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土壤、气候的复杂性和区域性以及生态类型的多样化,为当地特色食用菌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海拔2000m~2500m的南部浅山区和海拔1700m~2000m的沿山冷凉灌区,极具发展优质食用菌的潜力。
基本情况
武威盛产野生菌类,有灵芝、冬虫夏草、蘑菇、环柄菇、口蘑、白蘑、四孢蘑、离褶伞、紫晶蘑、丝膜菌、真姬菇、草菇、发菜、地皮等,品种达到数十种之多,野生食用菌采摘是当地农牧民一项有益的食物和收入来源。近年来,武威市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农作物秸秆、栎类资源等优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1999年,平菇在凉州区清水乡王锐村简易菇棚中试种成功,2000年双孢蘑菇、香菇在日光温室中开始零星种植,2004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现已形成以南部沿冷凉灌乡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食用菌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也为武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吸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以来,武威市先后组织赴福建宁德考察学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赴福州、漳州、昆明等地开展食用菌产业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和培育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聚焦脱贫攻坚加快发展沿山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实施意见》,发布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招大引强和政策引领带动,先后引进了武威众兴、武威金帆、天祝天禾、天祝臣祥等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8家,实施了凉州区众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天祝南阳山移民区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天祝绿色有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创意园等重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达9亿多元。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2项,注册食用菌商标4项,中国工厂化食用菌优秀品牌1项,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天祝县获“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誉名。目前主要生产品种有金针菇、香菇、海鲜菇、秀珍菇、双孢菇、杏鲍菇、平菇、羊肚菌、滑子菇、大球盖菇等,2018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多吨,2019年食用菌产量达到5.5万多吨,食用菌产业呈倍数级增长。2020年,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天祝南阳山农业有限公司3条自动化食用菌菌袋生产线建成并投产,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磨瑞尔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羊肚菌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投产,古浪县六道沟食用菌产业园、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秀珍菇产业园开工建设,武威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即将开工。全市食用菌生产加工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预计当年食用菌产量将达到6.5万吨左右。
发展优势
一是农业资源优势。武威境内有雪山高原、森林草甸、绿洲平原、湿地湖泊、大漠戈壁。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天然隔离条件好,水、土壤、大气污染少,灌溉体系完善,农地运输便利,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祝县、古浪县和凉州区沿祁连山地区气候冷凉,加上产地环境清洁、冰川雪水浇灌、原料资源丰富、地价电价低廉等条件,成为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的理想地区。
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武威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境内有连霍、定武、金武、北仙等4条高速,兰新、干武铁路和在建的兰张高铁三四线贯穿全境,周边有兰州中川、金昌和武威天马(拟建)等3个机场,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三是出口引领优势。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有效拓展了外向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全市出口示范农业建设初显成效,多家出口加工型龙头企业入驻陆港,制定颁布出口农产品生产标准50项,出口备案基地达到83万亩,注册登记出口企业和合作社12家。蔬菜、甜糯玉米、瓜籽、干果等农产品出口量达到1万吨以上,出口地域有欧洲、中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出口导向型现代农业起步良好。
四是科技支撑优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组建市级农业、畜牧、林业三个科研机构,全市现有农牧专业技术人员1819人。甘肃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科技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设施农牧业、高效节水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技术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五是营商环境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培育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简化办事程序,实施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市上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对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实施“统一受理、集中办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各项手续。目前,从福建引进的天祝臣祥菌业、天祝天禾生物、天祝南阳山农业,从天水引进的武威众业菌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建立财政性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各县区每年分别安排300~500万元。建立全市1000万元的专项风险补偿金,利用好省上产业扶贫贷款等政策,支持食用菌产业融资。二是扶持招大引强。新引进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或者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按项目投资总额的1%给予奖励;新引进的省级龙头企业或者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项目投资总额的0.8%给予奖励;对新建项目和园区按成本价供地,生产及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电价,水、电、路、养菌房等基础设施由政府配套。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对龙头企业新上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扩建项目的,按扩建项目投资总额的1%给予奖励;新上3000~5000万元扩建项目的,按扩建项目投资总额的0.8%给予奖励;用地及水、电、路、养菌房等基础设施按前项对待。四是扶持精深加工。对新建食用菌加工项目的,按加工项目投资总额的2%给予奖励;对成功开发加工产品并稳定生产销售2年以上的,一般加工产品每个奖励研发费用10万元,精深加工产品每个奖励研发费用20万元。五是扶持产业脱贫。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按每户5000标准菌袋、每标准菌袋2元给予补助,畦栽的菌种价款全补贴;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保底分红30户以上的,或就近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100人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每增加一倍奖励金额再增加一倍。
六是扶持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以食用菌产业为主业的专业合作社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每个给予5万元奖励。七是扶持品牌建设。对获得全国级荣誉产品、品牌或商标的奖励30万元;评为地理标志产品或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奖励20万元;评为省级荣誉产品、品牌或商标的奖励5万元。八是扶持质量兴业。对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5万元;对通过良好农业技术规范(GA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等认证的奖励5万元;对应用二维码扫描实现产品可追溯的企业和合作社奖励5万元。九是扶持融资保险。建立全市1000万元的专项风险补偿金,市级与县区按1:4比例出资,纳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500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500亿农产品收购贷款等政策;认真落实省上“3+1”保险保障体系和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将食用菌生产纳入新增省级补贴险种。十是加大项目支持。积极申报国家和省上有关项目,支持食用菌产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发展方向
武威市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聚焦产业脱贫产业富民,充分挖掘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积极利用食用菌产业转移和膳食结构变化的有利趋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天祝县、古浪县沿祁连山区和凉州区张义片区等冷凉地区为重点,坚持全产业链谋划推进,大力引进和培育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食用菌产业脱贫富民模式,加快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着力建设沿祁连山现代食用菌产业带,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建设中国北方食用菌之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绿色发展。2020年,力争引进培育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培育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家左右,新增食用菌产业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1.5亿袋、畦栽70万平方米,带动农户达到2万户以上,食用菌产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食用菌精深加工起步良好,现代食用菌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着力开展食用菌产业招大引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知名度高、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食用菌龙头企业。力争3年内引进5~10家。二是大力支持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主动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支持食用菌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扩大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三是探索完善食用菌产业脱贫富民模式。完善推广工厂化生产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发展模式,探索推广“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借鉴推广外地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扶贫等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健全完善利益分配联结机制,引导支持食用菌栽培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积极开发利用本地原料资源。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糠芯、畜禽粪便等资源,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栽培原料及配方,力争食用菌主要原料全部或大部本地化。五是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食用菌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积极制订实行武威市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实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可追溯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六是着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研发不同口味、不同类型的产品,逐步向即食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生物制品方向发展,提高食用菌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七是强化食用菌产业科技支撑。通过地企共建、政府补助、开放建院、企业化运营的方式,在重点龙头企业设立研究所,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支持成立武威市食用菌协会,加大食用菌人才引进,公开招聘食用菌专业毕业生到重点乡镇站工作,积极在高中职院校开设食用菌专业,培养本地中初级食用菌专业人才。八是打造武威食用菌精品品牌。积极培育我市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和商标注册登记。到202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全市创建省级以上食用菌名牌产品3个,认证绿色、有机食品4~6个。九是着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食用菌产业集中区建设专业批发市场1~2个,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培养一支食用菌专业销售队伍,积极推进“互联网+食用菌”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国内销售市场,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十是积极培育食用菌文化。挖掘食用菌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餐饮文化及衍生文化,营造以食用菌为主体元素的武威特色文化氛围,塑造武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文化底蕴和深厚背景。
招商项目
1.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背景: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是集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充分利用沿祁连山浅山区冷凉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种养业副产品资源,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沿山冷凉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项目将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益,拉大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利税,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建设内容:项目计划占地130亩,新建食用菌研发培育中心、菌棒加工厂、育菇车间、食用菌深加工车间、保鲜库、物流中心等配套附属设施。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预测: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运行后,年销售收入可达80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3年。
合作方式:独资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