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团队到石阡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指导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近5年来,贵州科学院生物所党委围绕大扶贫战略的实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激情,发挥科技工作者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先后选派第一书记、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58人深入田间地头,到播州、赫章、乌当、金沙、麻江、罗甸、龙里等26个区县、31个乡镇,给村民们带去蓝莓、食用菌、老鹰茶等经济农作物栽培的“致富经”,以科技扶贫示范为杠杆,撬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用汗水浇灌出了一朵朵扶贫路上的“产业之花”。
真抓实干
小浆果铸成精准扶贫大产业
省生物所党委副书记、所长、研究员聂飞,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蓝莓专家、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贵州省蓝莓产业技术团队的领衔人。从2000年开始从事蓝莓栽培研究以来,聂飞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和涌现的廖优江、刘曼、徐青等优秀科研人才,扎根在贵州贫困山区的苗圃里,从种植技术、精深加工的科技创新,到攻克一道道蓝莓产业技术难关,十八年如一日,成为“用科技创新打造精准扶贫产业”的典范。
廖优江研究员,是团队核心成员,为了培育出生长状态优良的蓝莓种苗,他与其他成员历经1000多个日夜、200多次推倒重来,针对不同气候、不同海拔、不同生长环境,在尝试了60多种不同品种的蓝莓后,终于筛选出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生长的蓝莓品种,在凯里、台江、乌当、凤冈等地现场指导和培训,带动了全省80个县市区种植蓝莓,总规模近20万亩。说起当年种苗研发成功的情景,廖优江到现在还显得很激动:“我就是觉得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乡亲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刘曼博士领衔主持实施的省重大专项“蓝莓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筛查出危害蓝莓的病虫害60余种,在国内首次分离培养出供生产应用的害虫病原微生物—麻江白僵菌(Beauveria majiangensis),为蓝莓有机栽培提供了有力保障。
徐青博士领衔开展的蓝莓花青素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以及蓝莓面膜、蓝莓花青素胶囊、花青素精华液等产品研发,在实验室分离纯化的花青素纯度达45%以上,超过欧洲36%和美国40%的标准,为健康医药提供了新的材料,填补了贵州蓝莓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空白,成为贵州精准扶贫新的发力点。
李永霞硕士领衔从事蓝莓红酒、果醋的加工研发,研发产品蓝莓红酒中的花青素含量达500mg/L以上,使贵州蓝莓系列产品加工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蓝莓酒和蓝莓食品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了“半壁江山”。
科技的支撑,引领着蓝莓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省88个县中有80个县(市、区)种植蓝莓,总面积达20万余亩,年产量超过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年产值达20亿元,农民增收5亿多元,带动了观光旅游、运输、冷藏、包装、营销和深加工等各行业发展,解决就业人口3万余人,产业链总产值超过30亿元。
模式创新
“菌篮子”变“钱袋子”
向准副研究员作为食用菌科研团队的一名中坚力量,在黔贵大地上,日日夜夜思考着如何开辟一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一天,他无意间发现有农户把食用菌栽种在竹林里,与他们攀谈起来才得知,农户们听说食用菌经济价值很高,想试一试,但家里的田土已经种上庄稼了,便在周边竹林里栽种试试看。由于不懂技术,农户们林下栽种的食用菌成活率低、产量少、个头小,几乎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向准听后灵光一闪:“我怎么不试试研究在林下种植食用菌呢?如果成功了,可以为农户开辟一条崭新的致富路子。”于是,他日以继夜,反复查阅文献资料,一次次在实验室和栽培基地上开展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试验,他发明了在苦竹林下利用竹兜栽培红托竹荪的技术,既能解决竹子生长过快、密度过大的问题,又能减少红托竹荪病害的发生,还能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益。当他看着第一批林下红托竹荪成株,激动得将其捧在手心,眼里闪动着泪花,兴奋地喊着:“大家快来看,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5年来,还有杨玲、康超、王芳等团队成员先后在大方、织金、白云、乌当、石阡、龙里、玉屏等区县建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1500余亩,培训种植户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推广栽培面积15000多亩,实现产值近3亿元。以科技+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推动食用菌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了“以菌兴农”“以菌脱贫”,把“菌篮子”变成山区群众的“钱袋子”,打造了一条贵州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之路。
加大研发
科技助推金刺梨产业发展
目前,我省金刺梨的种植面积已形成规模,但由于缺乏金刺梨深加工技术,形成了果多农愁、“谷贱伤农”的局面。
为解决金刺梨鲜果售价低、后续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生物所党委研究,委派民建会员贺红早研究员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负责开展金刺梨果酒发酵加工技术研发。研发初期有人对这一想法泼冷水:“金刺梨味道苦涩,适口性差,发酵出来果酒肯定不能被市场接受。”然而,贺红早顶着外部重重压力,日夜蹲守在大坝村,协助大坝村完成设备选型、厂房设计、生产线组装等工作,通过金刺梨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培养和应用,研究果胶酶对金刺梨出酒率以及果酒澄清的影响,应用复合酶反应技术除苦去涩提升金刺梨果酒品质等研究,申报并获得相关专利技术,形成了以科技支撑为主导的金刺梨果酒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产品研发成功后,贺红早团队协助贵州大兴延年果果酒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出金刺梨果酒企业标准和并申请到金刺梨发酵果酒生产许可证,协助贵州大兴延年果果酒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和组建专业销售团队,实现了金刺梨产业链的健康与良性循环,形成了“科技+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金刺梨产业为载体,成立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果酒加工厂,开发出8款金刺梨系列果酒,产量达到5000余吨,创造直接和间接产值逾18亿元,在安顺市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5000余人脱贫,仅大坝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36000元。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逢人便讲:“我们村能旧貌换新颜,与贵州科学院的支持,贺红早老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分不开。”
人才建设
筑牢科技扶贫大屏障
省生物所党委是各项事业的坚强后盾。5年来所党委共举办技术培训130余批(次),培训8000余人(次),指导企业50余家,培育果树苗木200余万株。根据学科发展优势,该所通过整合人才资源,成立了小浆果创新人才团队、食用菌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色植物资源培育与利用人才团队,获批建成贵州省生物资源研发中试基地、贵州省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贵州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平台。同时,建立了“聂飞(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贵州省“十百千”工程“劳模(专家)”创新引领扶贫攻坚工作站。各科研人才团队通过创新平台,在扶贫攻坚战线上大显身手,制定蓝莓、茶叶、金刺梨、食用菌等多个产业地方标准21项,获生产许可证2项,帮助“互联网+黔货出山”项目落地贵定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服务,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9月12日《贵州日报·科技周刊》文/本报记者 周静 徐梅 通讯员 何勇 图/王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