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08 年《护士条例》的颁布,2009 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与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的启动和推进,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临床护理专业于 2010 年首次被国家卫生部纳入重点学科建设,2011 年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一级学科,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本文回顾我国护理管理 20 年来的发展变化,为更加认清未来护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

2001—2005 年护理管理科学化的起步

1.原卫生部启动 8 个护理研究课题

为摸清当时护理工作现状,找准问题,厘清方案,助力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的出台,2004 年年底,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布置了 8 个重要护理研究课题(简称“8 个课题”),涵盖了护理的功能定位,5 年内优先开展的专科护理领域,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紧迫性,护理教育现状及发展目标与策略,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现状,我国护士人力编制现状,护理质量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护理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制度的研究。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是核心研究问题。

2.《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的出台

基于前期卫生部 8 个课题的研究结果,结合分析当时的形势,为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护理工作发展思路,明确近一个时期内护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2005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这是继 1986 年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专门研究和部署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全国性工作会议。大会就探索医院护理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同时在会议上,下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层面针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护理重点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

3.第一本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护理管理专业期刊创刊

2000 年以前,国内护理杂志刊发护理管理方面的论文非常有限,为加快护理管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满足学习需求,原卫生部护理处召集国内有代表性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动议,创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护理管理专业期刊——《中国护理管理》, 并于2003 年在国内外正式发行。全国护理管理者成为期刊的论文撰写者、阅读者和受益者。

2006—2010 年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

护理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1.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研究活跃,不仅关注护士数量及合理配置,也关注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护士绩效评价、岗位管理、排班等 。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护士队伍数量的快速增长,也为后期医院等级评审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证据支撑。

2.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日趋科学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理念是引领护理管理者重视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扭转了过去护理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倡导结构、过程与结果并重,从系统层面完善结构,重视对结局的测量,但不忽视对整个照护过程的评价。护理管理方法的革命性转变进一步促进了护理管理日趋科学化。

3.专科护理骨干培训范围不断拓展

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上海、广东及四川等省护理学会依托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培训基地,专科护理领域培训范围不断拓展,当前已拓展至糖尿病教育、PICC、老年护理、血液净化等 30 多个专科专病护理骨干培训领域,为推动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及后续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和护理专家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护士条例》的颁布使护理管理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8 年 5月 12 日实施的《护士条例》是我国第 1 次为护士权利和义务立法,这标志着我国护士执业有法可依,护理管理也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5.2008 年汶川地震特大灾害对护理管理的高效调度运转提出要求

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给我国的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突发灾难事件使护理管理者重新审视惯性运转的护理管理,护理管理职能在突发灾难事件情况下需强化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同时,该突发灾难事件推动了应急管理的发展及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6.优质护理服务启动与全面推进

2010 年 1 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指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护理改革策略,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多家医院涌现出许多传统护理没有的岗位。

2011—2015 年护理管理发展驶上

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快车道

1.建立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推动护理管理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

临床护理管理者上岗前大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管理培训,现有能力与新角色难以有效衔接。如何进行有效培训,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成为我国护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是我国提升护理管理人员胜任力的长远举措。

2.护理服务领域和护理管理范围不断拓展

2011 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 版)》,指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护理院,满足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护理需求。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

3.护理信息化建设为管理科学化提供了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加强护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已实现移动护士站床旁评估患者,运用掌上电脑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执行医嘱、远程健康教育、不良事件上报、绩效考核等多种功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也为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设护理重点专科、获批为一级学科的影响

2010 年年底,临床护理专业首次被国家卫生部纳入项目建设,首批全国 86 家大型综合医院获得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各家医院通过护理人才培养、推动多学科合作、医护一体化 、建设专科护理服务技术和评价体系,推动了护理人才培养,拓展了护理职业生涯,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区域辐射作用,促进了基层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5.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将优质护理服务推向更高层面

2015 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着眼于改善服务,改进流程,创新举措,推动了日间手术、延续护理服务、临床路径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单病种付费的发展,拓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将优质护理服务推向更高层面。

2016—2021 年护理管理进一步迈向专业化、精细化

1.医护比例倒置首次扭转,护士人力结构不断优化

2016 年我国首次实现医护比例倒置扭转,2020 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的数量已超过 470 万,护士成为当前我国和全球占比最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人力构成更加优化,本科学历护士从 2016 年的 14.6% 增加至 2020 年的 23.6%,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从0.1% 上升至 0.2%。

2.基于信息网络系统支撑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与敏感指标建设

2014 年我国学者开始探讨制订和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016 年我国首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 版)》发布,包含了 13 个护理质量指标的统一标准供全国范围使用。同年,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护理质量数据库——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建成。

202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0年版 ) 》,这是从国家层面首次将护理指标纳入医疗质量控制监测中。

3.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和对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再认识

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救治暴露了护士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短板及社区公共卫生护理人才的缺乏,需要院校联动,优化培训和培养方案,以应对未来挑战。除了前述问题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物资储备、应急流程、空间布局等难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的问题。

4.“互联网 + 护理服务”推动护理管理的变革

开展“互联网 + 护理 服务”是“十三五”期间护理服务供给模式的新突破。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开展“互联网 + 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扩大护理服务供给。此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升华,服务人群进一步扩大至社会大众。

展望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需要

进一步挖掘护理的力量和护理管理的作用

护理队伍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当抓住机遇、顺应形势,与医疗协同高质量发展,开启护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通过建设完整系统的护理学科体系,扩大护理人力培养规模和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质量,打造结构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实现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基于需求的一流护理服务,推动护理领域改革创新,推进护理服务业发展,促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