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福州市农村中药材种植产业,对解决农民返乡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福建省中药材约有2576种,其中药用植物2139种,药用动物418种,矿物药19种。福州地区中药材资源有736种,药材蕴藏量6000吨。但是,目前仍存在农民对中药材种植积极性不高,市场意识薄弱、人才培训工作滞后、中药材深加工严重落后、科技创新乏力等问题。
刘碧湘委员建议
一、尽快建立中药材信息网络。搞好市场预测,努力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预测工作
二、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一是政府科技部门大力支持,走院企合作之路,科学育种,优化种苗品质。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中药材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三、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培养核心种植户。政府组织农村一线技术人员到省市院校进行免费培训技术。
四、科学地确定主打品牌。要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特征,确定中药材主导品种,搞好市场定位。
五、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发展,促进提高,做强做大中药材产业。打造福州市特色的中药材品牌产品。
部门回应
市林业局
一是合理布局,示范带动。重点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连片规模在50亩以上,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种植、养殖等示范基地和技术推广项目。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每年筛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示范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进行重点扶持,对以林药为主的林下种植予以倾斜,以点带面,辐射推广,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二是拓宽渠道,多元扶持。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推动做好财政贴息、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等投资兴办林下经济实体,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三是因地制宜,培育市场。引进和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的种植品种,加大我市特色森林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扩大知名度。加快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强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四是科技支撑,强化服务。搭建企业、林农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合作,积极引进、繁育适宜我市林下种植、养殖的动植物新品种,鼓励开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充分利用行业网站、6.18海交会、9.8投洽会等平台宣传推介我市林下经济发展项目,逐步建立健全市场供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龙头企业管理骨干和技术人员、规模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骨干等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林下经济从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