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种植天津项目有哪些_天津种植致富项目_种植致富案例

天津昽森家庭农场以种植鲜桃为主业,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新技术示范推广,多措并举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在多家科研院所支持下,将农场建成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天津试验示范基地,有效推动了当地桃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昽森家庭农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创办于2014年,占地面积320亩,其中鲜桃、葡萄温室大棚13个,占地20亩,露地种植鲜桃240亩,鲜桃优良新品种迷选试验基地60亩。农场有家庭成员3人,农场主王秋祥负责农场总体运营和果树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专业技术工作,妻子负责日常管理,女儿负责市场营销,常年雇工11人开展农场生产经营活动。农场依托科研院所技术支撑,在本地率先种植鲜桃优良品种,年纯收人超过 130万元,获得“天津市首批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农场主王秋祥获得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取得了农学专业高级农艺师职称。

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进试种鲜桃新品种

农场把技术革新作为发展的命脉,积极对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在寻求专家技术指导的同时,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农场主多次主动沟通和请教学习的过程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看准了农场的基础条件和创新能力,把“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天津试验示范基地”设在了昽森农场,农场专门腾出60亩地用于鲜桃新品种试种和栽培技术试验。近年来,研究所在农场试验种植并已命名8个鲜桃品种,尚未命名的还有 10个新品种。新品种引进试验为农场就地种植鲜桃优良品种、尽快占据高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栽培新技术

农场主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在配合科研院所开展桃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农场承担了天津市武清区科技计划项目“生草宽垄近植不定干鲜桃露天绿色栽培新技术研究,设计改造出适用于该技术的新型农药喷洒车和用于果蔬种植的地面松土装置,并取得五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果实品质。2019年,农场开始黄桃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果树拉枝开角,并对主枝、侧枝、结果枝进行平衡修剪,达到缓势促花、改善光照的效果,强化黄桃抗病能力,提高优质果率。优良新品种加上栽培新技术,农场黄桃亩产达到1900千克。通过控果结出的黄桃又大又甜,其中单果重量500~750克的占60%、400克左右的占20%。2019-2022年,农场承接天津市桃体系现场观摩会,举办培训班60余期,培训学员2800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应用新技术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

三、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农场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采用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和设施设备,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产品品质。

一是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农场将桃园分为24个区,铺设了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根据不同桃树品种制定水肥施用配方和实施方案,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320亩果园只需1人在现场,即可实现精准浇水施肥,节水节肥50%以上,降低成本30%

二是实施“生草”种植技术。农场在果园垄沟处种植杂草,吸引害虫在草丛里生长,避免害虫上树,减少害虫对桃树的危害;定期在草丛中撒上生石灰,然后旋耕粉碎杂草,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以绿草为肥,促进桃树生长仅此一项就降低了果园 20% 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

三是严格产品质量管控。农场严格落实《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等标准要求,通过选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科学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种植管理、加工储运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管控,有效提高了果品质量

四、采取多种营销方式,促进本地桃产业发展

农场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介“昽森”“小猴摘摘”品牌,有效提高了昽森桃在京津冀地区的知名度,拓展了鲜桃市场。

一是线上推广销售。农场通过自媒体宣传、短视频带货、电台广播电视直播、微信公众号直销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扩大品牌曝光度和销售半径。

二是高铁动车营销。农场在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多组列车上播放产品宣传视频、悬挂广告海报,通过直发快递将鲜桃销至广州、黑龙江等地,年销售额达55万元。

三是观光采摘零售。农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观光采摘活动,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营业额达85万元。

四是全国展销批发。农场积极参加各省市举办的高端农产品展会活动与京东集团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经销商合作,年订单销售量达570单,将鲜桃逐步推向全国大市场

五是保障全年供应。农场建设了低温冷库,有计划地储存鲜桃,每年收储当地优良果品150吨以上,做到常年有产品上市,有效促进了本地桃产业做大做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