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重点工作
一产业发展情况:(1)推进养殖模式升级。潜江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也是“虾稻共作”的创新地,虾稻共作被农业农村部专家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和乡村振兴的好模式。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养殖总面积9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建成了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潜江龙虾养殖新格局。(2)开展技术跟踪服务。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立体模式、复合模式三种模式,开展现场教学、线上指导、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重点推广虾稻共作复合模式。2022年全年开展集中培训34期,培训农民600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指导1200人次。编印发放《虾稻共作明白纸》、《水产标准化生产养殖日志》、《潜江水产》、《小龙虾养殖气象服务专报》等技术资料4万册。2022年在全市冬季空闲稻田推广“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复合模式14000亩,并有幸邀请了省农业发展中心郑国蓉主任、王勇主任到潜江考察“虾稻共作+虾稻连作”的复合模式。据测算,虾稻共作复合模式亩平增收7000-8000元,单项增产1亿元以上。(3)加强科研技术攻关。潜江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今年5月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变更至我中心并重新挂牌。目前办公场所及设备已经装修购置到位,科研技术人员组建到位,试验基地正在筹建,研究院与华农、水科所等相关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拜访了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就省农业农村厅种业揭榜挂帅制项目“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优质抗逆新品种(系)培育与产业化”签署合作意向。(4)推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推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实验试点项目,利用2021年省级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做好白鹭湖农场新湖分场2800亩投资428万元的精养渔池、熊口镇赵脑村10500亩投资3150万元的虾稻共作基地集中连片尾水治理项目。
二产业发展情况:(1)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22年4月总投资26.28亿元的莱克水产、新柳伍水产两家加工企业已投产,园区实现40万吨的生产能力。园区水、电、气、路、污水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实施“满园工程”,招引企业入园。海大、湖耕、新柳伍扩规、交投冷链、中储粮、粮油集团项目将陆续入园,扬名、文和友等知名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2)项目扶持及企业培育。现有小龙虾加工企业3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连续16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2022年利用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小龙虾产业提质增效等项目,加快加工企业冷链设备升级改造,推动企业扩规上档。培育莱克水产为湖北农业发展集团国资控股企业,柳伍水产为上市公司安井集团控股企业;培育神尊、晓飞歌、绿亿园3家省级龙头企业;扶持潜网集团新增商贸限上企业32家。(3)新设备及新产品研发。推动潜江龙虾加工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柳伍自动剥虾机、神尊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新设备已投入使用。开展小龙虾加工产品技术研发与创新,神尊“虾茶之恋”、多优多“抓鱼的猫”等休闲、代餐产品相继问世。
三产业发展情况:(1)锻优流通,辐射带动。建立了虾谷360、京东潜江馆、翼之虾等电商交易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在周边省市设立分中心17个,构建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的冷链物流网,高峰期日均交易量可达1500吨。整合地方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潜网交易中心D区扩规,2022年项目已峻工并投入运营,增加交易档口56个,新建物流信息平台和10万吨冷链仓储。全年交易量20.02万吨,交易额达110亿元,同比去年交易量上涨20.46%,交易额上涨26.49%,潜网集团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获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2)深耕文化,推广美食。全国现有潜江龙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以龙虾文化为主题,集生态度假旅游、龙虾美食、文化展示、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生态龙虾城,聚集了以“虾皇”“楚虾王”“虾味传奇”等为代表的潜江龙虾餐饮名店,创新推出油焖大虾、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118道小龙虾菜品,其中“油焖大虾”“蒜茸虾”入选中国名菜,潜江成为“小龙虾美食地标城市”。(3)助推电商,发展新业态。支持潜网、晓飞歌、柳伍、龙虾云、翼之虾、湖耕、楚虾王等企业建立电商直播基地,搭建本地自主网销平台,建立账号创建直播间。龙虾节期间开展了“潜江市乡村网红孵化基地”揭牌暨“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签约仪式等精彩活动。同时,鼓励企业与京东、淘宝、抖音、斗鱼、快手等平台合作,资源互促共赢。
品牌建设情况:(1)举办节会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十三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和六届虾-稻产业国际博览会,成为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节会,被授予“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荣誉称号。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节庆品牌示范基地”“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2)丰富品牌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潜江龙虾品牌宣传活动,2022年在汉口火车站投放“潜江龙虾 世界共享”的广告,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拍摄潜江龙虾丰收场景,在中央电视台CCTV-2投放宣传广告,与湖北卫视联合拍摄《鄂鱼天下-世纪风暴小龙虾》专题片,在垄上频道《荆楚原产地》播出《潜江龙虾 世界共享》,在韩国MBC电视台专题报道潜江龙虾,向全网推介潜江龙虾的品牌“新钳力”。(3)品牌走出去活动。秉持“潜江龙虾、世界共享”理念,与全国82个地区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近40个县市、100多家市场主体开展品牌运营合作,实现“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共建共享共用。2022年“潜江龙虾”品牌价值28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先后开展潜江龙虾走进重庆、四川、新疆等活动,参加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博会、第十届中国食材电商节、2022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十九届东博会等展会活动,成功打开全国小龙虾消费市场,潜江龙虾市场认可度空前提升。
2022年荣誉获得情况。2022年初,潜江荣获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2022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对我市“打造‘虾-稻’特色产业链构筑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潜江龙虾入围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熊口镇赵脑村支部书记赵常洪当选“全国十佳农民”;潜网集团董事长康峻获评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致富先行者;老新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宣国荣获中宣部科技部农业部等15部委授于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保护产业链生态,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今年,由于一些养殖户片面追求养大虾而采取药物杀虾苗,使得我市加工企业原料虾短缺。为保障我市小龙虾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追求养大虾而采取药物手段灭杀虾苗、库虾而导致加工企业原料虾短缺,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虾稻工作生产的指导意见》,通过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立体模式、复合模式,实现不同规格小龙虾均衡上市,保障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原料虾供应充足,形成小龙虾全产业链互促共赢的局面,持之以恒推进小龙虾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二是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内卷,实现多元化发展。尽管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较为完备,但产品存在同质化竞争,大多以调味虾、虾仁、虾尾为主,休闲食品研发相对迟缓,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小龙虾加工企业创新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推动潜江龙虾加工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柳伍自动剥虾机、神尊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新设备已投入使用;开展小龙虾加工产品技术研发与创新,神尊“虾茶之恋”、多优多“抓鱼的猫”等休闲、代餐产品相继问世;探究潜江龙虾快消食品的发展方向,推出蔬菜虾仁盖浇饭、虾球快餐面等低价格高产能龙虾休闲食品、代餐食品;创新虾稻、虾茶等捆绑营销思路,延续“虾茶恋”系列产品研发势头,开发潜江龙虾与田螺、鱼、蔬菜等的捆绑营销产品,带动其它食品价值。
三是消除疫情影响,实现轻量化发展。消费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上一轮的发展,得益于小龙虾重型餐厅消费,近两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小龙虾重型餐厅如虾皇、楚虾王等在市外连锁店相继关闭。为此,我市今年推出了“中央厨房+轻餐连锁”餐饮经营新模式,已对餐饮企业进行初步销量统计,全国拓展的店铺进行摸底,目前已开启虾皇小店·虾游记、潜江龙虾·潜三怪的“中央厨房+餐饮连锁”运营模式,初步制定小龙虾餐饮企业“走出去”工作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持续整合“潜江龙虾”品牌资源,打造“中央厨房”原辅料全国统一配给,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潜江龙虾轻餐厅和直营连锁标准店建设,实现疫情常态化下小龙虾轻量化发展。
四是调整项目扶持方式,实现均衡发展。“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2021年潜江市获批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2000万元项目、小龙虾产业提质增效1200万元项目和湖北省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1400万元项目,2022年获批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2100万元项目和小龙虾产业提质增效1000万元项目,依托项目实施,潜江市水产品加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实现小龙虾产业均衡发展,日后建议项目扶持重点向新模式、新产品、新布局、品牌建设等方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