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二中集团 聚焦评价改革 提升学校品质
——集团化背景下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创建新优质项目推进学校阶段工作汇报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二○一七年四月
根据《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本区“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的实施意见》(普教基〔2015〕11号)要求,我校于2015年5月以《在中小学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为题,进行“新优质学校”项目申报,并递交项目推进计划。
随着曹杨二中教育集团的挂牌成立以及普陀教育党工委、教育局任命曹杨二中校长王洋兼任本校校长的发展机遇,集团化背景下二中附校将构建更为紧密的联动办学机制,通过特色贯通、打造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此,学校对照“新优质学校”理念内涵,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校情和学情,综合考虑“学校发展基础与目标”、“新优质学校建设理念”、“新优质项目指南”,明确学校最近发展区,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生长点,在此基础上重新选立《基于“新优质”教育理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作为学校“新优质”创建推进项目。项目的确立,与学校近阶段集团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密不可分,现将我校创建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集团化背景下曹杨二中附属学校阶段工作
我们以“新优质”项目推进为契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优质均衡为目标,以创新内涵发展机制为动力,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集群发展为形式,依托曹杨二中园区办学优势,致力于将附校办成和二中真正匹配、被二中和社会认可的新优质学校。
一、理念对接,夯实管理机制
学校传承曹杨二中“文理相通 人文引领”的理念,明确 “阳光育人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师生作为学校主动发展的主体地位,追求阳光人生,创建阳光学校,逐步形成阳光育人的学校文化,实现师生和谐发展。
我校主动对接二中各项工作,在理念、课程、特色、管理方面进行一体化思考,改进组织管理模式。制定了现代学校章程,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积极参与曹杨二中教育园区、教育集团、曹杨教育联合体、曹杨党建联建责任区各项工作。
学校逐步实施年级部扁平化管理,由原先的三级化管理向二级化管理模式靠拢,充分发挥年级部主任、部干事、党小组长、工会小组长的作用,年级部自主发展的活力初步显现。我校除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独立之外,人事、科研、财务、总务等部门工作已经逐步和二中紧密联系起来。
下学年起,我们还将试行与二中相仿的“教师分级聘任”的新模式,即学校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负责聘任各科教师。这一新制度不仅考察了在群众中每位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通过赋予“组团”的权力,有利于教师彼此之间的合作,减少学科之间的摩擦与矛盾,营造出1+1>2的双赢局面。更重要的是强化年级部主任、班主任的核心作用,赋予他们话语权、评价权,使其工作拥有更多主动性。
二、均衡发展,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的均衡,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学校以曹杨二中为依托,充分发挥在集团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与曹杨二中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均衡化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师资柔性流动
试点与二中集团成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柔性流动”模式。目前,我校已与曹杨二中实现优秀师资共享,3名干部、9名教师在两校间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历史、生物、音乐、体育、劳技、信息等学科优秀师资互通有无,校际交流。
(二)共享丰富活动
我校与教育集团共享丰富的优质学生活动资源。学生在耳闻目染中,增强人文情怀,提升创新素养,拓展国际视野。
团体心理活动:我校“队长学校”的队干部们与二中心理社团的学长们一起体验“嘻哈throw”、“穿越时空之门”、“盲行”等特色团体心理活动。同学们与学长共话心声,畅想未来,并且对曹杨二中校园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专题名著讲座:邀请著名学者周泽雄老师走进校园,与七年级全体学生共同品读《青梅煮酒话三国》。通过对三国群雄人格心理的深度剖析,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反省人生,反省自我,于趣味品读之中渐生智慧。
首届“曹杨二中教育集团杯”读书征文大赛颁奖暨著名作家叶兆言博雅演讲活动:读写结合一直是二中附校语文教研组的传统理念,在此次活动中,我校获奖人数高达28人。在现场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从“读书与兴趣”、“阅读与应试的关系”、“写作为生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等方面与叶兆言老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主题升旗仪式: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出席曹杨二中《体验先锋学农 共创智慧未来》主题升旗仪式,感受二中“博雅君子”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明确了学农的意义和价值,领略曹杨二中社会实践课程的理念。
国际教育展特色活动:参与曹杨二中荷兰教育展,了解荷兰最新的教育资讯,初步认识到现代世界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
三、课程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重新梳理了阳光德育课程体系,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课程改革不但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致力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力争培养出真正的阳光少年儿童。
(一)构建一体化实践研究的阳光德育课程体系
根据既有年级育人目标,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整合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每一项实践课程制定与本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各年级序列的基础上,我校的德育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板块:
“阳光”学子特色实践课程,包含:“游游逛逛”博物馆实践体验课程、管乐特色课程。
“阳光”学子拓展实践课程,包含:修身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人文素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体育素养课程。
“阳光”学子社会实践课程,包含:“阳光”学子专题教育课程、“阳光”学子素质教育综合课程、“阳光”学子主题德育文化课程。
“阳光”学子探究实践课程,包含:阳光生活综合活动、水泥森林里的本土自然、节庆系列活动、DI系列课程、JA我们的城市课程、基于社区的生物自然课程、机器人课程、生活中的物质世界探索课程、“心灵鸡汤”课程。
(二)融合德育与诸育结合
为改善学校艺体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我校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和艺术、体育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项目研究。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探索音乐、美术、体育学科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策略、途径、方法和内容,积累一批学科育人优质案例,开发一批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音乐、美术、体育拓展型课程,构建一项以艺体联合教研为代表的工作机制,形成一套聚焦学生品德发展的多元评价办法,培育一支践行学校德育目标的艺术、体育学科教师团队。借力项目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创建学校特色品牌。
(三)探索一至三年级课程改革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差异化教学的思路,按标准高效率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依据儿童脑科学发展规律,以游戏课程开发探索为抓手,缩减整合、重组教材、开发课程,构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课程实施框架。让学生在自由、欢快的氛围中阳光成长。通过小学低年级段部分学科的先行先试,为集团化课程创新奠定基础。在一、二年级基础型课程中,增加语文、英语课的课时,减少数学课的课时,三年级起增加逻辑课程课时。设置差异化、个性化课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开设多元多样的研究型和拓展型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发掘自身特长,实现个性发展。
(四) “幼—小—中—高”课程衔接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连贯而系统的,虽然每个学段的教育相对独立,但不能分而治之。我校充分利用集团内不同学段并存的优势,校内做好中小衔接,对外合作完成幼小衔接、初高衔接。课程衔接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平稳过渡,推动学校工作有序地开展。
幼小衔接:为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间的平稳过渡,我校自主编写《阳光儿童快乐成长——幼小衔接实训课程手册》,并在新生入学前两周设置专门的衔接课表,借助校本衔接手册,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科学地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过渡。
中小衔接: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一贯制的特点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学校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及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地保证,为扎实推进中小学衔接工作奠定基础。(1)我们开展了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学交流、专题研讨和教学沙龙,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学生做到“负担不重,质量较高”。(2)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中小学衔接联合备课组,健全联合备课机制,确定提前渗透至小学的拓展内容,设计初中针对性练习,科学设置五年级课程进度,组织四至七年级跨学段、跨年级听课,开展课后研讨。仅2016学年第一学期,各联合备课组开展听评课及研讨活动达9次。(3)针对拓展内容,完成相应拓展练习和期中、期末联合命题,突出能力测试,并加重联合命题测试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4)推动中小学衔接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五、六年级学科教师跨年级教学。
初高衔接:(1)为了实现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曹杨二中德语理工实验班相接轨,在六年级的学生中试点开设了德语拓展课。每周两次的德语课程以语言知识结合风俗民情、文化差异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学习平台。为强化师资,我校委派德语教师前往曹杨二中学习。(2)为提升学生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及编程能力,特聘集团内优秀信息教师王文清,每周定时集中指导,让学优生提前与二中特色课程接轨。(3)在初中高年级段,定期试行走班教学模式。以英语学科为例,邀请曹杨二中邹娟、宋旻杰老师为八、九年级开设拓展课教学,做到学生的目标分层、内容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学业提升。
四、牵引助推,打造教师梯队
针对不同梯队的教师特点,健全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发展机制,提升教师核心能力,多措并举,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一)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进教师从入职起,学校就建立配套的见习培训和培养计划,聘请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定期指导并检查其教学成果。加强与教务、德育、科训等部门协作,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合理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市区层面的见习教师培训。本学年师徒带教共4名青年教师。
此外,从我校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原则,针对35岁以下教师,持续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等途径,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满足学校、曹杨二中教育集团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本学期,青年教师已聆听学习三次专题讲座,并做好学习笔记。后续还有青年教师主题演讲比赛及针对青年教师的校内第二届“博雅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比拼教学技能,相互切磋,教学相长。
(二)成熟教师提升工程
对于成熟型教师,学校同样为其专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全校性教研式听课(每位教师上一节录播课),组内教师观课并参加点评,分科推选出参与校级评比的教师代表。继而举行比赛式听课,以校内课堂教学评优的方式,分文、理、其他学科三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人选,并奖励。一等奖教学示范课在全校观摩。在学校第一届“博雅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共推出一、二等奖11人。
通过教师队伍的持续培养,我校共有6名骨干教师入选第四轮普陀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高级指导教师行列,21名教师参与区名师工作室学习,11名教师荣获第四轮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称号。
五、素养衔接,回归教育本源
对接曹杨二中的博雅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德才兼备、品行高雅、身心和谐、具有国际视野;我们的学生应该文理相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的学生应该是具有普世价值追求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通识之才。为了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博雅文理节
举办以“读书趣自雅 求真理方达”为主题的首届博雅文理节,活动的设计突显科学性、实践性与思想性、学术性的紧密结合。
“名人名家进校园”专题讲座:师生们与名家面对面交流,亲耳聆听作家简平、物理特级教师赵伟新的精彩讲座;邀请特级教师曹庆明带来《创新——永远的新天地》科学拓展示范课,聚焦科学素养,围绕 “本真”探究。
“科技改变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尽情抒写科技给自身生活带来的改变与感受。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通过阅读长征历史书籍,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感人事迹。
“艺术科幻画”主题绘画比赛:仔细观察或自由想象,自主创作“艺术科幻”绘画作品,描绘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憧憬未来科技的发展前景。
“知校•爱校•荣校”校徽设计比赛:启发学生利用设计素材,参照曹杨二中标志的设计特点,展现二中附校学子的风采;鼓励学生多方位联想,在标志设计的构成中体现出“乘长风破万里浪”、丹凤朝阳与文理相通的特点。
“落叶拼贴画”趣味活动:通过收集、观察、并拼贴落叶制作成画,增强学生观察能力、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扑克牌叠高”趣味活动:用克搭塔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过程,以此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博雅文理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读书育人功能,培养“大气 贵气 书卷气”的二中附校阳光少年,提升核心素养,使其在阅读中增长科学知识,在活动中体验科技神奇,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丰富人文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共建精神家园。
(二)研学活动
我校紧随曹杨二中“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非遗传承”研学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该活动利用苏州特有的非遗资源,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研学这一“行走中的课堂”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思索人生的能力,提升社会研究水平,让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心中,进而增强对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管乐修养
为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校与专业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二中园区管乐强势项目,将管乐特色全面辐射至九年基础教育学段。我校管乐队以“注重艺术实践,提高艺术表现力,感受音乐的和谐美”为目标,使学生在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的同时提高艺术素养,发掘音乐潜质,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平台。
我校管乐队先后荣获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少儿音乐精品专场评选金奖、上海市第八届非职业管乐团队比赛初中组金奖、小学组银奖及2017年普陀区学校美育节西乐比赛一等奖等多个含金量较高的奖项,并多次在市区各类活动中展示学校的艺术风采。为进一步提高管乐队的演奏技能和专业水准,现聘请上海音乐学院爵士教研室主任章啸路教授担任我校管乐总指挥,统筹指导,奏响二中附校管乐新篇章。
(四)体育多样化实践
为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发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同时也为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奠定基础,我校先行体育多样化改革试点。变革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运动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体验多种运动项目。
学校现已确立乒乓球、健美操、足球、篮球、羽毛球五个拓展项目,以六、七年级为实验年级,每周有2节体育活动课用于初中“体育多样化”实验教学。打乱原有班序,按照兴趣项目重新分班。每个年级每节教学课时有5个项目7教学班,并控制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每个教学班配备一位教师,每个学生一年参加两个项目学习。本学期,试点成果将面向全区进行展示。
六、携手创新,探索评价机制变革
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又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为了提升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我校借鉴曹杨二中先进的改革经验,携手共进,全面推行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一)效率优先,创新教师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坚决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校在班主任考评、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年度考核等方面改进了教师评价模式。
以绩效考评为例:我校修订《年度考核及年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开展多元评价,构建集教师考评、业务考评、管理考评、学生考评于一体的教师、职工考核办法。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学校重点项目、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避免平均主义,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在岗位晋升方面,我们改变原先按照工作年限自然晋升的方法,将教师个人申报与学校根据申报对象的工作情况考核相结合,通过考察教师任现职务以来政治思想及师德、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成效等,最终确定晋升人员。
(二)育人为本,探索学生评价新机制
1、推进小学等第制评价
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各学科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我校制定《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基于课程标准实施等第制评价校本方案》。方案要求全员培训,转变观念;各教研组分别制定具体的学科等第制评价实施细则并严格予以执行。方案还规定将等第制评价纳入学生学习全过程,在学业检测、主题活动以及学习习惯培养中分别体现。在推进中,教师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探索以“学分制”作为整合学校各项工作的载体,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修身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意识”、“艺术素养”、“科技素养”、“体育素养”、“学业水平”八大维度,由教导处、政教处定期组织评定审核,每学期进行学分登录,形成学生综合评价数据库,为学生发展追踪和教育改进提供依据。
我校将以普陀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一环一园十街镇”的战略布局为引领,坚持学校科学发展,依托曹杨二中办学优势,认同曹杨二中学校文化,共享曹杨二中优质资源,与曹杨二中教育集团建设同步。借力新优质项目推进学校创建的契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优质均衡为目标,以创新内涵发展机制为动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要把学校办成真正受老百姓欢迎的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这是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我们将展开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