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九江养殖户潘佳雄穿起防水背带裤,踩进半米深的鱼塘里,拉起大网开始捕捞加州鲈鱼。看着网里扑腾不停的大鲈鱼,潘佳雄随手捉起一条捧在手中,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喜悦,就像艺术家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看到又大又肥的加州鲈鱼,潘佳雄喜笑颜开。
像很多九江人一样,潘佳雄家里从太公开始就以养鱼为生。但在老一辈养殖户眼里,养四大家鱼更加“有着数”,养加州鲈则是一种“冒险”,而以潘佳雄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就敢于“冒险”。经过多年的探索,加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他们逐渐打开了加州鲈鱼的市场。随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落地,九江的淡水鱼养殖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传承 从太公开始就以养鱼为生
“我太公就是养鱼的,祖祖辈辈都在江边和基塘里‘揾食’。”清晨5点多,塘边草丛的叶子上还挂着露水,潘佳雄便起床巡看鱼塘,每到一处都驻足观察,从塘水颜色到鱼苗游动的状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天24个小时,他有23个小时在鱼场度过。他说,以前太公、爷爷、爸爸的日常生活也大都如此。
通过加强所地合作,九江积极打响“鱼苗之乡”品牌。这是加州鲈鱼苗。
九江淡水产业历史悠久。据《广东新语》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九江江河装捞鱼花已成产业体系,淡水鱼苗业在当时已享誉全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九江养鱼人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装捞鱼花和培育鱼苗的技术,有“大抵非九江人不知养鱼苗”之说。鱼苗业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让九江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了富庶之乡。
不少老养殖户都记得,1962年九江公社鱼苗场、五星大队孵化场的家鱼人工孵化取得成功。这在当时是轰动性新闻。此后,鱼苗培育技术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九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淡水鱼苗生产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部分九江农民靠鱼苗培育,成为了当时的“万元户”。
2011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九江“中国淡水鱼苗之乡”特色称号。如今,每天都有上亿尾鱼苗从这里游向全国各地。
冒险 养加州鲈年产鱼苗3亿尾
2001年,潘佳雄正式成为养殖户。由于沿袭了父辈传统的养殖技术,塘里放养的品种只限于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传统四大家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鲈鱼、鳗鱼等品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不少鱼场纷纷养起了加州鲈鱼,并取得了高于预期的市场效益。但养殖户都清楚,养殖加州鲈鱼技术难度高,风险也更大。尽管如此,潘佳雄还是下定决心改变现状,紧跟市场需求,试养加州鲈鱼。
九江镇自1984年引进加州鲈,1986年人工繁殖成功并推广。历经37年的发展,九江在孵化、培育、养殖、营养、病害防治、物流配送、产学研等各环节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内逐渐带动了顺德、高明、三水等地的部分镇街形成养殖集聚区。
但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要养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加州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潘佳雄首先买回了不少养殖书籍,每天都在网上查阅养殖技术资料,购买了先进的化验分析仪器,并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邀请专家前来指导。
可喜的是,潘佳雄投产第一年就养出了优质的加州鲈。他表示,鱼场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选育出了快大型、抗病毒的优良品种,再通过代际繁殖,不断择优培育,“我们在不使用化学激素和抗生素培育的情况下,实现了加州鲈生长周期比以往缩短一个月左右,而且抽检的样品各项指标远远高出市场标准。”
在鲈鱼种鱼塘里,他捞起一条4斤多的大鲈鱼,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这种加州鲈的色泽、体型和口感都是一流的,一上市便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潘佳雄注册了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潘佳雄的鱼场总投入3000多万元,现有优质加州鲈种鱼3万多尾,年产鱼苗约3亿尾,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发展 所地合作优化种鱼资源
据统计,2019年九江镇加州鲈养殖面积超8000亩,产量在4万吨以上,是全国加州鲈养殖主产区之一;种苗孵化培育量约占全国60%,是全国加州鲈种苗繁育中心;物流配送量日均80万斤以上,约占全市的60%以上,占全省的50%以上,是全国加州鲈集散中心。
在九江,加州鲈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很多制约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例如在种苗培育方面,目前大部分鲈鱼苗产自九江镇内的家庭作坊式小苗场,缺乏规范化的系统选育。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九江淡水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潘佳雄等人认为,要尽快规范行业,制定标准,输出优质产品与技术。为此,他带领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加强合作,利用高科技手段,系统性地选育更加优质的加州鲈,为行业提供优质的种鱼资源。
为推动鱼苗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江镇也以创新方式,建立紧密的“所地”合作。6月6日,九江镇启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携手珠江水产研究所共同筹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将传统培育鱼苗技术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培养更多优良品种的鱼苗,让九江鱼苗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打响九江鱼花品牌。
文/珠江时报记者 林应涛 通讯员 陈国杰
图/珠江时报记者 何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