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薛巍敏
“不在戈壁上亲自植树,是想象不到这事有多困难。”入夏,在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武威亿利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龙顶着炎炎烈日,向记者指着合作社里上千亩郁郁葱葱的梨树,心中感慨万千,“今年植树明年就可能枯死,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
陈国龙说的一点都不假。武威市处于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武威全市荒漠化、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3262.8万亩、2289万亩,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65.5%、45.9%。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71.1万亩,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风沙线长达654公里。
这一点,在长期关注武威荒漠化治理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徐先英口中也得到了印证:“武威沙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任务重、难度大,已经治理的沙地林草植被尚处于恢复阶段,极易遭受破坏,土地沙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同时,随着防沙治沙工作的深入推进,自然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逐步增加。”
从小在武威长大的陈国龙不相信活人会被这荒漠困死。年轻时的他,便走出家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踏实肯干的性格,积累了不少财富,2006年在兰州买房安家。“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虽然身在兰州,但心里还惦念着家乡的陈国龙决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武威的乡亲。
2010年,陈国龙携带着自己全部家当,返回武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
在他的眼里,老一辈武威人总是勤勤恳恳低下头下地干活,却收获甚微。而如今,利用科技的力量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让大家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农业大潮迅速来袭,农业已经向集约化、产业化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必须向新型、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有机循环农业发展。”
陈国龙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顺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一边治理沙地,一面发展生态农业,陆续建成绿色枸杞基地870亩,绿色黄冠梨、早酥梨基地3000亩,绿色红枣基地300亩,苹果、桃、李、杏等小杂果基地600亩。现有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下设五个生产基地。
“我们在深圳设立了办事处,让武威当地通过绿色认证的好货能直接卖到南方城市,并通过深加工合作把原本不易保存的梨制作成饮品销往全国各地。”陈国龙说。
这些成绩让陈国龙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初衷得以实现,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建档立卡户170多户,平均分红2700余元。同时,通过季节性用工,每人每月的工资达到2000元左右。
“以前家里的几亩地一年下来的收成也就只够解决温饱,想要外出务工,可家里的孩子老人也需要照顾,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有了合作社不但有了分红,农忙时就在家门口打工,问题一下全解决了。”在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怀西村建档立卡户李成恒看来,有了合作社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为了更好地整合现有生产资源,补齐合作社分散化经营的短板,2016年在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武威西凉魂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以种植基地为依托,集特色林果种植、畜牧业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及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企业。
同时,为了提升科技支撑,合作社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深度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项目申报和科研领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方共同组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沙产业实验示范基地和甘肃省沙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各项产学研融合进程稳步推进。
如今,陈国龙投入了自己前些年打拼的全部积蓄,甚至连兰州的房产也卖了出去,但他直言自己不后悔:“一个人拥有财富那不是真正的富有,能帮助到更多人富起来那才是自己的‘宝藏’。”
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人,武威市近年来取得了生态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双赢。据国家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武威市荒漠化、沙漠化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31.7万亩、9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底,武威贫困发生率降至0.025%,6年累计减贫35.43万人,3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实现整体脱贫,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