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北省临西县万和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世忠来说,最近可以停下生产,好好歇歇脚儿了。从年前进了腊月,一直到大年初八,他们合作社的蘑菇采摘、销售就一直没有停,每天的蘑菇外销量都在万斤以上。仅从大年三十到初六,短短六七天的时间,合作社的销售收入就达20多万元。

“俺们合作社的蘑菇能受到市场的青睐,这可是有‘秘方’的!”杨世忠乐呵呵地说,“这个秘方就是‘卖小不卖大’。”在蘑菇种植棚里,杨世忠一边用尺子测量一簇菇叶儿的直径,一边告诉笔者,目前,他们的蘑菇采摘规格是茹叶直径不超过5公分,否则都视为次品。谈及这样做的原因,杨世忠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种植的是黑平菇,以前,按常规生产管理,茹叶儿直径一般都超过15公分才采摘,产量2万斤以上,销售价格在1.5元左右;而现在把菇叶儿直径控制在5 公分以内,采摘“袖珍”蘑菇,产量没下降,由于蘑菇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可直接打入北京、石家庄等地的大超市,身价儿一下子翻了两倍多。

在聘请技术员为种植户提供菌种培育、产品质检等一条龙服务的同时,杨世忠要求农户必须把食用菌大棚建在水源清洁、无污染源的地方,并严格控制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平时,老杨和技术人员经常对此进行暗访、抽查,对不达标的农户,当场取消回收合同。现在,杨世忠为合作社的蘑菇注册了“世忠”商标,还申请了无公害绿色产品。今年,杨世忠在带领社员们再扩建40多个菌棚的基础上,争取实现生产和市场的直接对接。“俺和乡亲们必须生产出‘绿色’食用菌,才能打开市场、赢得市场!”杨士忠对此深信不疑。(农民日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