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养猪_养殖致富先行技术_先行致富养殖技术有哪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都市休闲渔业品牌培育、冷水鲑鳟鱼产业培育、现代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建设、鱼菜共生和稻鱼种养生态渔业建设、黄河及自然水域渔业资源调查和养护,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有效推动了全市渔业向高效、生态、品牌迈进。

与此同时,南美白虾、鸵鸟、林麝、肉驴等特色养殖生机勃发,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注入新动能。

水产养殖:我市特色产业新标杆

永登满城渔村文化产业项目是永登县重点规划项目之一,位于永登县城南,高速路出入口西侧。记者日前走访满城、柳树鲑鳟鱼养殖基地,看到这里实施了老旧建筑风貌改造、新建渔艺街坊、渔趣馆、沿河四合院、渠首书屋及新建景观公园等多项内容。

“项目通过整合利用农业、旅游、文化等多方资源,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永登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建设美丽乡村、挖掘民族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旅游环境、创新营销模式为主要内容,该县全力推动渔家乐文化旅游业,发展高端休闲渔业,打造永登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永登县是全市特色渔业及节水渔业发展的示范县,2022年永登县特色渔业总产值达到1700余万元,特色养殖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近年来,通过渔业建设项目,开展养殖基础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提升渔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通过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实施鱼菜共生节水渔业种养殖技术,实现渔业节水高效、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40亩,建成植菜育苗棚1座,完成苗种繁育室标准化建设、引进增氧机、自动投饵机、饲料加工机、孵化桶等设备,投放鲤鱼、草鱼苗种4000斤,年产量达20000斤。

“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中,我们主要是做好水产新品种引进与新技术推广。”市渔业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匙吻鲟6500尾、塘鲺鱼5000尾、丁桂鱼3000尾、裸斑10000尾、南美对虾280万尾、加州鲈鱼10000尾,优化水产品养殖结构,提升渔业发展效益。

据了解,近年来,为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实施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广适用先进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使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市又一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极大地助推了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鸵鸟养殖:附加值高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特种养殖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成为村里发展旅游观光的亮点。结合养殖中心,村里正积极规划特色观光活动,让游客在养殖中心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投喂、买鸵鸟蛋,感受快乐的体验。”初冬时分,走进榆中县夏官营镇化家营村鸵鸟养殖基地,围栏里一只只鸵鸟在暖阳下悠闲地踱步、觅食、嬉戏。看见有人到来,它们便伸长脖子东张西望。

“这几年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好、扶持项目多,毕业以后我就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其羽毛、皮、肉、蛋等经济价值高,而且经济效益见效快。目前我们养殖场共有160只鸵鸟,其中产蛋期的有80余只,每只年均产蛋60至80枚,除去商品蛋,还能孵化雏鸟1400余只。”养殖负责人丁文武如是说。

问及养殖收入时,丁文武笑着说:“目前市场上一斤鸵鸟肉20-30元、蛋在150-200元左右、雏鸟500-800元每只,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新型现代化养殖方式,坚持提质增量扩面的发展方向,力争成为甘肃省内最大鸵鸟养殖繁育中心。”

南美对虾养殖:效益可观 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

今年下半年以来,榆中县城关镇丁官营村的养虾大棚内一直呈现着热闹繁忙景象。11月4日,周末的早晨,不少水产经营商前来订购南美白对虾,一座座虾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大棚内,多台增氧设备加足马力实时供氧,池内水泡翻滚,小虾游弋其中。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养殖户正忙着检查新投放虾苗的生长情况……

丁官营村地处榆中县川塬地带,地势平坦,境内水资源丰富。南美白对虾是该村新增的一项特色养殖产业,因有优质的淡水资源,产出来的虾味道鲜美,品质好。“7月6日首批投放30万尾虾苗,中秋节上市销售一空。”丁官营村党总支书记陈芳介绍,丁官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于2020年4月成立,经过前期的项目考察、资金筹集、建设选址等一系列准备,2023年,合作社开启建设运营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

据介绍,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是丁官营村“三变”改革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新建养殖大棚7座,附属养殖用房、污水处理等相关设施。每年可养殖对虾4至6批,每批产量在5000斤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对虾养殖还带动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村民到大棚、养殖场务工,不但能获得劳动报酬,还可以学习养殖、管理技术,已有多名村民有意愿发展对虾养殖,村上正在积极引导推动全村产业的提档升级。

榆中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金祥说:“我们将以丁官营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为依托,积极引进对虾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拓展精细加工、生态餐饮、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功能,形成集生产、观光、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对虾产业链,着力将城关镇丁官营村打造成知名的南美白对虾特色村。”

今年,在皋兰县石洞镇,对虾养殖也同样成为新兴特色产业。日前,记者在皋兰县石洞镇兰州正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看到,多台增氧设备加足马力,实时供氧,6个直径6米的蓝色池塘内水泡翻滚,轻轻提起网筛,众多肥美的南美白虾就会上蹿下跳。

目前,养殖户郑文凡有6座养殖温室大棚,今年五月投放的虾苗已陆续上市,每天有近400斤南美对虾供应兰州市场,单虾重量保持在20克左右。郑文凡说,这里的水呈弱碱性,比较适合养虾,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虾的成长。

据介绍,温室大棚对虾养殖具有进排水容易、抗风能力强、内部环境稳定、水质和底质容易调控等特点,打破了海水养殖产业瓶颈。对虾养殖还带动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村民们到养殖场务工,不但能获得劳动报酬,还可以学习养殖和管理技术。

石洞镇村民魏孔江就是受益者。他乐呵呵地说:“做梦都没想到我们大西北还能养虾,我边学习、边养虾,技术也学了,虾养得好,不仅有工资,还有分红。”

林麝养殖:回报率高 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养牛养羊不稀奇,林麝散发‘致富香’”。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七里河区黄峪镇鲁家村的甘肃林麝产业园。看到一只只林麝时而闭目养神,静如处子;时而上蹿下跳,动如闪电。据悉,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已经全面禁止野外猎捕林麝,禁止出口天然麝香,以天然麝香入药的产品因奇缺价格暴涨,市场前景可观。

甘肃铭航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浩告诉记者,目前,黄峪镇鲁家村已建成林麝繁育和林麝研究基地,规模达到200头养殖圈舍,现存栏百余只,分规模养殖和良种培育两个方向稳步发展。同时带动周边惠农产业,其中以苗木树叶、农产品收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为主。

林麝产业园落户鲁家村,拓宽了当地村民致富路径。该产业园积极引导当地群众种植林麝日常所需的饲料,如南瓜、胡萝卜、白萝卜、白菜及各种当地易生长的林麝所需树叶冬储等,均按市场价格收购,调动了大家种植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林麝幼崽一年半成年,两年开始产香下崽。以1对计算(公母配对),公麝每年平均产香20克计,每克麝香600元;母麝每年下崽1.5头计,每对幼崽10万元;每年的毛利润为1.2万元麝香收入和7.5万元幼崽的收入,年总收入为8.7万元。

七里河区黄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子龙告诉记者,该项目的亮点是产业新、占地小、回报高,能快速引导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能及时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据悉,甘肃林麝产业园还与七里河区阿干镇马场村村委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利用大草洼100亩现有建设用地新建林麝养殖场,采取股份制经营。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参与养殖,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针对黄峪镇邵家洼村实际情况,甘肃林麝产业园利用李家屲异地搬迁后闲置土地整体规划,计划与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因地制宜,不改动原村貌,采取分区域建设,计划林麝养殖场280余间。两个项目实施周期为五年,全部建成后可达到养殖林麝1200头规模,年产麝香20千克。

肉驴养殖:合作社做强 助力脱贫户稳定增收

近年来,永登县在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中大力推进肉驴产业。目前,全县特色肉驴产业存栏达1000余头,出栏达4500头,产值达5500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龙泉镇大涝池村的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十余个驴舍中饲养着400多头肉驴,黑压压的驴群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工人们有的在加工粗、细饲料,有的给肉驴添加饲料。

位于龙泉寺镇大涝池村的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饲草种植、肉驴肉牛养殖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

据介绍,近年来,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肉驴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联农带农模式,积极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并通过肉驴“托管代养”年分红17万元,带动脱贫户425户1376人,人均增收123元。并吸纳大涝池村等8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595万元,实现年分红35.7万元,村均增收4.46万元。

同时,按照“党建 +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务工、饲草运输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其中:入股土地5000亩,涉及农民 914 户 3121人,人均年分红800元;增资配股40万元,涉及农民26户104人,人均年分红 307元; 劳动力务工84人,其中长期务工30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临时务工54人,人均年收入 3000元;带动饲草运输车辆50辆,每辆收入3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记者 张万宏 葛 强 周栋楠 安 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