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起,中国记协组织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近40名资深夜班编辑和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赤峰等地开展调研培训活动。在这里,新闻工作者们深入调研学习当地乡村振兴优秀成果,用可感可知的画面、生动鲜活的笔触,全景描绘新时代内蒙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和创新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支部领办合作社 “牛”气十足“犇”富路
9月6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新闻战线资深夜班编辑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调研培训活动来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腹地,在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调研当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情况。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黄牛交易村,那尊雕塑就是以这里的牛为原型的。”指着附近山顶瞩目的黄牛雕塑,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委员会主任杨光自豪地介绍。
以前伊和塔拉嘎查也养殖肉牛,但都是各养各的、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抗风险能力也弱。2018年换届,返乡创业的杨光当上嘎查党支部书记,第二年就在苏木党委的指导下成立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最早大伙儿也不太认可,我带头拿出20万元,又组织大家开了好几次大会。”杨光说,最终全嘎查172户农牧民全部以现金、土地入股,集体也投入45万元征地补偿款,凑齐177万元启动资金,买了第一批101头牛。
图为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委员会主任杨光(左一)向新闻工作者介绍情况
活牛超市、活牛暂存、托管代养,依托辖区内全国最大黄牛交易市场——伊胡塔牛市,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创新多种发展方式,还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线上“带货”,将科尔沁黄牛卖到了大江南北。
合作社运行步入正轨后,嘎查党支部进一步拓宽思路,先后成立蚯蚓养殖合作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起牧民之家蒙古包餐厅和民宿等,形成了“黄牛养殖-牛粪养蚯蚓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植水稻-黄牛、稻米、蚯蚓销售—观光民族、人文、产业特色”的循环发展链条。
一路走来,牛棚连片、黄牛成群,哞哞的叫声不绝于耳。从废弃公交车上办公、铁栅栏围成牛圈,到如今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500万元,带动12名村民在合作社就业,伊和塔拉嘎查的黄牛产业越做越大,农牧民纯收入已从2018年的0.9万元提高到2.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从2.1万元发展到54万元,正“牛”气十足地“犇”向振兴路。
党建红生态绿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9月7日下午,新闻工作者们来到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村,探访这个大山深处的贫瘠乡村如何走出一条“党建强村、生态立村、产业富村”的振兴路。
“马鞍山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我们立村的根本。”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展板上展示着今昔对比照片,旗委宣传部驻马鞍山村第一书记乌晓亮一边领着大家看,一边介绍。
原来的马鞍山村,由于过度放牧,生态被严重破坏,一到下大雨,就会发山洪,把庄稼和道路也都给冲毁。现在,马鞍山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展共同体共建共享优势,与林草、农牧、公安、水利等16家成员单位党组织共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在生态治理、护林防火、原林养护、土特产品销售等方面形成合力,目前马鞍山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0.2%。
图为大马鞍山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图
为了让绿水青山生金产银,马鞍山村“两委”紧盯市场需求,决定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山葡萄和乡村旅游产业。党建引领下,一个融合了8家旗直单位、5个村、2个合作社和2个龙头企业党组织的山葡萄产业发展共同体组建起来,围绕山葡萄种植、技术、加工、销售等环节,做到产业共谋、活动共促、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目前,马鞍山村山葡萄已发展到3500亩,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
良好的生态让马鞍山村赢得“塞外黄山”的美誉,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以红色印记、绿色生态、紫色产业为主的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开发山葡萄观光、农事体验、汽车营地等旅游项目,引领发展农家院15家,游客接待量达27万人次。“以前,蘑菇、榛子等山货得拿到锦山城区去卖,现在在路边就脱销。”村民们告诉记者。
党建引领“家”服务 民族团结一家亲
9月8日上午,新闻工作者们来到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民族风情展厅、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墙、民族风俗常识宣传长廊……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浓浓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住有蒙、满、回、壮等12个少数民族居民360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9%,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聚居社区。
图为社区民族风情展厅展示的各民族艺术品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各族群众,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松山区首个“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开展民族团结“家”服务,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大厅里,蒙汉双语服务台、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等场所一应俱全,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各类服务。每月1号、15号,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大川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还会派律师,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
做好“家”服务,还要营造“家”氛围。社区党委加强党建引领、服务跟进、文化传承,为居民搭建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
图为社区居民在活动室练习书法
“我们依托民族融合小课桌、民族风情展厅来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组建乌兰牧骑演出小分队、蒙汉双语书法绘画协会、民族故事讲习会员队伍,编制民族故事会,开展社区文化节,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吴晓华介绍。现在,乌兰牧骑队员已经由21人增加到了66人,还新组建了2支小分队,多次深入基层农村社区演出,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及时传递给各族群众。
产业“减碳” 发展“增绿”——通辽构建绿色发展新篇章
穿越渐露秋色的科尔沁草原,辽阔的草甸上黑白不一的羊群正沐浴着阳光,它们身后一排排风电装机转动起来,似乎远远地吹拂着它们的细羊绒。再往草原腹地走去,在一列列光伏发电板之间,又有一群羊正在欢脱跳跃着,偶尔停下来享受着鲜嫩的草料。
无论是在风电装机前,还是光伏电板前,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游玩或者出差的人,总能够发现这样的羊群景象。
这一群群追风逐日的羊背后,是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的辽阔天地。
凌晨4点,天刚蒙蒙亮,家住在傅家屯的耿瑞福便赶紧起床开始一天的放牧,一打开羊圈,400百多只羊蜂拥而出,不用他赶,就头也不回地直奔光伏电站。这群羊直奔的光伏电站就是通辽发电总厂贮灰场光伏电站。
“几十年前,这里就是一片沙坨子,小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放老鼠药除四害。后来,东边建起了电厂,坨子地上逐渐围起了一个个灰格,里面都是电厂排出来的灰水。三十多年来,一个个灰格被沉淀下来的煤灰堆满,从那时起,一刮起风来,沙粒子里还夹杂着细细的灰,打在脸上是又疼又呛。”耿瑞福回忆道。
“可就在几年前,灰场上建成了光伏电站,又覆上土种上草了,让我们去光伏场区去放羊,羊不仅有草可以吃了,我们也不用花高成本的饲料喂养着它们了,同时,羊还可以抑制草长得太高,避免光伏板发电受阻。”耿瑞福笑得合不上嘴。
看着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头的蓝色的光伏板,光伏板下成片成片的嫩绿嫩绿的小草,通辽发电总厂总经理孙文向记者介绍道,2019年,乘着国家新能源发电项目大开发建设的“东风”,通辽发电总厂仅用105天时间建成150兆瓦贮灰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6500多亩灰场全部装上了光伏组件,在光伏组件下面铺设粘土和牛粪,在光伏板之间种植了苜蓿、沙蒿等植物,植被覆盖率达100%。
通辽发电总厂迈出了老牌火电企业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带来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据介绍,建成后的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余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1万余吨、氮氧化物约800吨、二氧化硫约600吨、烟尘约100吨、灰渣3万余吨,对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目前,光伏电站已向社会贡献清洁电量10.522亿千瓦时。
在孙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不远处同步建设的光伏生态园,园内空气清新,鱼塘、葡萄采摘园、果园、瓜园、鸵鸟养殖园、家禽养殖园、蔬菜大棚及生态园管理区等9个功能片区错落有致,应季的瓜果梨桃以及蔬菜已成为企业食堂的主要食源,还有500余只放养的家禽及鸵鸟让企业职工在闲暇之余感受到原生态的田园生活气息。
通辽发电总厂光伏电站的成功转型,只是通辽追风逐日的一个缩影。
在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记者了解到,基地建设风电底座、主轴、法兰等26个子项目,建成后可直供85%以上风电整机基础元件,年产值可达72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达两万,真正形成全球最大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现风电整机“通辽制造”。
在通辽海装风电有限公司,记者来到陆上大兆瓦风电机组总装车间,据介绍,单班年产能可达200万千瓦,产品多达17款,均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型,且具有高设计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性、高智能性等特点,可满足不同风能资源区的开发需求。
通辽属于我国东北地区,无论是灰场到光伏电站的转型,还是风电制造基地的加速建设,通辽正以时不我待的劲头,不断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加速建设新能源基地,乘风而上,聚势成链,一步步向我国追风逐日的制造高地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