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贫乏和代谢紊乱所致,多发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产奶量最高时发病最多。随着胎次和年龄的增加,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该病属于家畜产科疾病的范畴,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一般在5%~8%,个别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对奶牛产后瘫痪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有的瘫痪奶牛经过治疗能够痊愈,但是对养牛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预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与治疗。
1、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此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料饲养模式向粗饲料饲养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干奶期奶牛对钙的需要量处于最低时期,胎儿发育、尿钙和粪钙的排泄总量为每天10~12克,此时血液中钙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奶牛分娩第1天产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钙,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须有30克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这就是说分娩第1天的奶牛都表现血钙降低现象。
当肠道吸收钙和骨骼动员的钙总量少于奶牛钙损失总量,奶牛表现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钙、磷比(1.0~1.5)∶1”的饲养模式可以激发奶牛产后迅速从日粮中吸收和动员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饲喂低钙饲料,钙、磷比以1∶(1~3)为宜;增加阴离子物质饲喂量,产前21天,每头牛可补食50~100克氯化铵和硫酸铵。产前3~5天至分娩后3天内,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25%葡萄糖溶液各500毫升,每天1次;有条件时每天补给白糖200~300克,有良好预防效果。
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一般为每头每天8~10千克优质干草,15~20千克多汁料和1~4千克混合精料,粗料和多汁饲料不宜多喂。干奶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2.0%左右,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粗蛋白12%~15%左右,钙0.65%以上,磷0.48%以上,精粗料比为3∶7,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使瘤胃微生物区系逐步调整适应于精料饲养类型,有助于母牛产后可以尽快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皱胃变位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1个星期补硒1次。干奶期中,最迟从产前2星期开始,减少富含蛋白质饲料,促进母牛消化机能,避免发生便秘、腹泻等疾病。
应用维生素天制剂也可有效预防生产瘫痪,分娩前6~10天可肌肉注射维生素天3,每次150~200万单位,每天1次,以降低发病率;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高产老龄、有产后瘫痪病史、步态不稳的奶牛,于产前1星期,在饲料中加乳酸钙(50克/天)。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效果较好。在分娩后立即1次肌肉注射100毫克双氢速变固醇分娩前8~2天,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骨化醇)1000万国际单位,或按每千克体重2万国际单位的剂量应用。
2、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自由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和光照时间,尤其是在冬季。加强运动,经常晒太阳,能够促进钙、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利用。干奶牛在产前7~10天应转入产房,由专人护理,管理条件保持相对稳定,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严防穿堂风对牛体的侵袭。
3、对症治疗
对卧地不起的病牛使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强壮筋骨的中药制剂牛膝散,延胡索45克,赤芍45克,没药45克,桃红45克,红花21克,牛膝21克,白术21克,丹皮21克,当归21克,川芎21克,粉碎水煎后灌服,每天1次,连用5~7天。
对产道损伤者,应以消炎、镇痛和恢复机能为原则。药用安痛定20~40毫升,青霉素400~5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每天2次,或10%葡萄糖1000~20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毫升,10%糖酸钙500~800毫升,10%水杨酸钠150~200毫升,10%维生素C20~40毫升,维生素B120~40毫升,1次静脉注射,配合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新斯的明40毫升。也可内服中药,活血理气,强筋壮骨,祛风止痛,方用“牛膝散”,药选延胡索45克,桃仁45克,赤芍45克,没药45克,红花21克,牛膝21克,炒白术21克,丹皮21克,当归21克,川芎21克。同时要加强护理,勤翻牛体,多铺垫草,防止褥疮,经综合治疗,多数可于2~7天内逐渐恢复,自行站立。
对内脏损伤引起的以抗菌消炎为主,但多数预后不良,在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10天之内不见好转者,应及早淘汰。
对前胃迟缓的病牛,可以兴奋胃肠道,恢复瘤胃功能。新斯的明10~15毫升,每天1次。灌服健胃散(主要成份为槟榔、神曲、麦芽、山楂)250~300克,每天2次。
对继发同病的病牛可以静脉注射25%葡萄糖1500~200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5毫克,或使用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天1次。同时配合“补中益气汤”:炙黄芪70克,党参、白术、陈皮各60克,炙甘草45克,升麻30克,柴胡30克,水煎,候温灌服,疗效较好,多于1~3天内站立。
瘫痪时间较长的病例可用氢化可的松300~500毫克,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12.5%维生素C注射液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在治疗过程中,为预防褥疮和自身体重压迫位于下面的后肢而引起的神经麻痹,应注意病牛的护理工作。尽可能保持患牛伏卧或坐位,每隔2~3小时翻动牛身1次,防止肌肉缺血性坏死,减少并发症。保温牛体,要多铺垫草,防止病牛滑倒摔伤。
4、其他注意事项
奶牛助产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消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助产时应注意过早助产容易造成产道损伤,过晚对母牛及胎儿都有危险,所以一定要适时,而且选好助产人员很重要。产道干燥,胎水少时,应向产道内灌注润滑剂使产道润滑。牵引困难时,应该先拉头,然后再拉前两肢并交替,而且牵引要与母牛阵痛、努责相配合,缓和用力,不要强拉猛拽。
分娩牛产后3天不将其初乳挤尽,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新产奶牛第1天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0~2.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
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小时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临床上,以血钙浓度下降、肌无力、瘫痪和昏迷为特征。
1、发病原因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日粮营养失衡,钙磷比例不当,在干奶期饲料中钙含量过多,磷含量不足或正常,血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前后由于血钙突然下降,甲状旁腺活动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大量分泌并动员骨钙入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舍饲不运动等也是产后瘫痪发生的原因。
2、临床症状
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这一时期治疗效果较好。当病牛卧地不起,头偏于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36℃~38.5℃),轻度脱水,心率加快,心率多达80~100次/分钟。后期进入昏迷状态,食欲废绝,长时间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心音几乎听不到,心率可达120次/分钟。脉搏微弱,有的并发瘤胃臌气和褥疮。瘤胃蠕动减慢,常鼓气,粪便干硬,病牛时常呻吟。这一时期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
3、诊断
根据临床特有的症状,对钙剂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以及血清钙的测定(8毫克/100毫升以下)即可确诊。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脏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等,与产后毒血症、难产性瘫痪、卧倒不起综合征、外伤性瘫痪等区别开来。
4、治疗方法
发生本病后必须立即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治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死亡;若能及时治疗且方法得当,一般都可治愈。
4.1 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是目前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即往乳房内打气,使乳房内压升高,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流进初乳而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水平得以提高,特别适用于对补糖、补钙疗法反应不佳或者复发的病例。具体方法是:先将患牛乳房内的乳汁挤尽,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4个乳头,再将消毒过的乳导管涂上凡士林,插入乳头孔内,外接送风器,向乳房内慢慢打气,4个乳区之间互不相通,送风应逐个进行,至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边缘清楚并变厚,轻轻敲击呈鼓音为准。打满气后,用绷带条将4个乳头松紧适度地结扎起来,以防空气逸露,待奶牛起立后经过1小时,将绷带条解除,多数病例一次收效,如未见好转,经6小时~8小时后再重复1次。如果奶牛患有乳房炎,要禁止使用乳房送风疗法,防止炎症扩散。
4.2 静脉大剂量注射钙剂
葡萄糖酸钙400~6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糖盐水50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30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0毫升,静注钙剂速度应缓慢。多次使用钙剂效果仍不明显时,可用50%葡萄糖400毫升、磷酸二氢钠400毫升、硫酸镁100毫升静脉注射,输液时出现不安等异常反应时应停止补钙。硝酸士的宁注射液5毫升百会穴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根据病情用药物调理胃肠功能,如果发生瘤胃臌气应穿刺放气,并灌服止酵剂。
4.3 病牛的护理
患牛尽可能保持伏卧或坐位,每天至少要翻3-4次身,这样可防止肌肉缺血性坏死,减少并发症。保温牛体,要多铺垫草,防止病牛滑倒摔伤。加强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控制精料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增喂优质干草,增加青绿饲料。产前喂低钙日粮,但要保证日粮中钙100~125克/天,注意钙磷比例平衡,钙磷比1:1。在干乳期,特别是产前2周饲喂低钙日粮,以利激活甲状腺机能,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提高吸收钙和动用骨钙的能力,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产犊期间可人工投服胶体钙,然后立即喂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0.7%,钙磷比1.5:1或2:1。对妊娠后期乳牛加喂富含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产前5天肌注1000万单位维生素D3或口服200万单位维生素D2,可减少发病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干奶牛和泌乳牛分群饲养,增加怀孕牛的运动量,产前产后48小时密切注意观察母牛,一旦出现前驱症状立即治疗。分娩牛产后3天内不将初乳挤净,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5、预防措施
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料饲养模式向粗饲料饲养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逍遥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
干奶期奶牛对钙的需要量处于最低时期,胎儿发育、尿钙和粪钙的排泄总量一天是10~12克,此时血液中钙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奶牛分娩第一天日产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钙,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须有30克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这就是说分娩第一天的奶牛都表现血钙降低现象。当肠道吸收钙和骨骼动员的钙总量少于奶牛钙损失总量,奶牛表现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因此“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钙磷比1~1.5:1”的饲养模式可以激发奶牛产后迅速从日粮中吸收和动员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高产老龄、有产后瘫痪病史、步态不稳的奶牛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效果较好。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保证日粮粗蛋白12%~15%,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真胃变位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
奶牛助产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新产奶牛第一天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2.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对健壮的奶牛第一次可以多挤,以免隐形乳房炎转变成临床性乳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