刚需。因此,在双方高度认可的情况下,可以设计这样的“投资方案”:被孵企业10%的股份,若市场价值是100万元,可让孵化器出资30万元,“经验和资源”打包成70万元,换取这10%的股份(具体比例需要双方商榷)。这样孵化专家以“真金白银”的形式投资给了初创企业,其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也初步“变现”,而创业者得到孵化专家的“嫡系真传”和优质资源以及雪中送炭的资金,通过一小部分股权换取大咖合伙人的加盟,十分值得。这样既会增加创业者的信心,也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总之,以上三点相结合就是一个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双创升级”急需大批科技企业加速器

众所周知,科技创业的载体一直是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链来划分的。2017年6月,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建设。2018年6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是5739家、4069家,加速器是500多家。2018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产业园区(含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等)2543家。由此可见,处于孵化前段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最多,产业化后端的园区数量也不少,恰恰在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加速器数量偏少,而且国内对科技企业加速器至今没有明确定义。

我认为,加速器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科技企业加速器也是孵化器的一种,是孵化器的高级阶段。因此,真正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包括上述三大要素和三个条件,具有合理的产权关系、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的孵化双方以及为“好苗子”发展全力加速的孵化专家。

2014年9月,“双创”热潮开始席卷神州大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发展成井喷之势,短短几年就达到1.2万家,为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大部分提供的仍是“普通保姆”式服务,如场地出租、企业注册、财会记账及政策培训等,而对创业者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育儿嫂”式服务。

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也明确要提升孵化机构的服务水平。因此,为巩固“双创”成果,夯实“双创升级”,亟须发展大批科技企业加速器。

疫情之后,那些被创业者认可的加速器、“好苗子”一定还会紧跟他们,共克难关,脱颖而出,而有一批孵化器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最终难以生存下去。但是,也会有部分躺在“温床”上的从业者开始惊醒、反省,力争培育核心竞争力,加速转型,否则还会面临时代的淘汰。

我相信,在国家一系列应对疫情有力措施的发布和“双创升级”政策的支持下,孵化器行业通过这次凤凰涅槃,必将迎来科技企业加速器时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