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委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推动措施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现代农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1.绿色生态功能持续强化。积极推广农业生态种养殖技术,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8.9%,主要农作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率达到88.7%,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9.06%;全市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2%,太湖一级保护区农药、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7%;全市新划定禁养区内320家养殖场户、太湖一级保护区内170家畜禽养殖场户已全部关停,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60%;大力推进农村植树造林,不断强化生态湿地保护,目前完成成片造林面积9670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0.69%,预计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8%、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带日益完善。

2.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加快“三个高标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市新增农业园区面积7万亩、高标准农田6.19万亩、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9924亩,其中新建蔬菜基地面积1284亩,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8.5%。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9家,预计全年销售收入1310亿元,带动农户241万余户,分别较去年增8.4%、5.2%。1-10月农业利用外资6870万美元,实现农产品进出口54.57亿美元,其中出口3.13亿美元、进口51.44亿美元、分别增长8.1%、1.6%、8.5%。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新增7家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智能化规模设施种养基地占比达到24%。全市培育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1308家,接待休闲观光农业游客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31亿元。

3.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提升。优化提升“四个百万亩”,确保总面积410万亩以上。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南粳46等优质稻种植比例达50.2%,较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园艺作物面积稳定在90万亩左右,其中花果茶面积40万亩,常年蔬菜地面积3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2.4万亩、占常年菜地40%。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2万亩,其中河蟹、青虾36.25万亩,畜禽和水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可控,全市“菜篮子”质量平稳向好。全面推行“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完成“三品一标”新申报163个,强化七大类地产农产品监测,已完成部、省、市农产品抽检2953批次,合格率99.85%,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有力保障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4.富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全市各类规模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00多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常熟支塘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已入驻企业20多个,预计全年销售额达60亿元,带动农户近13万户。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成功创建7个省级农业特色小镇。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全市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2100余个,涌现了食行生鲜等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知名品牌和消泾村等46个“淘宝村”,预计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31亿元。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4228人、新增职业农民认定1400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典型有600多名,带动就业4.7万人,一批规模种养基地、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电子商务新业态等创业创新载体应运而生。

二、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1.促改革迈出新步伐。将改革作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筑发展优势、激发创新动力的核心环节。一是部门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为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提高工作效能,推动农委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同时开展机关中层干部大轮岗,努力塑造机关权责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良好形象。此外,农委下属事业单位“综合执法”和“综合服务”两项改革正有序推进。二是支农资金改革调整优化。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上半年,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改革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的意见》,重点对现代农业园区、“菜篮子”工程、农村绿化三大财政专项投入方式进行改革调整。同时,召开专题改革会议,对所有支农资金项目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并对部分项目提出了优化调整意见。

2.调结构激发新活力。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巩固稳定优质水稻种植规模,积极推行特色水产标准化养殖,大力推进高效园艺设施化建设,推动绿化与彩色化、效益化相结合,确保全市“四个百万亩”总面积410万亩以上;二是将新模式、新业态融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是积极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出台《关于推进苏州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实施意见(试行)》,全市每年小麦休耕面积将达20万亩,待休耕全部落实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化肥使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率达到12%,有效减少农药化肥投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3.补短板培育新动能。将“三个高标准”作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加快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农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相对集中连片,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农机库、高标准池塘、“菜篮子”基地,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二是将农业园区作为苏州现代农业的标志性载体,借鉴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园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着力完善农业园区体制机制、提高质量效益;三是做强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和农业区域品牌创建“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夯实举措,谱写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2018年,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苏州实际,找准“两个标杆”、“四个名城”目标定位,紧扣“两聚一高”总体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三增一满意”目标任务,勇当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系统做好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布局,提升农业园区质量效益,打响苏字农业特色品牌、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聚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五项重点工作。

1.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布局。严格落实“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将守住农业产业阵地、优化农业阵地形态、提升农业阵地质量作为我们农业人的首要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一是全面摸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系统摸查摸底,准确掌握全市农业产业基本情况;二是科学规划。系统制定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养殖池塘、美丽生态牧场、生态循环养殖场等纯农区建设标准,在全市推动“高标准生态产业基地”创建工作;三是持续优化。重点在市辖区,按照不同产业农区建设标准,通过财政资金的逐年持续投入,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优化农业产业阵地形态,保护好农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2.提升农业园区质量效益。经过多年发展,农业园区已成为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性形态,是苏州农业的最大亮点和重要品牌。目前,我市农业园区的数量规模、设施水平和外部形态已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但与浙江等地相比,我市农业园区大部分是由集体经营,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下一步,苏州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做大园区规模、做强园区产业、做优三产融合、做美园区形象、做高园区效益,努力将农业园区建成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动力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举措。一是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了各市、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赴浙江等地参观考察,通过借鉴浙江等地农业园区发展经验,取长补短,政府重点在平台搭建、品牌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服务,生产经营要依靠入园农业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二是开展机制创新试点。在市辖区选择部分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开展机制创新试点,树立农业园区发展样板标杆,加快推动全市农业园区整体水平提升。

3.打造“苏”字特色农业品牌。目前,我市农产品在品牌数量上已具有一定规模,产品质量上也形成一定口碑,但是在特色彰显和品牌效应上还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和农业区域品牌创建“双轮驱动”战略,把2018年作为“苏”字农产品品牌推广年。一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以政府为主导,在大幅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使农业特色与主导产业、著名产品、知名品牌无缝对接,同打一张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一批苏州地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形成优质优价机制,着力提高农民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和宣传中获得的溢出效益,2018年要在“苏州大米”区域品牌创建上取得突破。二是拓展苏州特色名片。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整合地产优势农产品,争创地理性标识、区域性品牌和地域性商标,大力发展优质稻米、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苏太猪、湖羊、水八仙、碧螺春茶、枇杷杨梅等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苏”字号精品特色农业品牌。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新农业新技术创业创新为抓手,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优质农产品、新特农产品、功能性农产品等,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4.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坚持把生态功能作为苏州农业的首要功能,加快发展以绿色生态为主要特点、具有苏州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一是强化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完成禁养区规模畜禽场的综合治理,加快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种养结合等生态模式和技术,有序推进耕作轮作休耕。加强耕地质量评估检测,建立监测评定机制,探索适合苏南地区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集成技术。三是深入推进农区绿化建设,注重乡土树种、珍稀植物、野生动物等的综合保护和利用,着力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切实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力度。重点在纯农区实施绿化改造提升,通过农田标准化改造和绿色景观配套,打造苏式田园风光。四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汇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和旅游度假于一域,推动农林畜渔与旅教文康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创意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田园、精品路线和本土品牌。

5.聚焦实现农民致富增收。一是推动产业发展增收。加大优质稻米、特色水产、应时鲜果的科技创新、品牌宣传力度,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要推进多元种养复合经营,积极发展“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稻鱼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及林下养殖、间套复种等立体种养模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进一步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此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实施政策引导富民。系统梳理财政支农扶持政策导向,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财政资金支持政策转向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并补贴到一线生产者,让更多农民在政策引导中享受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