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贫困村桔冲村在上世纪70年代,曾诞生衡东第一个万亩油茶丰产片,10余位国家林学专家到此进行学术交流,盛赞村里的油茶林基地是“一座绿色的露天工厂”。现在,紧紧抓住这一优势资源,全村人正准备把油茶打造成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拳头产品——

基本情况

桔冲村位于衡东县新塘镇东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202户,807人,面积2.7平方公里,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带状,村中心距离新塘镇9公里。全村有山地3300亩、水田516亩、山塘50亩。水田呈“七”字形分布,“七”字周围群山环抱。

2014年全村共产稻谷21万公斤、茶油1500公斤,出栏生猪210头、肉牛8头,农业生产总值不到110万元,加上外出务工等收入,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3068元,属省级贫困村。无村级活动场所及村级集体经济。村内共有贫困户48户、共204人,低保户8户、共12人,五保户4户、共4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7.3%。

到达路线:石鼓收费站-袁家村(长沙/大源渡G4方向)-黄家老屋-京港澳高速向衡东方向-S314-新塘镇-桔冲村

桔冲村位于衡东县新塘镇东北部,整个村落呈“七”字形分布,周围群山环抱,只有南北各一个出口与外界相连。从村中心到镇上有9公里的路程,村民们步行外出约需1个半小时。再加上自然条件不足、水利设施失修、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让桔冲村成为了省级贫困村。

随着今年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桔冲村被确定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包昌林的联点帮扶村。7月10日,包昌林带领市水利局、市农开办等16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来到桔冲村现场办公,强调要高标准做好扶贫工作,既要开展帮扶,又要让村民自力更生,力争早日脱贫致富。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桔冲村实地采访,深入了解这个省级贫困村的脱贫解困进展,感受“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新增变压器,保障村民用电

驱车从衡东县新塘镇到桔冲村非常不便,特别是通村公路仅有3.5米宽,且弯多、弯急,会车点少,小车通过都有点困难。在此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陈石林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有4公里到大屋场的路面没有硬化,进山运货的山路仅容1人通行,“货物进出只能靠肩扛手提”。

“在今年6月18日以前,整个村子一到晚上仿佛就回到了原始社会,许多地方一片漆黑。”陈石林介绍说,过去全村只有1台100KVA的变压器,南北两端不少村民家庭距变压器4公里以上,正常的照明都难以满足,家用电器及农业机械用电更无法保障,“直到4月20日,白沙洲工业园区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驻桔冲村,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通过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与县电力公司汇报衔接,仅1个多月时间就在该村原有电力容量的基础上,架设了1公里杆线,新增加了1台200KVA的变压器,这才彻底解决了全村村民用电问题。”

桔冲村山多林密,地势高低不平,由于日照时间短,全村有三分之一的稻田属于山排田、冷浸田,农作物生长较慢、产量偏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不足,是导致桔冲村贫穷的两大最主要因素”。陈石林说,由于收入低、生活贫困,村民大量外出,在家务农的村民仅占总人口的32.5%,而且90%为老、弱、病、残,致使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

破解制约瓶颈,补齐发展短板

“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谈及如何破解制约桔冲村发展瓶颈问题时,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刘礼军说,“我们将补齐短板,从建强基层组织、修好水利设施、完善道路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桔冲村脱贫。”

据了解,桔冲村至今没有村部,村支两委的牌子都在村支部书记家中,村里的各类会议都在陈石林家里召开。“村党支部是村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扶贫任务具体落实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搞好扶贫工作,离不开村党支部的支持配合。”刘礼军说,“我们计划投入48万元,建设24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配备必要的办公、会议、教育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配齐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真正让抓农村工作有本事、带领群众致富有思路的能人进班子、当‘掌柜’。”

为了解决桔冲村“大旱时无水灌,大雨时水冲田”的现状,驻村帮扶工作队还争取水利、国土、农业开发部门的支持,投入资金建好山塘、河流及水圳。“一是整修山塘,对年久失修的3口骨干塘、20口小山塘,进行全面清淤、拔除杂草、更换破损涵管、硬化加固坝体;二是硬化河圳,采用水泥砖砌河(圳)堤两岸、水泥粉面,混凝土硬化底部的方式,对小河、水圳全面整治、加固。”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桔冲村将打通交通肠梗阻,首先把5.5公里的村级主干道由3.5米拓宽到5米(含2座道路桥梁),每100米安装1杆太阳能路灯,设置交通标志,在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砌好护坡;其次,修通进山运货简易砂石路及山脚停车坪;再者,发动村民自筹资金,硬化到户的路面。

发挥传统优势,油茶林重焕生机

纵使如今已是省级贫困村,桔冲村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桔冲村全大队油茶面积达到2800亩,全大队年产茶油达到3万多公斤,并带动了周围几个大队油茶生产的发展,是衡东第一个万亩油茶丰产片。那一时期,省内外到桔冲村参观的有上万人,还有10余位国家林学专家到桔冲村进行学术交流,盛赞该大队的油茶林基地是“一座绿色的露天工厂”。

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村民对油茶林的管理日渐疏忽,树龄在100年左右的老油茶林树高林密,仅在树尖结点茶桃,着果量少、个小,难以采摘,籽不饱满,出油率低,七十年代播的油茶林大多杂草丛生,有近800亩油茶林被山火焚烧而成为荒山,致使茶油产量逐年减少。2014年减至最低,部分村民家庭甚至放弃了茶果采摘。据了解,桔冲村现有油茶林2000余亩,占全村山地面积的61%,户均10亩、人均2.5亩油茶林。

“油茶资源是桔冲村的传统优势,我们要努力把油茶打造成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拳头产品。”目前,桔冲村正在争取发改、林业等部门的支持营造新林和改造旧林。刘礼军告诉记者,他们将对被山火烧毁的油茶林和树龄老化、生长衰退、几乎不结果的2000亩油茶林,进行拔除死树和老树,营造丰产优质的“衡东大桃”品种,并对树势较弱但树龄较轻而又有复壮能力的进行低产改造,争取5年左右挂果,7-8年进入盛产期。“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油茶林中大力推广油粮结合(豆类、花生等)、油蔬结合,达到以种代垦,培养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茶油单产提高,增加收入的目的。”

给予种苗补贴,发展畜禽养殖

除了发展油茶产业,桔冲村还大力鼓励村民们进行禽畜养殖。“今年,我们争取到了30万元扶贫款,对村民们适当进行种苗补贴,通过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展禽畜养殖。”陈石林说。

90后青年文康,今年得知村里有种苗补贴政策,特意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我们家养了20多头牛,100多头猪,500多只贵妃鸡,预计年底收入能达到5-6万元”。为了改善经济条件,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禽畜养殖的队伍。54岁的陈佑春今年一次性购买了800只鸡苗、700只鸭苗。“出栏之后,每只鸡能赚10元,每只鸭能赚20元。”说起未来,陈佑春信心十足。

“如果今年养殖效果好的话,明年全村的养殖规模将扩大一倍。”陈石林说,“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养殖方法,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全体村民都加入到脱贫致富的行列。”

桔冲村的目标是,到2017年底,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4800元以上,比2014年增加1732元以上,将桔冲村初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