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鸭,它们从外观看,似鸭非鸭,似鹅非鹅,体重比鸭大比鹅小;眼睛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瘤,羽毛颜色有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这种四不像的鸭就是鸭中珍禽——番鸭。
番鸭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名字。法国人称为蛮鸭、克里莫番鸭、巴巴丽鸭、巴巴拉鸭。前苏联称为麝香鸭。欧洲人称为火鸡鸭。日本人称为台骛、广东骛。台湾人称为生番鸭、哑鸭、无声天鹅、姜母鸭。福建人称为全番、正番、红鼻番。广东人称为番鸭。海南人称为加积鸭。湖北人称为洋鸭、大洋鸭、豚鸭、屯鸟。江苏人称为红嘴鸭、红面鸭、红头鸭、木鸭。河南人称为鸳鸯鸭、肉鸳鸯。中国学者称瘤头鸭、疣鼻栖鸭、疣子鸭。
笔者以下分别从番鸭的历史、番鸭及番鸭绒的优点三个方面展开,让大家对番鸭和番鸭绒,有更深一层了解。
番鸭的历史
番鸭中有一个“番”字,"番" 在中文意思为从国外引进的,属于泊来品。如番茄、番薯、番邦等。因此,我国称之为番鸭,以表示这种鸭是泊来之鸭。
番鸭最早发现在古印加时代的南美洲,是从一种飞翔的野鸟品种驯化而来。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南美新大陆后,将其带回了欧洲。
16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列强相继侵扰台湾,并在台湾确立其殖民霸权,在此期间,番鸭被欧洲殖民者带到台湾。
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番鸭由台湾引入福建泉州市(另一种说法番鸭由东南亚引入泉州市,考虑到清朝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笔者更倾向于认为番鸭从当时清朝管辖的台湾引入)。
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似鹅,自抱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因福建的亚热带气候与番鸭原产地南美洲气候相似,且福建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盛产鱼虾、螺丝、泥鳅、蚯蚓等丰富的天然食饵,为番鸭快速适应当地气候和驯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番鸭引入福建后,在福建人民的驯化和精心培育下,很快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的中国番鸭,并在福建各地开枝散叶,陆续引入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省,目前番鸭在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广泛养殖。
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栏番鸭4亿只,约占当年鸭养殖总数量36.8亿只的11%,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樱桃谷白鸭。
番鸭的三大优点
一、肉味美
番鸭瘦肉率超过23%,是典型的瘦肉型鸭。番鸭肉脂肪含量不高不低,并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肌肉组织中,这一特性使番鸭肉嚼劲十足,香嫩可口,具有野禽风味,尤其是黑羽番鸭有特殊的麝香味,适宜作火锅底料,故有火锅鸭之称。
二、易养殖
番鸭适应性强、耐粗饲、耐高温,具有旱鸭之称,可水养、陆养、圈养、放养,即使大规模饲养也只需小型池水或水盆即可。番鸭体壮有力、肌肉发达、可短距离飞翔,不易生病。
三、生长快
10周龄商品公番鸭体重可达3.5-4kg,母番鸭体重2-2.5kg,全程料肉比2.7-3.1,优于国产麻鸭。
番鸭绒四大优点
一、鸭吊绒唯一原料
番鸭养殖时间达到10周后,羽绒开始呈现吊绒的粘性特征。养殖时间达到5个月以后,不同绒朵中的绒丝形成勾连,呈现显著的吊绒特征。将番鸭原料绒用竹条不停抽打,去除羽绒内的毛片、杂质,可生成吊绒。
番鸭绒原料是目前鸭绒中唯一可以制作吊绒的原料,其他鸭种无论养殖多长时间,均无此特性。
二、蓬松度佳
10周龄番鸭, 羽绒经过精细分拣后,绒子含量90%,蓬松度可达750-800in³/30g;3个月以上的番鸭绒,绒子含量90%,蓬松度可达800 in³/30g以上,与品质好的鹅绒不相上下。
三、绒朵大
商品番鸭养殖时间一般为8至10周,0.1g绒朵数在360朵以下,相比饲养周期只有6周的樱桃谷鸭,绒朵更大。养殖时间达到5个月以后,0.1g绒朵数在200朵左右,绒朵尺寸不亚于同样生长期的鹅绒。
四、产量大
以成年番鸭平均体重2公斤计算,可产原料毛200g,经过加工可产纯绒14g;按2018年全国番鸭总出栏数4亿只计算,当年可产出高品质番鸭纯绒 6000吨,占中国羽绒总产量15%以上。在全球羽绒行业被捧上神坛的冰岛雁鸭绒,其实就是一种鸭吊绒,番鸭吊绒和冰岛雁鸭绒从品质来讲,并无显著差异,价格却相差了近50倍,笔者真心替番鸭吊绒喊冤,谁让咱中国人没有冰岛人会讲故事呢。
番鸭绒因其天然粘性,不易钻绒。根据笔者曾做的实验,对于易从缝线中钻绒的特殊款式羽绒服,用番鸭吊绒,其钻绒量较绒丝羽丝总量3%的鹅绒,钻绒量会减少15%。用番鸭吊绒制作的羽绒被,可以作为传世之物。
可惜的是,目前中国番鸭绒多作普通高蓬松度鸭绒使用,番鸭吊绒更是大部分用于出口;同样是番鸭绒,法国番鸭绒在国际市场的售价远高于中国番鸭绒,并被法国人引以为傲。番鸭和番鸭绒,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