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日,粮农组织在其最新发布的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中指出,全球鱼虾价格将按照模型逐步上涨。
该部门表示,未来十年,全球鱼类价格将呈上升趋势,水产品消费市场居民收入增加以及人口增加和农田限制导致全球对蛋白质等水生肉类需求增加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报告指出,中国的消费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为了保证海洋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中国野生捕捞渔业的产量将逐渐减少,同时,当成本(人工、饲料、能源等)下降时,养殖渔业的产量增速也将放缓。)正在上升。
产量的增加赶不上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刺激我国水产品价格上涨,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全球价格产生影响。据粮农组织称,在预测期内,养殖产品的平均价格将上涨19%,野生捕捞产品(可食用)的价格将上涨17%。总体而言,与2016年相比,到2030年,国际交易鱼类的平均价格将上涨25%。
由于全球对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鱼粉和鱼油的价格也将上涨20%和16%。
饲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水产养殖的产品构成产生影响,水产养殖经营者转向那些需要更便宜或更少饲料的品种。此外,根据实际价格,经通胀调整后,所有价格在预测期内都将略有下降,但仍将保持高位。对个别渔业商品来说,由于供求关系的波动,价格波动可能更为明显。
因此,由于水产养殖在世界鱼类供给中的份额较高,水产养殖可能对整个行业(生产和贸易)的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制定了渔业和养殖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政策。
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粮食供应挑战,如耕地减少、水产养殖资源在小生产者中的分配、海洋资源缺乏以及野生捕捞和渔业产能过剩等,这些都是中国这个大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规划改变了以往强调产量,强调渔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包括水产品加工业在内的产业结构,从供给侧进行改革。
对于水产养殖,政府的政策旨在实现可持续和更健康的生产,并更好地融入环境。对于渔业,该政策旨在通过发放许可证、产量控制和减少渔民和渔船数量来限制捕捞能力。
粮农组织指出,如果这一计划和其他改革得到全面实施并实现目标,预计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增速将放缓,其捕捞产量将下降29%,水产养殖将在中国水产品供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渔业“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直接影响近千万吨水产品的产量。因此,对鱼类的消费需求会更多,中国国内对鱼类的高需求也会对价格造成压力,推高全球市场的水产品价格。
目前,全球水产养殖增长趋势强劲。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需求的激增和野生捕捞的减少将是促进水产养殖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物流系统和贸易设施的完善,为水产养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零售业的增长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据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预测,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间,全球水产养殖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46%。报告指出,该行业前景光明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水产养殖系统的改善、可持续做法和物种多样性。通过多渠道加强水产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价值为1802亿美元(1548亿欧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42亿美元(1926亿欧元)。目前,养殖海产品总产量为7481万吨。随着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会促进生产,水产养殖会超过捕捞鱼市场。
报告称,目前,全球水产养殖市场由中国主导,从规模和价值来看,中国占据了近四分之三的市场。预计2017-2022年中国水产养殖的CAGR(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99%。水产养殖产品的第二大市场份额是印度,其次是印度尼西亚、智利、挪威、日本、韩国、美国和英国。在这些国家中,印尼将在2022年达到17.24%的最高CAGR;韩国14.77%的复合增长率第二高;其他国家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在4%-9%之间;美国水产业的CAGR是4.10%。
气候条件和流行病是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虾白斑病、三文鱼早死综合症(EMS)等疾病给全球市场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水产养殖业已经看到了其努力改善行业管理的好处。例如,越南和其他(亚太)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监测政策,以检查疾病的原因,并在疾病传播之前加以纠正。这些变化预计将促进预测期内的产量增长。
此外,水产养殖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都积极对待,希望能促进本国的经济表现。市场正在见证消费偏好向水产养殖产品的转变。对高质量和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水产养殖可以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
在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中,水产养殖也在扩大新品种的选育。报告中提到的新水产养殖品种,包括有鳍鱼类,如大西洋白鱼、高脚鱼、大西洋锯鳐、黄鳍金枪鱼等。,也开始实现规模化养殖。
到2022年,虽然行业将更多地从增长模式转向成熟,但全球市场的一些碎片化市场结构将变得更加分散。报告预计,到2022年,水产品企业创新能力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中小企业间的M&A活动将频繁开展,全球海产品行业将面临颠覆性变化。
对于中国来说,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期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已经超过猪肉,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海鲜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现代消费需求的激增,以及无鱼不成宴的传统,使得中国的海鲜消费量成倍增长。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许多海鲜供应商,包括加拿大、智利和挪威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渴望向中国市场出售海鲜。这是一个繁荣的市场。暗流新闻报道称,由于中国大幅降低进口海鲜关税,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伏季休渔对海鲜的需求影响不大,大量进口海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过剩市场。据海鲜新闻网报道,中国新零售超市进口的活海鲜数量增长了100%。
从消费城市来看,香港一直是中国消费海鲜最多的城市之一,海鲜供应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以及航空空和冷链运输的便利,进口海鲜逐渐渗透到内地。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湖南、成都、郑州等多个内陆城市也开通了全球海鲜游,进口海鲜辐射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