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
荣昌猪
河包粉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的荣昌,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有66万亩粮食播种,有以生猪、粉条、荣昌血橙、白鹅、笋竹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数十个全国或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还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
这些是荣昌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个缩影。目前,荣昌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节点,提出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新目标,突出发展以荣昌生猪、河包粉条为重点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以推动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为重要抓手,聚焦设施装备建设、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链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全产业链 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近年来,荣昌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商贸流通,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以高效设施化引领荣昌农业现代化。目前,荣昌已经形成了生猪、粉条两条重要的产业集群。据介绍,围绕“荣昌猪”产业,荣昌建起了以良种繁育、智慧化养殖、生猪屠宰、生物医药、饲料加工、畜牧机械装备和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农牧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局面,推动畜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50亿元。
除了生猪产业集群,荣昌还构建起较为完整的集技术研发、种苗培育、适度规模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开拓等为一体的粉条产业链。目前,荣昌有粉条生产企业有24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2020年,河包镇粉条加工业产值已经达到7亿元,红薯种植业产值超过1.2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85%。
“通过壮大生猪全产业链、打造粉条全产业链,特色发展其他产业,持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按照“补链强链”的原则,构建以生猪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以生猪绿色饲料、中药制剂和兽用生物制剂为基础,以智慧生猪养殖装备制造等为特色的“生猪产业链”加工制造产业格局。同时,以河包为重点,立足河包粉条产业优势,以建设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为契机,推动二产带一产连三产,建设2万亩高淀粉红薯基地,促进粉条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使用本地原材料。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荣昌积极推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要素集聚,形成以国家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区级为基础的“多园成群”集聚发展新格局,进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村融合,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农业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荣昌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通过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设施建设,发展“畜(禽)-沼-竹(粮、菜、果)”种养循环、稻鱼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以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推行推进质量兴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预计到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农膜回收率达到87%。
推进科技创新 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荣昌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资源,发挥国家畜牧科技城具有的独特优势,成功建成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部级科研平台17个,形成完整的荣昌生猪科技服务产业链,打造畜牧行业科技服务高地。同时,深化与内江等毗邻地区合作,建设成渝地区农牧高新技术一体化交易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荣昌还抢抓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数字技术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治理等全面渗透,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
在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方面,荣昌不仅打造生猪数字化、智能化,还开展智慧农业“四大行动”推广应用。其中,加强信息技术在养殖环节的运用,采用“物联网+智能装备”技术,建立“圈舍集中式布局+生产高效率组织+环境智慧化控制+过程物联网管控+生物安全化隔离+全程高效化减排”的生态养殖运营新模式,推进荣昌生猪养殖全程数字化、科学化、精细化和优质高产化发展,建成荣昌生猪智慧养殖综合服务平台、生猪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培育10个生猪数字化企业。开展智慧农业试点县项目建设,建设水肥一体化种养循环范区。
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方面,荣昌探索建立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坚持把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数字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比如,通过深入挖掘农村在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潜力,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预计到2023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100%以上,新打造“互联网小镇”6个、建成“互联网村”25个。
实施“三品一标”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近日,在中国地质学会认定的30个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中,荣昌区有1.2平方公里天然富硒地块位列其中。
“荣昌生猪、河包镇粉条早已成为全国知名农业品牌,此次天然富硒认定将助推本地特色农业深入发展,有利于打造新的荣昌名片。”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被认定的地块,硒平均含量达0.58mg/kg,位列全市第一,远超全国同批次天然富硒含量平均标准。
据了解,荣昌富硒土壤面积共有20.75平方公里,足硒土壤面积502.60平方公里,合计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48.47%。其中,符合申报天然富硒土地面积达8.2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安富街道、双河街道、清流镇、吴家镇。下一步,荣昌将立足富硒资源优势,以荣隆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围绕茶叶、血橙等基础产业,培育富硒特色产品品牌,推动建设产业基地,做好“旅游+康养+富硒特产”模式,让富硒产业、旅游和康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近年来,荣昌通过制定生产标准、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电商网络等多种途径逐渐壮大品牌市场。比如,“荣昌猪”纳入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单,获得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等荣誉,生猪交易市场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市场占有率与规模居全国第一。
为了进一步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荣昌将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通过创新品牌营销方式,强化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提升荣昌农业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3年,将打造“河包粉条”公共品牌,培育2个-3个粉条新品牌;培育“巴味渝珍”公用品牌授权农产品9个、“香海棠”公用品牌授权农产品15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0个,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200个。
“我们通过各种举措来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最终目的是让农民享受发展的成果,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传承乡村振兴的新动力。”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