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的水稻旱地种植试验田里抱着收割的水稻。
“地块二,农户施华进,折合亩产736公斤;地块三……”2022年10月底,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530多亩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正和当地村民一起开展测产。
平均亩产661.81公斤!
“都是优质稻,产量高、口感好。”朱有勇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水稻,自古以来都是种在水田里。但在云南一些山区,因为没有水田,老百姓从没想过还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中和营镇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是朱有勇倾力推动水稻旱地种植、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的一个实例。
朱有勇: 云南山区多,超过九成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和半山区,中和营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缺水、气候干旱。多年来,中和营镇只种粗粮等耐旱作物,村民吃玉米、土豆。脱贫之后,大米成为基本口粮,但要到市场去买,村民特别想吃自己种的大米。
老百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创新驱动。我和团队研究“水稻旱作”,一开始,我定的亩产目标是500公斤,现在测产下来,最高的达736.28公斤,超出我的预期。
云南省印发了杂交稻旱种推广实施方案,以海拔1700米以下雨热资源丰富的中低海拔区旱地作为重点种植区,计划推广50万亩。有关部门还建立专家指导组,通过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等方式,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水稻旱作,并不是把水稻种在旱地里那么简单。朱有勇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禾本植物分蘖能力。
朱有勇: 分蘖,通俗地说,是一棵秧插下去长成一丛稻株,1粒稻谷变成几十粒。水稻淹水种植,需要在水里才能完成分蘖。我们利用杂交优势育成系列新品种,实现在旱地与在水田里一样分蘖旺盛,并且根系发达扎得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抗旱能力增强。
当然,推广中面临的拦路虎还是不少的。传统水稻有水淹,土壤和空气之间被隔绝,地下害虫少;旱种水稻土层里氧气足,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变化。比如,“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水田种植模式下不发生,旱地栽培模式下就可能会发生,而且造成危害。
2022年10月底,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的水稻旱地种植试验田里与群众交谈。
除草也是令农民十分头疼的问题。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旱地直播水稻出苗后,适逢高温多雨季节,杂草长势快,种类繁多,与秧苗争肥、争水、争光,导致旱稻容易大幅减产。许多村民看到草出头才除草,而我们为村民提供杂草萌芽期封草技术,选择适用除草剂,有效解决杂草问题。
还有水肥管理技术,这些技术一下子让老百姓掌握很困难,所以我们办培训班、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成果,相信水稻旱地种植技术。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区和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大,盆地、河谷占比小,全省耕地中旱地面积占比大。云南水稻生产因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产能不足,长期缺口较大。
朱有勇: 旱地水稻种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山区的稻米生产潜力,利用传统旱地进行水稻种植,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但是我们不能急,新技术推广要一步步走。农民要掌握“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完全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民种地不容易,失败了损失影响大,我们要稳扎稳打,要对农民负责。
除了开远,我们团队还在我常年驻村的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水稻旱地种植,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亩产634公斤,总产达28万公斤,全寨277人,人均稻谷逾1000公斤。现在,村里的老百姓都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
2015年,朱有勇作为中国工程院驻村科技特派员在云南澜沧县驻村帮扶,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推广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科技成果。他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摘帽。
2019年,他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而朱有勇最喜欢当地老百姓给他的另一个称呼:农民院士。
朱有勇: 我们农业科技人员要接地气,成果也要接地气。科研应该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科研成果就能真正地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创造价值。我们研究问题要复杂和全面,推广应用要简单,让农民容易接受和掌握。
新的一年,我将继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期盼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论文不要锁在抽屉里,不要贴在墙上,论文要写在大地上,把它拿到大地上来进行成果转化。(半月谈记者 王长山 何春好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