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养殖作为“低投入、快产出”的项目,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抓手之一。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将鸽、鹌鹑新增列为家禽。截至目前,我国肉种鸽存栏约4500万对,占世界总量的80%,是世界鸽产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我国肉鸽规模化养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仅40多年的历史,最先在两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江苏是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现代农业(特色畜禽)产业技术体系肉鸽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卜柱介绍,2021年,江苏肉种鸽存栏量约230万对,肉、蛋鸽产值超10亿元。尽管肉鸽在江苏是个小众产业,但是经过多年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日趋明显。
辐射带动产业振兴
由于肉鸽养殖具有“投入少、产出快”的特点,在产业扶贫、科技援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卜柱说,新疆曾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而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地区,是全疆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纳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中,支持“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打造特色农业,辐射带动当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
南疆地区气候干燥、光照时长,适宜肉鸽生长,且当地居民素来有养鸽食鸽的习惯,肉鸽养殖成为当地的主推扶贫产业。贫困地区通过肉鸽产业指导、技术援助、人员培训、营销帮扶、品牌打造、企业合作和范例推广,打造了一批鸽业特色扶贫项目。目前新疆地区肉鸽存栏量达500万对,位居全国第三,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保障上万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性获得收益,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肉鸽创新团队功不可没。该团队响应国家号召,自2018年以来,与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科学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肉鸽健康养殖相关研究。依托前期研究工作,今年与和田地区墨玉县蓝海鸽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和田地区肉鸽配套系育种项目,开展昆仑玉鸽配套系培育工作,为新疆地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鸽新品种,解决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优良种鸽短缺的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在项目实施期间,团队协助新疆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开展肉鸽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及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南疆地区肉鸽生产效率。
产学研推深度融合
如何更好发展鸽产业?
“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卜柱说,2009年,创建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特禽育种与生产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遗传育种、饲养管理、营养调控、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禽产品品质评价及标准制定等方面。同时,在我国率先开展鸽领域相关研究,并长期与省内多家规模化肉鸽养殖企业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便于科研成果在企业迅速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为此,2021年,江苏省又成立特色畜禽产业技术体系,将肉鸽纳入其中,我担任肉鸽岗位专家,成立肉鸽创新团队,正式创立‘1岗位+3基地’的产学研推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卜柱介绍,“1岗位”指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肉鸽育种与生产团队,“3基地”分别为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江阴推广示范基地、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六合推广示范基地及江苏翠谷鸽业有限公司江宁推广示范基地。岗位与基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系统开展国内鸽遗传资源挖掘与评价、专门化品系选育及新品种培育、产业配套技术研究、新品种及高效养殖模式集成推广应用,推动江苏省肉鸽产业品质、产量、效益协同提升。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集中了江苏省肉鸽产业发展、学术研究、推广应用的优势单位,强强联手,通过产业指导、技术援助、人员培训、企业示范推广等方式更容易带动全省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卜柱说。
在卜柱看来,尽管江苏肉鸽保有量在全国不占优势,但对全国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巨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拥有通过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审定的高产配套系1个(全国仅2个),即苏威1号肉鸽,地方资源1个(全国有3个),即太湖点子鸽,全国唯一欧洲肉鸽曾祖代场。江苏省着力解决鸽种源“卡脖子”问题,对我国种业振兴发挥了助推作用。
——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收集鸽遗传资源(包括地方资源与引进品种),建设了我国第一个“肉鸽种质资源基因库”,进行系统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生产性能测定,为鸽种创新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保护了肉鸽品种资源,保持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挖掘、鉴定“太湖点子鸽”,丰富了我国地方鸽资源。
——创新形成鸽家系建立等选育方法和技术,明确了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概念,规范了测定方法,为肉鸽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开展了鸽专门化品系选育,育成7个专门化品系和“苏威1号肉鸽”配套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1项,填补了全省肉鸽新品种空白。
——开展了鸽繁殖机理、鸽蛋白透明度形成机制、肉鸽营养需要量及肉鸽分阶段饲喂技术等产业配套技术研究,研发了专用饲料,设计开发了乳鸽人工养殖育雏床、仿生母鸽、自动饮水和清粪装置,建立了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集成推广应用苏威1号肉鸽配套系及高效养殖模式,大大促进了肉鸽产业快速发展。近三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种鸽97万余对,出栏乳鸽1.36亿只,新增产值25.45亿元,新增利润7.29亿元,经济效益显著。先后主办中国肉鸽产业与科技大会5次,近百次现场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省内外肉鸽养殖户5000余人次,社会效益显著。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肉鸽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给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卜柱发现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养殖户最关心的“疫病”问题。如飞棚里青年鸽大范围“扭头”是什么原因?种鸽毛滴虫病严重该怎么治疗?新城疫疫苗多久防疫一次最好?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一直倡导‘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的理念。”卜柱认为,在饲养过程中,选择优良品种,合理的饲料配方,精细化管理,严格消毒程序,优化免疫程序,在这些方面严格控制,自然会减少疾病发生。
卜柱说,由于我国鸽养殖业发展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肉鸽育种和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养殖量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肉鸽养殖产业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我国肉鸽良种普及率低,蛋鸽品种缺失;饲粮配制凭经验,随意性大;设施设备陈旧,规模化自动化水平低;养殖模式落后,肉鸽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产业小,政策扶持少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卜柱建议:一是发挥产业体系技术优势,促进鸽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协会平台建设,为我国鸽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加强畜牧主管部门监管,引导企业安全健康生产;四是加强行业自律,提高鸽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借助家禽产业联盟平台,做强做大肉鸽产业。
“‘十四五’期间,肉鸽养殖作为特色畜禽主要产业之一,必然会大展拳脚,高效发展。”卜柱说,江苏肉鸽创新团队在未来鸽产业发展中也作出了新的战略布局:第一,培育6~8个鸽专门化品系,国审通过2个肉鸽配套系、1个蛋鸽配套系和鉴定1个地方遗传资源“豫中鹁鸽”;第二,建立1个肉、蛋鸽育种技术体系和素材数据库,1个鸽常用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数据库,1个肉、蛋鸽安全高效养殖新技术体系,4个鸽子蛋特质性成分分析鉴定方法、2个鸽子蛋特征品质评价模型和1个国家级地方资源“太湖点子鸽”保种场等;第三,积极开展第三次遗传资源普查相关工作,同时调研、收集雉鸡、火鸡、珍珠鸡、鹧鸪等特禽生产现状及相关研究工作,筹备申请“国家级特禽研究中心(库)”等;第四,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讲座,把文章写在鸽舍、鸽棚,助推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协同提升,让更多鸽业从业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